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5篇
  免费   578篇
  国内免费   262篇
医药卫生   1146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478篇
  2012年   627篇
  2011年   718篇
  2010年   673篇
  2009年   652篇
  2008年   622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8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目的:观察生大黄汤高位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月~2007年8月各种手术术后出现肠麻痹的99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大黄佐治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大黄佐治组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大黄汤高位保留灌肠治疗各种手术后出现的肠麻痹有明显效果,可作为治疗肠麻痹的常规治疗手段,予以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膝关节粘连一般缘于膝关节内部或其周围组织结构受损,表现为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受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自2005年6月~2005年12月,我科对16例膝关节粘连病人进行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后康复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5例,女1例;年龄16岁~47岁,平均34岁;右膝12例,左膝4例。发病原因:胫骨平台骨折后4例,髌骨骨折后3例,膝关节感染病灶清理术后1例,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后石膏长时间固定8例。关节强直时间为4个月~3年2个月,平均1年2个月。1.2治疗结果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下,本组16例…  相似文献   
23.
2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5例围生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期及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分娩时机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方法 195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妊娠高血压(42例),轻度子痫前期(69例),重度子痫前期(84例),与正常分娩对照组(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三组:孕30~33^+6周(A组,n=12),孕34~36^+6周(B组,n=35),孕37-40周(C组,n=37)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妊娠高血压疾病与对照组比较,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疾病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围生儿疾病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高血压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A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围生儿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C组患者的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 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重要措施,时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拔火罐与穴位注射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SIL—2R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简称“复感儿”)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拔火罐和穴位注射对复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疗效机理。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组、对照组复感儿治疗前后及正常儿童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治疗组采用拔火罐和穴位注射疗法,对照组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均采用单盲法。结果:(1)治疗前复感儿血清sIL—2R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2)经拔火灌和穴位注射治疗后,升高的sIL—2R水平有明显回落(P<0.01),临床疗效治疗组较转移因子对照组为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感儿的免疫功能普遍低下与紊乱,拔火罐和穴位注射既可调节复感儿脏腑经络气血的正常运行,又能提高复感儿的免疫功能,这可能是其治疗复感儿取得较好疗效的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杨辣子昆虫系列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主要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具备独立发明专利权的杨辣子昆虫系列药(专利号9112102.7)针剂皮下肌肉阿是穴注射,口服其药酒和胶丸。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后,RA主要症状休息痛、晨僵、关节肿胀和关节压痛有明显改善(P〈0.05),关节畸形部分改善。治疗前后总分比较临床有效率为93.75%。结论杨辣子昆虫系列药治疗RA的主要症状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CT灌注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对85例共88个(恶性77个,良性11个)头颈部肿瘤术前行CT灌注检查。采用螺旋CT机自带软件绘制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ROI强化峰值(PH)、达峰时间(PT)、平均通过时间(MTT),病灶相对强化峰值(RPH)和灌注量(PF)。其中35例切取与CT灌注靶层面相同的组织切片,行CD34、VEGF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CT灌注成像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TDC主要有3种类型,77个恶性肿瘤中53个(68.9%)表现为速升速降型;9个淋巴瘤中6个TDC表现为低平型曲线,与68个其他肿瘤中仅有9个为低平型曲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状腺癌呈高灌注,其PF(中位数为82.2ml·min^-1·100g^-1)与淋巴瘤PF(中位数为24.5ml·min^-1·100g^-1)、头颈鳞癌PF(中位数为23.8ml·min^-1·100g^-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1个良性肿瘤的MVD均数为(44.7±3.4)条/高倍视野,24个恶性肿瘤的MVD为(49.6±14.8)条/高倍视野,良恶性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恶性肿瘤呈强阳性者15个,弱阳性9个;在良性肿瘤呈强阳性1个,弱阳性10个,VEGF的表达强阳性率在良、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MVD(中位数40.0)与PH(中位数26.9)、RPH(中位数14.5)和PF(中位数46.8)有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35、45.49和0.41),VEGF(中位数4.0)表达与MTT(中位数16.7)呈负相关(r=-0.41)。结论CT灌注成像TDC形态对头颈部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MVD、VEGF与CT灌注相关,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肿瘤微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28.
钡灌肠和CT及MRI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钡灌肠(BE)、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结直肠癌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4例经临床拟诊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39例行BE检查,31例行螺旋CT检查,42例行MRI检查。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54例。BE、CT和MRI对结直肠癌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96.9%、96.2%和97.1%;准确度分别为92.3%、83.9%和90.5%。CT和MRI对结直肠癌T分期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73.1%和82.9%。结论BE是结直肠癌的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CT和MRI是BE必要的补充检查手段,BE加MRI是诊断结直肠癌的优选组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9.
不同临床和病理分型对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临床和病理分型与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疗效的关系。方法总结1993年至2004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198例病例资料。结果临床分型Ⅰ型34例,Ⅱ型60例,Ⅲa型27例,Ⅲb型33例,Ⅳ型19例,Ⅴa型6例。Ⅴb型19例。病理高分化腺癌35例,中分化腺癌52例,低分化腺癌54例,三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5、11、5.5个月;病理切缘阴性者与切缘阳性者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手术并发症出现率41.4%,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根据临床分型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病理切缘阴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围手术期正确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经皮双针囊内注射类固醇治疗小儿孤立性骨囊肿的疗效. 方法 1996年1月~2004年1月,对28例小儿孤立性骨囊肿,在X线透视下,将2根细的骨穿针或腰穿针分别自囊腔顶部和底部刺入骨囊肿内,抽去囊液,冲洗囊腔后注入类固醇. 结果 27例随访10~62个月,平均28个月,无并发症发生.根据Chigira等X线骨囊肿愈合评价标准,Ⅳ级20例,Ⅲ级5例,Ⅱ例1例,Ⅰ级1例,治愈率92.6%(25/27).25例骨囊腔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4.5个月. 结论经皮双针囊腔内注射类固醇适合于小儿孤立性骨囊肿,简单,安全,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