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7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 毫秒
101.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麻醉前不同时间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60例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单纯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为麻醉诱导前30min,B组为麻醉诱导前10min,C组为麻醉诱导时,分别给右美托咪定0.6μg,10min泵入,比较麻醉效果。结果 C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较A、B组稳定(P<0.05),清醒时间基本相同(P>0.05),术后跳动、谵妄发生率A组多于B、C两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腹腔镜短小手术中麻醉诱导时应用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及时跳动减少。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AECOPD)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分级为Ⅰ~Ⅲ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中药汤剂。疗程为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血液流变学分析:组内比较治疗组病例治疗后全血粘度(200 1/S、30 1/S、5 1/S)有显著性差异(P0.01),红细胞压积有明显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全血粘度(200 1/S、30 1/S)和红细胞压积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理气活血中药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03.
背景: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基因有关的骨脆性疾病,维生素D受体基因是主要候选基因之一。 目的:前瞻性调查老年人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子中Cdx-2结合位点多态性与骨密度、骨量丢失的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前瞻性横断面调查,于2000-03/2005-03在沈阳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完成。 对象:选取沈阳市某社区无血缘关系、60岁以上的100名汉族健康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性别不限,未服用过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均自愿参与调查。 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子中Cdx-2结合位点的多态性,应用DPX-L双能X射线吸收仪分别在调查初始和5年后两次测量调查对象的髋部骨密度。 主要观察指标:检测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子中Cdx-2结合位点基因型分布,以协方差分析法分析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子中Cdx-2结合位点多态性与髋部骨密度的关系。 结果:调查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子中Cdx-2结合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为AA型17%,AG型57%,GG型26%;男女间等位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该人群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 定律。无论男女各基因型间年龄、身高和体质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经身高、体质量和年龄校正后,调查初始不同基因型调查对象间股骨颈和大转子的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不同基因型调查对象间各部位年骨量丢失率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调查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子中Cdx-2结合位点基因型与髋部骨密度及骨量丢失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总结髓母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提高髓母细胞瘤术前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患者MRI影像资料。结果肿瘤位于小脑蚓部12例,第四脑室6例,小脑半球2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脑积水;MRI平扫示T1wI序列呈低信号6例,稍低信号7例,等信号7例;T2wI序列呈高信号4例,稍高信号9例,等信号7例;反转恢复序列呈高信号6例,稍高信号13例,等信号1例;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为高信号9例,稍高信号9例,稍低信号2例;15例行增强扫描,瘤体普遍强化13例,瘤体内多发斑片状、结节状强化2例;MRI术前诊断髓母细胞瘤18例。结论典型髓母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小脑蚓部,MRI成像有其较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 研究双磷酸盐类药物帕米磷酸钠对成骨不全患者原代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成骨不全患者成骨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对照组:先天性髋脱位成骨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两组各取三例样本.不同浓度(10-3M~10-10M)帕米磷酸钠分别作用48h、72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碱...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多中心临床应用对比分析8排及16排移动CT的成像质量及性能特点、检查耗时、人工成本及辐射剂量值等。 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20年7月应用8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90 059例次,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联合多家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应用16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10 969例次,分别采集患者头部扫描成像、检查时间、人工成本(人员累计耗时),以及辐射剂量值: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另外随机选择同期60例次64排大型CT检测值作为对比。 结果(1)成像分析:8排移动CT头部扫描90 059例次,其中急诊室82 843例次(91.99%)、ICU 7090例次(7.87%)、手术室126例次(0.14%)。16排移动CT头部扫描10 959例次,其中急诊室8601例次(78.41%)、ICU 879例次(8.01%)、手术室31例次(0.28%)、车/船/机载头部扫描1458例次(13.29%)。2组成像质量基本相同,与8排移动CT组相比较,16排移动CT安装有精密导轨控制扫描和减振器,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少,具有平扫+增强、脑血管造影(CTA)和脑灌注成像(CTP)等多种成像功能。(2)扫描时间与辐射剂量:16排、8排移动CT及64排大型CT的扫描时间、人工成本、辐射剂量(CTDIvol、DLP、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6排移动CT成像质量优良,扫描速度快耗时少、人工成本低、辐射剂量低,具有平扫、增强及CTA、CTP多种成像功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调查各种类型饮用水水源地水样中的总铀含量,分析饮用水水源地水体中总铀浓度、摄入量及其所致年待积有效剂量,为辐射环境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采用激光荧光法分析水中铀浓度,统计2010—2018年饮用水水源地水样总铀含量,计算年摄入量和年待积有效剂量。结果 监测分析结果显示,2010—2018年饮用水水源地水中总铀浓度为0.09~4.50 μg/L,所致公众总铀年摄入量儿童和成人的最大值分别为62.58 Bq、125.16 Bq,对应的年待积有效剂量分别为4.63 μSv、6.13 μSv,符合公众年待积有效剂量限值要求。结论 近岸海水的总铀浓度相对较高,湖库水和地下水的总铀含量较低且保持稳定,近海口的地表水总铀浓度有时偏高,可能是受潮汐影响。考虑公众影响,应制定铀元素的浓度限值标准。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自拟消瘤止痛汤改善癌性疼痛的作用。方法选定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诊的102例癌性疼痛患者,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51例(针刺联合自拟消瘤止痛汤)与对照组51例(三阶梯癌痛疗法),比较两组镇痛持续时间、镇痛起效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低于对照组(15.69%)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自拟消瘤止痛汤方法可有效减轻癌性疼痛患者疼痛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调查中国省级脊髓灰质炎网络实验室人员免疫接种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国家制定脊髓灰质炎网络实验室从业人员相关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0-12月选取全国省级CDC脊髓灰质炎网络实验室全部从业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该人群免疫接种状况,并利用SAS软件及趋势χ2检验和确切概率法进行免疫影响因素的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调查77人,其中完成脊髓灰质炎基础免疫60人,17人(22%)基础免疫情况不详。从事脊髓灰质炎病毒工作后明确接种疫苗者为66人(86%),接种信息记录不完整者为11人(14%)。影响免疫接种因素包括年龄(χ2=2.48,P<0.05)、职称(χ2=2.51,P<0.05)、工作时间(确切概率法计算:P<0.000 1)、学历(χ2=0.74,P=0.46)、性别(χ2=0.46,P=0.50)。结论 目前我国省级脊髓灰质炎网络实验室人员免疫接种情况较好,其中完成≥3剂次者占41%,且接种信息记录完整,应加强新入职实验室人员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