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1.
目的;研究汉坦病毒汉滩型与汉城型之间能否发生基因重排,以及发生重排的频率和特点。方法:用汉坦病毒汉滩型(HTNV)76-118株与汉城型(SEOV)R22株混合感染Vero-E6细胞,空斑形成实验挑取子代克隆株24株,传供培养后用PCR方法鉴定。结果:发现24株子代病毒(70.83%)的基因组来自76-118株或R22株;1株(4.17%)HTNV型与SEOV型引物扩增均为阳性;1株(4.17%)两型病毒引物扩增均为阴性;4株(16.67%)发生了基因片段重排。结论:证实了汉坦病毒HTNV与SEOV之间可以发生重排。  相似文献   
32.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区域性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急起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痛,乏力,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本病多见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北方地区尚少见到发病报道。现将我院感染病科2005-09收治的3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EffectsofHantaanvirusoncytoskeletonsofhumanendothelialcellsZhuping(朱平);LiuJunbin(刘俊彬);Yanrong(阎荣);KangWenzhen(康文臻);WuHong(吴红)...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通过8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皮质醇和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17-OH)含量测定,探讨其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分泌功能关系。结果表明:本病初期以寒热交错或实热兼血瘀证为主,此轴分泌功能亢进,血清皮质醇升高;低血压期以虚实错杂或气滞血瘀证、或气脱虚证为主,此轴分泌功能减退;至少尿期以肾虚兼实热血瘀证为主,此轴功能明显降低,尿17-OH最低仅达7.5±8.2mg/24h;至多尿后期各项指标开始恢复,但近半数尚未正常。提示血清皮质醇和尿17-OH含量同时升高可作为血热血瘀实证指标,尿17-OH的降低可作为肾气虚衰的寒证虚证指标,这为流行性出血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中医辨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5.
陕西地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病毒的基因分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了解陕西地区乙肝病毒(HBV)基因分型情况。方法 用套式PCR方法从100份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585bp的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BsrⅠ,StyⅠ,DpnⅠ和HpaⅡ平行酶切鉴别HBV A-F基因型。结果 所有标本用内引物P1和P2均扩增获得的585bp的靶基因,继之用上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证明100份血清标本中HBV可分为B型36份(36%),C型56份(56%),D型8份(8%)。结论 陕西地区HBV分型以B,C型为主,D型较少,未发现A,E,F型。结果同时表明PCR-RFLP方法灵敏性高,特异性强,且酶切图谱简明单一,易于识别,适用于HBV基因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6.
目的:验证构建成功的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特异性小干扰RNA的慢病毒载体对目的基因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以慢病毒质粒感染HSC-T6细胞,在感染6天和8天后,观察慢病毒感染效率;采用定量PCR法检测TIMP-1 mRNA水平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TIMP-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在慢病毒载体感染6天时,TIMP-1 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下降约0.668倍[2-ΔΔCt为(0.668±0.046)],下降程度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2-ΔΔCt为(1.001±0.041),(P<0.05)];在慢病毒感染6天和8天时,RNAi组对TIMP-1蛋白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以感染第6天为显著。结论构建成功的携TIMP-1基因特异性RNAi慢病毒载体能有效感染HSC-T6细胞,并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7.
38.
39.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感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的全面融合,促进计算机多媒体在临床教学的运用和普及,本阐述了在感染病学教学中,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所引发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体系等方面的变革。  相似文献   
40.
康文臻  刘俊彬 《医学争鸣》1994,15(6):447-449
为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能否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在其中复制,能否引起细胞病变,方法:用HFRSV76-118株,SR-11株和陈株分别攻击体外传代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结果:于培养第一代即在受染细胞的胞浆中检出特异性病毒抗原,阳性细胞数及胞浆内抗原的含量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感染细胞在光镜下未见明显病理损害,结论:HFRSV可以感染体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并可以在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