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川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祛瘀、祛风止痛、镇静解痉的功能。主治血郁气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以及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风热头痛、肢节与肝胁疼痛等症。近年来发现,川芎具有治疗脑缺血、冠心病、心绞痛功能。其主要成分有挥发油、川芎内酯、阿魏酸、川芎嗪、氨基酸、大黄酚、维生素A、叶酸等。目前,心脑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已经构成威胁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三大疾病。特别应该指出,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对川芎的药理作用有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胃癌前期病变(PLGC)的逆转作用。方法将200例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和(或)异型增生(Dys)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100例)和胃复春对照组(100例),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结果、幽门螺旋杆菌(Hp)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及病理(CAG、Im、Dys)结果、Hp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308~9.072,P〈0.05)。结论中药复方是逆转PLGC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术后保持俯卧体位对患者非术眼压力的影响以及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行一侧玻璃体视网膜术的患者152例(152眼),均对非术眼进行眼压、眼前房角、眼屈光角度、前房深度等检测,根据非术眼的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68例)与非正常组(84例),2组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术后均绝对俯卧,每天检测患者非术眼的眼压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非术眼的眼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绝对俯卧位1周内,非正常组非术眼的眼压比正常组及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后2组发生高眼压症的比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组手术前后非术眼的眼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持俯卧位患者的非术眼眼压增高与眼异常程度有很大关联性,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能避免或降低玻璃体视网膜术后保持俯卧位导致患者非术眼眼压增高,对保护患者非术眼功能、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原因。方法:对68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脑疝形成使中枢衰竭在1周内死亡者29例(46.25%),其中双侧瞳孔散大12例,单侧瞳孔散大17例。各种并发症在2~3周内死亡者18例(占26.5%),其中上消化道出血3例,呼吸功能衰竭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心功能衰竭2例,体液代谢紊乱1例。恶性脑肿胀死亡8例(占11.8%),其中术中出现5例,术后出现3例,并且有5例在术前已有脑疝形成。术后脑血肿残腔再出血10例(占14.7%)。术后营养衰竭在3周后死亡3例(占4.4%)。结论:脑出血后脑疝形成及术后多系统并发症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脑血肿残腔再出血,及恶性脑肿胀、营养衰竭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及时手术减少术前脑疝形成、术后严格生命体征监测,防止病人燥动,稳定病人血压、早期对并发症预防性治疗及合理的营养支持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观察何首乌主要成分大黄素、大黄酸和二苯乙烯苷对肝细胞、肝癌细胞的影响来探讨引发何首乌不良反应的物质基础,为规范中药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MTT法观察何首乌主要有效成分大黄素、大黄酸和二苯乙烯苷在不同浓度下作用不同时间对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影响。结果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大黄酸在终浓度6.25~50μmol/L,随着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对L-02细胞和BEL细胞的损伤加大、抑制率增加;二苯乙烯苷在终浓度5~400μmol/L,随着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对L-02细胞和BEL细胞的影响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黄素、大黄酸是何首乌引发不良反应—肝毒性的主要成分,在高浓度、长时间作用下有细胞毒作用,二苯乙烯苷在5~40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对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影响不明显,无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晚期肿瘤住院患者的生存状况,探讨生活质量、疼痛等因素对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对390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调查,对中位生存期、生存率等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全部因所患肿瘤死亡病例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平均生存期16.401个月,1年累计生存率0.406±0.025,5年累计生存率0.057±0.012。不同性别、确诊年龄、原发病灶、是否接受过手术、疼痛发生时间及生活质量等因素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发现、确诊、有效的手术治疗以及早期综合干预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检测活化诱导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ID)蛋白在肠型胃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在肠型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H.pylori的致癌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了AID蛋白在H.pylori阳性及阴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肠型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其与CDX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pylori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肠型胃癌组胃黏膜AID的表达率高于相应的H.pylori阴性组(P<0.05), 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肠型胃癌组胃黏膜AID的表达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达率(P<0.05),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肠型胃癌组AID的表达与CDX2表达均呈正相关(r=0.310, P<0.05; r=0.324, P<0.05)。结论 H.pylori慢性感染能导致胃黏膜上皮AID的异常表达,AID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胃黏膜的肠化生及癌变。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促育生精方"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少弱精模型大鼠精子Catsper1、Catsper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Catsper1 mRNA、Catsper2 mRNA在各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精子中的表达;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Catsper1,Catsper2蛋白的表达。结果:Catsper1 mRNA、Catsper2 mRNA表达量为:中、高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Catsper1、Catsper2蛋白表达量:中、高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促育生精方能有效提高少弱精症模型大鼠精子特异性钙通道Catsper1、Catsper2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在使用微量泵泵入药物时,更换延长管与可来福接头连接瞬间,在静脉留置针延长管近端夹闭活塞预防静脉回血的效果。方法将应用微量泵泵入药物的380例患者随机分为夹闭留置针活塞和不夹闭活塞两组,观察各组病例静脉回血情况及导管堵塞情况。结果在使用可来福接头时,更换注射器延长管夹闭留置针活塞组留置针导管内回血率为11.6%,导管堵塞率5.8%;不夹闭活塞组留置针导管内回血率为29.5%,导管堵塞率16.8%。两组回血率及堵塞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可来福接头端连接微量泵注射器延长管时,在更换延长管前先夹闭留置针延长管近端活塞,待微量泵正常工作30s后再打开活塞可有效预防静脉回血,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