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孙莲 《长寿》2012,(4):22-23
尿中出现结石称为"尿石症",在祖国医学中属"石淋"范畴,主要是指在泌尿系统——肾、膀胱、输尿管、尿道内发生的结石性疾病,其发病率大约占人群的1%~2%,是泌尿系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尿结石主要是在肾与膀胱内生长,若脱落下来可卡在尿道或输尿管,因而会引起剧烈疼痛。发生在肾与输尿管的结石我们称为上  相似文献   
42.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新疆药桑叶中的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新疆药桑叶中4种成分的含量,流动相5mL·L~(-1)磷酸水溶液(A)-乙睛(B)梯度洗脱(0~8 min,80%~85%A;8~20 min,80%A;20~30 min,80%~95%A);检测波长:344nm。选择芦丁为内标物,测定其与紫云英苷、异槲皮苷和绿原酸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新疆药桑叶中4种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的相似度。结果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得的绿原酸、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的含量相似度均达到0.999。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适用于新疆药桑叶中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相对校正因子可靠。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桑枝中槲皮素和绿原酸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并筛选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桑枝中的槲皮素和绿原酸,实验了用不同展开系统、显色剂、温度、检视方法及不同薄层板对桑枝中槲皮素及绿原酸薄层鉴别的影响,选择最佳薄层鉴别条件。以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显色,筛选其抗氧化活性。结果以乙酸乙酯∶水∶甲酸∶甲苯(17∶2∶2∶0.8)为展开剂在硅胶G板上展开,1%AlCl3为显色剂,366 nm下检视,桑枝中的槲皮素和绿原酸出现明显蓝色及蓝绿色斑点,薄层-生物自显影实验发现槲皮素和绿原酸的薄层板在紫色背景下呈现淡黄色斑点,证明二者具有抗氧化活性。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桑枝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GC-MS法分析罗勒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罗勒子中的挥发油,GC-MS法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从罗勒子挥发油中共分离出68个化合物,鉴定了6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6.82%。主要组分为三十一酸甲酯(18.56%),对-烯丙基茴香醚(7.04%),γ-谷甾醇(6.52%),Z,Z,Z-7,10,13-十六碳三烯(5.88%),1,2-环氧十九烷(5.06%),3-甲基丁醛(4.78%)。结论:64种化合物均为从该植物中首次鉴定出,本研究为新疆罗勒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 采用超临界CO2技术提取罗勒子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并确定其组成.方法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罗勒子超临界CO2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 GC-MS分析萃取物得到63个峰,鉴定出其中的58种化合物,占所有化合物总量的99.23%.最为丰富的为:亚油酸(68.70%);三十酸甲酯(5.22%);棕榈酸(3.69%);穿贝海绵甾醇(3.45%);E-角鲨烯(2.55%).此外,还检测出许多萜类化合物,相对质量分数约1%.结论 罗勒子富含多种抗肿瘤、降血糖、抗衰老、降血压等的活性成分,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新疆药桑叶中芦丁、异槲皮苷、槲皮素与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以50mmol.L-1硼砂溶液(pH9.6)作为缓冲液,在温度25℃、电压20kV下进行电泳,于254nm波长处进行检测。结果:芦丁、异槲皮苷、绿原酸与槲皮素的检测浓度分别在0.18~105、0.15~100、2.65~169、0.11~79μg.mL-1(r分别为0.9992、0.9989、0.9992、0.9997)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97.6%、97.3%、100.3%,RSD分别为1.1%、3.6%、2.1%、2.6%(n=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桑叶中4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48.
GC-MS法及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芜菁子中油脂的组成和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测定芜菁子中油脂的组成及含量.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芜菁子中的油脂,甲酯化后,GC-MS法分析其油脂中脂肪酸的成分;将芜菁子油脂皂化,以2,4-二溴苯乙酮为衍生化试剂,采用RP-HPLC法检测,流动相为乙腈-水(80:20),流速1 mL·min-1,各脂肪酸在40 min内可很好地分离.结果 芜菁子中含有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软脂酸、芥酸等6种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2.5%、19.6%、8.9%、7.4%、15.8%、28.2%.结论 所建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可用于芜菁子油中脂肪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叶中的芦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测定新疆不同地区桑叶中芦丁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为ZORBAX—ODS(5 μm .12 5mm× 4 .6mmi.d .)柱 ,甲醇 :0 .4 %的磷酸溶液 (体积比为 4 5 :5 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36 0nm。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芦丁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 ρ在 0 .0 2 9~ 0 .4 0 6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Y =2 75 7.2 5x +3.10 ,r=0 .9998,平均回收率为 96 .6 % ,RSD =1.0 6 % (n =8)。实验证明吐鲁番地区的桑叶中芦丁的含量最高。结论 :本法简单、快速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0.
目的:测定新疆不同地区、不同采集期、不同品种桑叶中水溶性维生素B1、B2(VitB1、VitB2)的含量,以此作为开发利用的标准。方法:采用离子对反相色谱法测定桑叶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结果:不同采集期桑叶中VitB1和VitB2的含量基本相同,无明显的变化规律,VitB1和VitB2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10、22.4 μg/g,VitB2的含量大约是VitB1含量的3倍。南疆地区(阿克苏、喀什、和田)的桑叶中VitB1和VitB2的含量比北疆(乌鲁木齐)和东疆(哈密、吐鲁番)地区桑叶中的含量略高。黑桑和白桑中VitB1和VitB2的含量基本相同.VitB1和VitB2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和97.5%,VitB1和VitB2含量的RSD分别为3.45%(n=6)和1.54%(n=6)。结论:用离子对反相色谱法测定桑叶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