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乳腺X线立体定位细针活检的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对30例患者行SNLB检查的步骤、方法。结果:30例患者中,恶性病变8例,良性病变22例。数字立体定位细针活检钢丝放置精确率达83.3%,外科手术后标本摄片示病灶和钢丝已切除,0.5 a后复查片中显示术前片病灶消失。30例定位患者术后未发生感染。结论:乳腺X线立体定位细针活检中正确和精细的操作是不可触及乳腺病灶准确定位、定性诊断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气管支气管软化症(tracheobronchomalacia,TBM)合并肺炎与单纯肺炎患儿呼吸道病原分布特点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TBM合并肺炎患儿(TBM组)及单纯肺炎患儿(NTBM组)各337例的病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病原资料,再进一步以年龄(<1岁、≥1岁)、肺炎严重程度(重症、非重症)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整体上,TBM组、NTBM组总细菌检出率分别为54.90%、4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前4位细菌均为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12.17%、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非重症组中,TBM组、NTBM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57.75%、47.62%,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11.24%、4.40%,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10.46%、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3,P=0.007);<1岁组中,2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13.89%、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2组首位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361,P=0.502,P=0.055);肺炎衣原体未检出。结论:①TBM合并肺炎患儿细菌分布特点较单纯肺炎患儿有差异,大肠埃希菌感染多见,尤其在<1岁患儿中占首位。②非重症组中,TBM合并肺炎患儿细菌感染较单纯肺炎患儿多见,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明显增加。③两者病毒、肺炎支原体分布特点无差异,肺炎衣原体在本研究中未见。  相似文献   
93.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感染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患儿感染的肺炎支原体的数量与临床表现的轻重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肺外并发症等各方面分析,肺炎支原体的数量均影响着患儿的病情,因此根据肺炎支原体的数量可早期判断患儿病情严重轻度。  相似文献   
94.
经皮核芯针穿刺活检乳腺巨大肿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核芯针穿刺活检乳腺巨大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直径均大于5cm的乳腺巨大肿块行X线摄片及经皮核芯针穿刺活检。结果X线片上除5例可见恶性钙化表现外,其余病例均缺乏特征性表现。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乳腺癌11例,化脓性炎症9例,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7例,结核1例;纤维腺瘤3例。1例活检为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局部癌变,,其余30例术后或随访结果均与穿刺结果相同。活检敏感性率为100%,特异性为96.8%。术中出现迷走反应1例,血肿1例。结论经皮核芯针穿刺活检是一种创面微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可弥补常规检查及手术切检对乳腺巨大肿块诊断的不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乳腺X线立体定位倒钩钢丝置入引导切取活检术(stereotacticmammographyneedlelocalizedbiopsy,SNLB)对乳腺隐匿病灶(nonpalpablebreastlesion,NPB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行SNLB活检病例,所有病例均为临床触诊阴性,X线片上发现可疑改变但不能定性的病灶,将活检标本病理结果与X线表现进行对照。结果乳腺X线片上表现为细沙样簇状钙化18例;孤立的结节8例:局限性致密或结构紊乱7例;放射状毛刺影4例。SNLB活检组织标本病理结果中良性病变26例、恶性病变11例,其中包括导管原位癌4例。结论SNLB可准确诊断NPBL的性质,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6.
综合影像学检查对肝肾间隙巨大占位病灶的定位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综合几种影像诊断方法的优势,总结新的影像学特点,提高肝肾间隙巨大占位病灶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肝肾间隙巨大肿块的影像学资料,比较CT、MR、B超、多普勒超声及综合影像组对各重要结构和定位征象的显示率,并对照各影像方法定位诊断正确率。观测肿块中心点与右腹中线(C线)的位置,及肿块与肝下缘的夹角。结果:综合影像组对重要结构和征象的显示率及定位诊断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与单个影像组。各种影像手段各有独特优势。肝源性病灶中心点位置多位于右腹中线外侧,肾上腺源性占位中心多位于该线内侧,肝源性病灶与肝下缘的夹角多在内侧,肾上腺源性夹角多在外侧或双侧。结论:几种影像方法相结合能对大多数肝肾间隙巨大占位灶进行正确的定位诊断,病灶中心与右侧腹中线的位置关系及病灶与肝下缘的夹角可作为定位参考征象。  相似文献   
97.
目的:总结儿童和青少年垂体瘤的临床及MRI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临床和病理证实的儿童和青少年垂体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3例,女9例,8~16岁。催乳素(PRL)瘤5例,多激素腺瘤5例,生长激素(GH)腺瘤和黄体生成素(LH)腺瘤各1例。结果:10例患儿年龄在青春期(10/12)。5例催乳素(PRL)瘤均为微腺瘤。7例大腺瘤中3例垂体大腺瘤有亚急性和慢性出血。5例多激素腺瘤,有生长发育迟缓和(或)头痛及视力下降。1例生长激素(GH)腺瘤,1例促黄体生成素(LH)腺瘤均有明显内分泌异常的症状和体症,LH腺瘤还合并两侧巨大多囊卵巢。12例垂体瘤影像学及手术未见肿瘤侵袭性生长。结论:儿童垂体瘤好发于青春期,微腺瘤以PRL腺瘤为主,大腺瘤以无功能腺瘤为主,多表现为垂体功能低下、头痛和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且有出血倾向。垂体和相关靶腺的内分泌检查有助于鉴别垂体瘤和垂体增生。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饮食分层管理结合“吞咽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伴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1日~2021年10月31日本院收治的80例AD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饮食分层管理结合“吞咽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进食情况、营养状况[包括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及上臂中围(MAC)]、吞咽功能(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每餐进食量、BMI、Hb、TP及ALB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TSF、MAC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呛咳、噎食、误吸、呼吸道感染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分层管理结合“吞咽操”训练可提升AD...  相似文献   
99.
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HPIV)属副粘病毒科,为负性单链RNA病毒,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HPIV原名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eV),是1959年首先从日本仙台市1例死于肺炎的患者肺液中分离获得的,因其诸多特性与流感病毒不同,且又陆续分离得到其他病毒株,故被命名为副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