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保留幽门及Witzel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采用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式(保留幽门及Witzel引流)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12例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胰瘘,仅发生胃排空障碍1例.结论 采用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式,术后胰瘘发生率低,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该术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7岁.因空腹食用大量柿子,1周后感觉上腹部疼痛不适偶伴坠胀感就诊.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胃巨大柿石。于1994年】0月行胃前壁切开取石术,取出黑色柿石scmX6cmX6cm大小,探查胃粘膜未见溃疡糜烂.术后恢复顺利,饮食及二便均正常.1995年元月12日,患者因济周疼痛不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指出公立医院当前薪酬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技术岗位、工作量、目标管理及服务质量为原则的"医疗组"模式下的绩效分配方案,总体分为临床、医技两大类,临床科室业务项目,如门诊挂号费、手术费,分别按比例、手术项目费率点数核算至医生,并采用病历分型管理对医生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医技科室则按计件计费制进行核算等。此方案从技术含量高低、风险程度大小、工作负荷强弱及管理责任轻重等因素综合考虑,努力构建一套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绩效管理体系,旨在为落实公立医院公益性,保护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癌症对于人类健康的威胁毋庸置疑.为了发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将肿瘤的发生机制作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细胞的基本生物学行为,如增殖活性、凋亡能力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其原因都与细胞内发生的异常甲基化反应有关.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DNA甲基化明显不同,有着广泛低甲基化伴局部高甲基化的特点.为明确异常甲基化反应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特就肿瘤组织中发生的异常甲基化反应及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总管结石漏诊的方法。方法 总结性分析我院1147例胆囊切除术中发现术前漏诊的胆总管结石18例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术中仔细触摸胆总管发现结石9例,胆道造影发现结石4例。胆道镜检查发现结石5例。结论术中对胆总管的仔细触摸,胆道造影及经扩张胆囊管行胆道镜检查是预防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结石漏诊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腹部切口裂开是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2%~10%,病死率高达10%~44%。我院1977~1997年发生腹壁切口全层裂开6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中,男41例,女25例。年龄27~85岁,50岁以上者47例。胆囊切除术9例,胃次全切除术8例,右半结肠切除...  相似文献   
19.
肠腔静脉端侧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22岁~55岁.术前依据病史、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均诊断明确.其中无牌再出血3例(1例曾先后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曲张血管硬化治疗)余为反复大出血病例,7例有食管静脉重度曲张.全组11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腹水和凝血机制障碍.除1例急诊分流外,均失控制出血,护肝治疗,肝功能恢复到ChildB级6例,A组4例,择期手术.术中测大网膜门脉压均在3.63kPa以上,最高1例达4.41kPa.运用肠系膜上静脉近肝端吻合2例,离肝端吻合9例,分流后降压幅度0.98kPa~1.47k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简易的胰肠套入捆绑式吻合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残胰重建方式为简易胰肠套入捆绑式吻合方式手术者32例(简易组),胰空肠端端常规套入吻合手术者24例(常规组);比较两组的胰肠吻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并根据Clavien术后并发症诊断和分级标准分析此两种吻合方式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简易吻合组的术中出血量与常规吻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胰肠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分级中简易吻合组的Ⅱ级和Ⅴ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6% (3/32)和3.13% (1/32),显著低于常规吻合组的25.00% (6/24)和12.5% (3/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使用简易胰肠套入捆绑式吻合方式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胰肠吻合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可能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此吻合方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