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医药卫生   40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肿瘤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TS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干细胞,具备高度增殖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也具备多向分化的潜能。TSC增殖过程中,通过不均一分裂,一个TSC分裂形成一个新的TSC,和另一个可最终分化为包括肿瘤细胞在内的各种细胞的子细胞,其结果是维持TSC数目稳定并产生肿瘤。  相似文献   
12.
13.
N糖基化对SMMC7721移植瘤生长及FAS,NM23,ICAM-1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N糖基化抑制剂swainsonine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内生长的影响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MMC7721接种于裸鼠,对比研究饮用含1 mg/Lswainsonine饮用水的荷瘤裸鼠和对照组裸鼠的生存期及肿瘤大小指数,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两组瘤组织标本的FAS,NM23,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 swainsonine能延长实验组荷瘤裸鼠的生存期,抑制SMMC7721在荷瘤小鼠上的生长,其肿瘤生长抑制率为36%.FAS,NM23,ICAM-1的表达在实验组明显增强.结论 N糖基化抑制剂swainsonine能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在裸鼠体内的生长,其对肿瘤组织fas,nm23 ICAM-1表达的调控可能与其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文献挖掘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探讨Her2(+)/Her2(-)乳腺癌之间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可能涉及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方法 在NCBI数据库的GEO子数据库及EBI数据库中的ArrayExpress子数据库开展检索,使用关键词“breast cancer”、“microRNA”进行检索,获取Her2(+ )/Her2(-)乳腺癌之间差异表达microRNAs.利用microRNAs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所有差异表达microRNAs的靶基因,进行通路分析.结果 找到2个在Her2表型不同的乳腺癌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s数据集,利用软件TargetScan预测差异表达microRNAs的靶向基因,取其合集进行富集分析,最后将富集得到的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了上述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可能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和参与的调节通路.结论 差异表达的microRNAs通过调节靶向基因参与不同信号通路,实现多种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对于小鼠为异种抗原的人A型红细胞膜免疫后序贯瘤内注射对荷S180肉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时肿瘤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4只荷S180肉瘤小鼠分为实验组、抗原对照组、免疫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实验组荷瘤小鼠成瘤前应用A型人红细胞膜悬液腹腔免疫,成瘤后瘤内注射5 mg/mL A型人红细胞膜,连续注射5 d.抗原对照组,不预先免疫,瘤内注射A型人红细胞膜.免疫对照组,成瘤前预先免疫,瘤内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5 d.空白对照组,不预先免疫,瘤内注射生理盐水.注射第14天处死小鼠,测量瘤重,检测肿瘤内浸润Th、CTL、Treg细胞亚群数量及IL-2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小鼠肿瘤平均重量低于免疫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肿瘤内IL-2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实验组Th细胞的比例高于其他3组(P<0.01).实验组CTL细胞比例高于免疫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1).而Treg细胞的比例低于免疫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人A型红细胞膜免疫后序贯瘤内注射可抑制荷S180肉瘤小鼠肿瘤生长,并使肿瘤内部Treg细胞数量降低,Th细胞及CTL细胞数量增多,IL-2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动物体内评价以磺胺嘧啶(SF)为载体的氟尿嘧啶(5-Fu)靶向药物(SFPEG5-Fu)的抗肿瘤疗效及急性毒性。[方法]40只荷肝癌H22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0.9%NaCl组、SFPEG5-Fu组、5-Fu组、SFPEG+5-Fu(30:1,m/m)组,每组10只小鼠。生理盐水组作为阴性对照组,其他3组分别以相应5-Fu剂量为20mg/kg的SFPEG5-Fu、5-Fu、SFPEG+5-Fu(30:1,m/m)尾静脉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5d。给药后7d计算肿瘤抑制率。并观察给药组荷瘤小鼠的生存期。SFPEG5-Fu以最大给药剂量、最大给药体积尾静脉一次给药20只健康昆明小鼠,给药第14d处死小鼠。对小鼠进行尸体解剖检查,取肝、脾、肾、肺、胰腺、心脏、胃、肠、胸骨进行常规病理检查了解SFPEG5-Fu的急性毒性。