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 研究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和免疫球蛋白水平与运动并发症的关联性。方法 以2022年1月-2023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PD住院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是否发生症状波动和异动症分为有运动并发症组和无运动并发症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SYSMEX XN-3000全自动分析仪检测两组血常规并计算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采用美国贝克曼尔特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两组A-白蛋白及α1、α2、β、γ免疫球蛋白。结果 与无运动并发症组比较,有运动并发症组NLR、SII和γ-球蛋白升高,A-白蛋白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A-白蛋白、γ-球蛋白、H-Y分期是PD运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ROC工作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I、A-白蛋白、γ-球蛋白和H-Y分期对预...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CA-MRSA)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住我院的CA-MRSA肺炎患者13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有42例纳入本研究,气促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共40例(95.24%),再者依次为高热38例(90.48%),咳嗽35例(83.33%),休克25例(59.52%),流感样症状17例(40.48%),意识障碍15例(35.71%),咯血14例(33.33%),胸痛9例(21.43%),胃肠道症状9例(21.43%),皮疹6例(14.29%);其中死亡17例,病死率为40.48%;单因素分析表明入住ICU、机械通气、多脏器功能不全、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白细胞减少、流感样症状、皮疹是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对CA-MRSA肺炎临床特点的的认识将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探索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影响,为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其预后将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中IL-4、IFN-γ和Ig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6例感染性喉炎、31例痉挛性喉炎患儿入院时(急性期)、出院前(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儿童(25名)血清IL-4、IFN-γ水平;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IgE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IL-4、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急性期感染性喉炎患儿血清IgE水平明显低于痉挛性喉炎患儿(P<0.05);恢复期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IL-4、IgE水平较急性期明显降低(P均<0.05),恢复期感染性喉炎患儿血清IgE水平明显低于痉挛性喉炎患儿(P<0.05)。急性期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恢复期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IFN-γ水平较急性期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4、IFN-γ和IgE在患儿免疫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检测IgE水平有助于两种喉炎的鉴别。  相似文献   
24.
目的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新疆地区汉族帕金森病伴认知障碍(PD-CI)患者外周血的相关致病基因,分析其致病机制。方法用Illumina表达谱芯片筛查3例新疆地区汉族男性PD-CI患者与体检健康者的外周血标本,并用RT-PCR在35例PD-CI患者和47例体检健康者中验证可能与PD-CI机制有关的差异基因。结果与体检健康者相比,PD-CI患者外周血中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共176个,其中68个上调、108个下调。KEGG Pathway分析显示,涉及胆碱能突触和多巴胺的信号通路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46,P=0.005)。35例PD-CI患者和47例体检健康者相比,其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基因表达明显下降(Z=-2.742,P=0.006)。结论胆碱能突触异常可能与PD-CI的发生有关;ABCA1基因可能是新疆地区汉族PD-CI发生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25.
蜂王浆养颜又美容年过四十岁特别是绝经之后的妇女,皮肤很易枯萎、起皱、失去光泽,原因之一就是体内雌性激素分泌渐减。蜂王浆是大家熟识的保健补品,孰不知蜂王浆还是中老年妇女的美容养颜佳品呢。蜂王浆是蜂王幼年时的食物,是由工蜂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活性物质。它含有...  相似文献   
26.
皮肤保湿话蜂蜜夏欢●保湿何以重要水分是保护皮肤良好外观所必不可少的,皮肤保有的水分越多,也就越丰润,越富有弹性,且质地越细腻。皮肤缺少水分时,就会变得干燥起皱,缺乏柔轻性和伸展性。衰老皮肤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症状,如:皱纹、干燥、角化等都是皮肤保水能力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特应性体质患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再发喘息的预防作用,及对嗜酸性粒细胞( EOS)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经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数字表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3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25例;常规治疗组予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外,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2个月。于急性期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2月后检测EOS和TGF-β1水平。结果(1)治疗组患儿6月内再次喘息发作次数(0.67±0.13)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1.2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急性期EOS[(0.72±0.13)×109/L和(0.70±0.13)×109/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16±0.09)×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急性期TGF-β1[(1.20±0.13) ng/L和(1.22±0.11) ng/L]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45±0.1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2月后,治疗组EOS[(0.27±0.12)×109/L]低于常规治疗组[(0.36±0.14)×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GF-β1水平[(1.41±0.09) ng/L]高于常规治疗组[(1.34±0.10)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能降低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再发喘息次数并上调患儿EOS和TGF-β1水平。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添加两种不同培养成分对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ICSI治疗的77名不孕患者共收集未成熟卵177枚,随机分A组(激素组)33例,添加0.075 IU/ml FSH及0.075 IU/ml LH至基础IVM培养液中;B组(成熟卵泡液组)44例,50%基础IVM培养液与50%人成熟卵泡液配成。将两组收集的未成熟卵母细胞放入不同培养液中培养48 h,每24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卵母细胞的形态;对MII卵进行ICSI,ICSI操作后继续培养,ICSI后16~20 h进行受精观察,24及48 h分别进行卵裂观察及胚胎评分。结果:①B组未成熟卵母细胞48 h成熟率和MI期卵母细胞48 h成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培养液GV期卵母细胞24和48 h成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2PN卵裂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PN受精率及可利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成熟卵泡液内可能含有一些未知的有利于卵母细胞成熟的因子,深入研究卵泡液的成分,进一步明确其促卵母细胞成熟机制对开发新的IVM培养液、改善IVM的临床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分析影响非远处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131I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构建疗效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行甲状腺癌切除术和131I治疗的422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131I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疗效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和验证。结果 选取75%的患者作为训练集(n=319),25%的患者作为验证集(n=103),训练集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非远处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131I治疗疗效不满意的独立危险因素为BRAFV600E突变阳性、sTg/TSH≥0.05 ng/μIU、sTg/TgAb≥0.60 ng/IU、病灶最大径≥1.05 cm、淋巴结分期N1b、淋巴结转移率≥34.58%(P<0.05)。构建诺莫图模型,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5% CI:0.87~0.94,P<0.001)和0.86(95% CI:0.78~0.94,P<0.001)。结论 本研究基于非远处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131I治疗疗效不满意的危险因素构建的疗效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30.
王永卿  夏欢  姚敏 《检验医学》2011,26(4):252-255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进行方法学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62例肾病患者(肾小球肾炎35例、糖尿病肾病1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3例)、86例肝病患者(急性肝炎21例、肝硬化49例、肝恶性肿瘤16例)及10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RBP含量,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相关文件对其进行精密度、线性、准确度等方法学评价以及临床应用初探。结果免疫透射比浊法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2.05%~4.35%,批间CV为2.94%~5.41%,总CV为2.71%~8.85%。线性不低于120 mg/L,回归方程为Y=0.934X+4.838,r=0.975。最低检测浓度为1 mg/L。低、中、高浓度回收率分别为109.5%、96.2%、98.8%,总回收率为99.4%。该法与DADE BEHRING特种蛋白仪的相关性良好(r=0.997)。肾病各组的血清RBP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但肾病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病各组的血清RBP含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肝病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宜于推广。RBP对肝、肾疾病的诊断都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