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头颈部外伤是常见的急诊病症 ,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颈内动脉狭窄甚至闭塞 ,最近我们确诊 1例 ,并行动脉内溶栓 ,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王某 ,男 ,4 6岁 ,车祸伤后昏迷 ,当地治疗病情加重转至本院。入院检查 ,伤后原发昏迷 ,意识障碍 ,伴大量呕吐胃内容物 ;右颈、颞侧皮肤挫裂伤 ,约 3cm× 4cm ;右侧瞳孔 0 .4 5cm ,对光反射消失 ,左侧瞳孔 0 .3 0cm ,直接对光反射存在 ,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右耳孔及双鼻孔见血迹 ,无活动性出血 ,刺激右下肢有屈曲动作 ,左下肢反应差 ,右上肢肌力略高 ,双侧巴氏征阳性 ;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GDC栓塞治疗14例16个颅内动脉瘤,并复习其临床特点及影像。Hunt Hess分级:Ⅰ级4例、Ⅱ级7例、Ⅲ级2例、Ⅳ级1例。14例均在栓塞术后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7例术后6个月内造影复查。结果:14例16个动脉瘤中,位于后交通动脉5例,前交通动脉3例,基底动脉3例,椎动脉3例。16个动脉瘤完全闭塞15个,部分闭塞(>于95 % ) 1个。3例神经系统症状彻底恢复,4例睑下垂改善明显,7例眼外肌麻痹恢复较慢。无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结论:短期的随访结果表明,对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动脉瘤,GDC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值得信赖的治疗方法。尽管此报告的病例数目较少,脑血管造影证实其良好效果与相关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13.
幕上深部位脑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常见类型,致残率、病死率较高。钻颅抽吸引流,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准确地选择钻颅点、钻颅方向及置管深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作者应用自行研制的快速定向钻颅仪治疗高血压性幕上深部位脑出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并发癫痫间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癫痫间的合理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86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及脑动静脉畸形基线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癫痫间发作分为癫痫间组和对照组。分析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并发癫痫间发作的危险因素,观察癫痫间组92例患者的发作类型及发作频率以及药物治疗反应情况。结果 癫痫间组与对照组畸形血管团的位置、畸形血管团直径、静脉引流方向等因素比较差异明显(P<0.05); 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癫痫间发作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畸形团直径大于3 cm和由浅静脉或者浅深静脉共同引流(P<0.05)。经过抗癫痫间药物治疗,癫痫间组有69例患者癫痫间发作得到了完全控制,余患者发作频率均有不同程度减低。结论 畸形团直径大于3cm和由浅静脉或者浅深静脉共同引流是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并发癫痫间的危险因素; 脑动静脉畸形合并的癫痫间发作是一个相对良性过程,抗癫痫间药物对多数癫痫间患者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节段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 1996年 1月~ 1999年 10月 2 32例肝癌患者根据栓塞方式不同分为 2组 ,其中行肝节段动脉栓塞化疗 6 8例 ,行常规栓塞化疗 16 4例 ,对 2组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节段组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86 8%、6 1 8%和 4 8 5 % ;常规组则相应为 6 7 1%、4 2 1%和 2 6 2 % ,节段组远期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P <0 0 1)。肝功能损害程度节段组明显较常规组轻 (P <0 0 1)。结论 :肝节段动脉栓塞化疗对肝功能损害轻 ,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栓塞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P:动态检测17例门脉高压伴脾亢患者栓塞术隧,后血常规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栓塞术前,后肝功,免疫指标及超声,CT检查值,结果:部分性脾栓塞术前,后检测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脾脏缩小1.5-1.2cm,脾动脉,静脉血流减少,肝功能和免疫指标手术前后无变化。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是治疗门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症的有效,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独特的脑缺血病,死亡率高.初步探索认为CVST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1].我们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对3例CVST患者实施静脉窦血栓接触溶栓、机械碎栓并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皮血管内支架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九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并探讨支架治疗颈动脉病变的程序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颈动脉狭窄大于或等于70%(NASCET标准)的患者9例行11枚自膨胀支架置入治疗,皆应用保护伞,于围手术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并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超声检查,临床随访5.5月(1~12月).结果9例手术操作完全成功,术后残余狭窄小于20%,无死亡病例;无症状脑梗死1例;2例术后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静脉持续给药24 h后恢复正常.结论应用支架内置入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入性隔离动脉内灌注治疗下肢骨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介入性隔离动脉内灌注(Interventional Isolated Limb Perfusion IILP)治疗下肢骨肉瘤的疗效。方法:采用介入技术隔离下肢血液,动脉内灌注化疗骨肉瘤17例,IILP后视病情二期保肢手术,最长随访75个月。结果:疼痛消失,肿瘤缩小,关节功能改善,肿瘤治疗有效率94.1%,16例二期切除肿瘤达保肢目的:局部复发率11.7%,手术切除肿块坏死率90%以上占58.8%,造影与病理相符,结论:介入性隔离动脉内灌注化疗安全,有效,对肿瘤细胞具很大的杀伤作用,是保肢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