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随机抽查集体评片”的方法,在科内引入竞争机制,定期进行胶片图像质量评比,以提高胶片图像质量。方法:抽取每位投照技师一定数量照片,遮盖投照日期、X线号等可辨认标志,集体阅片对每张胶片图像质量进行评比打分。将评比结果与当月效益工资直接挂钩。抽查400份胶片,对比实行评比制度前、后的胶片图像质量。结果:实行该评片制度后的胶片甲级片率从原来的30.5%上升至49%,丙级片率从原来的21.5%下降至6.5%,胶片图像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引入“随机抽查集体评片”制度竞争机制,能督促投照技师重视照片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胶片图像质量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气管支气管软化症(TBM)作为小儿慢性咳嗽、反复喘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之一,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规检查方法亦无法明确诊断,在临床工作中,该病易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异物等疾病,因此延误了正规治疗。目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被认为是诊断小儿TBM的金标准。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就小儿TBM的流行病学、分类及病因、病理生理、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预后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重庆地区住院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及致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共19 452例呼吸科住院患儿,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出患儿鼻咽分泌物中的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流感病毒A(influenza virus A,IVA)、流感病毒B(influenza virus B,IVB)及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回顾性分析住院患儿流行病学资料及2009年病毒致病情况。结果:(1)各病毒阳性率分别为RSV 29.23%、ADV 3.98%、IVA 2.54%、IVB 0.47%、PIV1 1.94%、PIV2 0.25%、PIV3 9.83%。(2)RSV感染高峰在每年12月、1月,其次为11月、2月。PIV3及ADV感染在4~7月多见。(3)不同性别(?字2=75.014,P=0.000)、年龄(?字2=1 011.396,P=0.000)及季节(?字2=1 070.282,P=0.000)病毒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009年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炎及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中RSV、PIV3 及IVA为其病毒病原感染前3位。在上呼吸道感染中居前3位的病毒病原为ADV、IVA及PIV3。(5)在4 810例肺炎中,重症肺炎268例,病毒阳性率为 60.07%;重症肺炎组与普通肺炎组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1.160,P=0.000)。结论:(1)病毒仍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7种呼吸道常见病毒中RSV仍居于首位,PIV3次之,再次为ADV。(2)RSV感染秋冬季多见,ADV及PIV3以春夏季多见。(3)病毒感染与性别、年龄及季节有关。(4)在下呼吸道感染中,RSV、PIV3及IVA为主要病毒病原,在上呼吸道感染中ADV、IVA及PIV3是主要病毒病原。(5)重症肺炎病毒阳性率高于普通肺炎,重症肺炎组RSV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  相似文献   
14.
男,42岁,吞咽时觉颈前不适,自触颈前正中有圆形肿物10天,无声嘶,气促,发热。体检:颈前正中甲状软骨上方可扪及2×2cm的圆形肿块,质中,光滑,无触痛,可随舌伸缩上下移动,未闻及血管杂音。 MRI检查:(西门子MEGNETOMIMPACT1.0T)舌骨后下方,会厌左前方,甲状软骨上方见一病灶,约1.7×1.7cm,信号不均匀,T_1W上呈稍高信号,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与听力损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与听力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不同病因 (溶血、感染、母乳性黄疸 )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和正常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 由溶血和感染因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明显。母乳性黄疸所致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无变化。结论 早期新生儿因溶血、感染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听力损害 ,应及早干预 ,并注意远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体瘤的综合影像诊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劲动脉体瘤的超声、CT、MRI、血管造影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9例颈本瘤中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经血管造影证实,其中2例为双侧。回顾性分析颈动脉体瘤的各种影像学表现,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各种检查均可显示肿瘤部位及其形态,颈动脉体瘤的B超超声特点为中等低实质回声,大于3.0cm的肿瘤可见管道结构,但肿瘤上级观察欠清,2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瘤内网状血管,CT增强显示为富血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IPFI的认识,为有效防治IPFI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确诊、临床诊断、拟诊的89例IPFI患儿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情况。结果:89例IPFI患儿中,男57例,女32例,中位年龄6.5岁。其中,79例患儿有基础疾病,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为主;10例无基础疾病患儿的宿主因素主要为重症腺病毒感染病史、诊断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住院期间接受侵入性操作。临床表现以高热、咳嗽、咳痰为主。常见胸部CT表现:肺炎样表现75例(84.3%)、结节影34例(38.2%)、空气支气管征29例(32.6%)。所有患儿均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86.5%治疗有效,抗真菌药物以伏立康唑为主。73例有反复发热,加用抗真菌药物后64例(87.7%)体温稳定。患儿抗真菌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与住院抗真菌治疗时间呈正相关(r=0.519,P<0.01)。结论:有基础疾病的患儿是IPFI好发人群,对于无基础疾病患儿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重症感染及接受侵入性操作是主要危险因素。儿童IPFI确诊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管性支气管(TB)合并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29例TB合并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随访出院后肺炎、喘息、生存等情况。结果:129例患儿中,<3岁婴幼儿占80.6%,≥3岁占19.4%,年龄最大12.8岁。81.4%患儿有持续或反复呼吸道症状,其中咳嗽持续>4周占41.1%,反复/持续性喘息占41.9%,反复肺炎占38.8%,迁延性肺炎占34.1%,肺不张占18.6%。58.1%患儿合并其他畸形,其中45.7%合并呼吸道发育异常,以支气管狭窄为主;39.5%合并呼吸道外其他系统畸形,以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为主。胸部CT+气道重建及支气管镜检查对TB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相互补充,更有利于TB诊断及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所有患儿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其中4例行外科手术,125例好转出院。共随访91例患儿,随访时间3~35个月,喘息发生率37.4%,肺炎发生率29.7%。结论:TB易合并呼吸道内外畸形。TB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其病程更长、症状更易迁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至2016年收治的3例PA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为女性,分别为3岁1个月、3岁9个月、6岁4个月,均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气促,其中2例病程较长,常规治疗疗效欠佳,胸部CT均提示明显病变,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PAS染色可见阳性反应,经肺泡灌洗治疗后好转。结论 PAP以咳嗽、气促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PAS染色及肺泡灌洗对其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3 岁以内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炎患儿维生素A(VA)水平与肺炎严重程度及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关系,为VA 水平作为肺炎病情判断及反复呼吸道感染风险预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88 例3 岁以下的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入院时血清VA 水平,并随访出院后1 年的RRI 发生情况。结果 88 例肺炎患儿的血清VA 水平为0.8±0.3 μmol/L,其中维生素A 缺乏(VAD)的35 例(40%,35/88)。重症肺炎组血清VA 水平低于轻症肺炎组(0.7±0.3 μmol/L vs 0.9±0.3 μmol/L),P P P 0.05)。结论 肺炎患儿VA 水平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