[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SFPEG5-Fu,5-Fu,SFPEG+5-Fu(30:1,m/m)3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1),给药后SFPEG5-Fu组小鼠皮下瘤体积小于其他3组(P〈0.01).5-Fu组和SFPEG+5-Fu组间小鼠皮下瘤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SFPEG5-Fu组小鼠生存期长于5-Fu组、SFPEG+5-Fu组小鼠生存期(P〈0.05)及生理盐水组小鼠生存期(P〈0.01)。SFPEG5-Fu的最大耐受量为4g/kg,可以认为LD50〉4g/kg。组织学检查发现肝细胞出现广泛的气球样变性的改变,有点状坏死,胸骨造血功能有轻到中度抑制。[结论]SFPEG5-Fu对荷肝癌H22小鼠有明显的抑制肿瘤作用及较低的毒性,并可延长荷瘤小鼠的中位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张克勤  张积仁  魏红梅 《中国肿瘤》2008,17(11):964-966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射频消融(RFA)及微波凝固(MCT)治疗兔VX2肝癌的疗效。[方法]取制作成功VX2肝癌模型的新西兰大白兔4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即氩氦刀冷冻组(A组)、射频消融组(B组)、微波凝固组(C组)、手术切除组(D组)和对照组(E组)。观察肿瘤残留和转移情况以及兔生存期。[结果]①在A、B、C、D、E组肝内肿瘤残留分别为2、4、5、0、9只,差异有显著性(Х^2=20.700,P=0.000);肝内转移分别为1、3、4、5、9只,差异有显著性(Х^2=15.652,P=0.004);腹腔种植转移率分别为2、5、6、0、1只,差异有显著性(Х^2=13.894,P=0.008);肺部及腹腔淋巴结转移各组均为9只,差异无显著性。②A、B、C、D组与E组比较平均生存期有显著性差异(F=73.084,P=0.000);A、B、C和D组平均生存期均显著高于E组;A、D组平均生存期显著高于B、C组;A组和D组之间、B组和C组之间平均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兔VX2肝癌采用氩氦刀冷冻治疗在减少肿瘤残留和转移以及延长牛存期方面.均优于RFA和MCT治疗:而RFA治疗和MCT治疗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癌抗原识别分子及其抗肿瘤机制。方法:免疫亲合层析法分离纯化肺癌患者外周血中肺癌膜蛋白识别分子,SDS-PAGE电泳法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PI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53、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肺癌膜蛋白识别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70×103、66×103和15.2×103。不同浓度膜蛋白识别分子(10、20和40mg/L)具有抑制肺癌细胞株(GLC-82)生长和促进细胞凋亡作用。肺癌细胞株与肺癌膜蛋白识别分子共培养6h后,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8;而p53水平明显增加,P=0.000。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肺癌膜蛋白识别分子,并具有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其机制与p53和Bcl-2表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血管发生对于原发性肝癌的生长,复发,转移至关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评价肿瘤新生血管和手术患者预后方面,CD105的作用及其是否优于CD34。 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的石蜡包埋标本100例,每例标本取两个肿瘤组织点位和一个癌旁非肿瘤组织点位,构建孔径为1.1mm,15×10排列的组织芯片块两块,连续切片后分别用CD105、CD34、VEGF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CD105)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CD34)定量计数、VEGF的半定量计数,并与相应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和无病生存期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CD105,CD34均表达在微血管内皮细胞膜;CD105在肝癌组织表达阳性率100%,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32%;CD34在肝癌组织表达阳性率100%,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2%。肿瘤内MVD-CD105与MVD-CD34呈正直线相关(r=0.575, P < 0.01),肿瘤内MVD-CD105数值随VEGF表达的增强而升高,有直线相关关系(r=0.227, P <0.05),但MVD-CD34与VEGF表达强度无相关(r=0.172, P > 0.05 )。肿瘤内MVD-CD34和MVD-CD105均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 <0.05);另外肿瘤内MVD-CD105还与有无静脉侵犯有关(P <0.05),但MVD-CD34与之无关(P > 0.05)。将肿瘤组织内MVD值的均数做为分界,高MVD-CD105组较低MVD-CD105组的无病生存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高MVD-CD34组和低MVD-CD34组相比,无病生存率则差异无显著性(P > 0.05)。另外癌旁非肿瘤组织CD105阳性组的无病生存率也较阴性组明显降低(P <0.05)。 结论:本研究显示CD105在标记肝癌新生血管方面优于CD34,肿瘤内MVD-CD105在判断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预后方面也优于MVD-CD34,癌旁非肿瘤组织内CD105的阳性表达与患者肿瘤早期复发,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0.
TAO-G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及与AFP、CA-50的比较薛磊,张积仁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免疫技术中心(广州市510515)以35例正常人血清TAO-G(TumorAs-sociatedOligosachariderofGastric)检测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