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目的:探讨了热释光照射器在个人剂量监测剂量刻度中的应用.方法:选用2组剂量计,分别在标准实验室和自备照射器上辐照,比较测量结果.结果:自备照射器和标准实验室两者辐照剂量的相对偏差为6.5%,其线性、重复性均符合相关要求.结论:自备照射器用于个人剂量监测系统的期间核查工作,可有效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2.
<正>随着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转变和精简整编调整,部队野外驻训演习频繁和执行多样化非军事行动,对卫生防疫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面临严峻形势和新的挑战,在目前军队驻训卫生防疫人员相对紧缺的情况下,探索  相似文献   
43.
目的用Scaled Conjugate Gradient(SCG)算法对IMRT计划射束权重进行优化。方法优化过程采用基于剂量的目标函数,建立了剂量均匀性约束和组织重要程度约束,用等剂量线和剂量-体积直方图来评估计划的优劣。结果SCG算法是一种有效的IMRT射束权重的优化方法,能够得到较高适形度的剂量分布。结论SCG算法在IMRT射野参数优化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对某基站所在部队营区电磁辐射水平进行调查。方法 在该基站20 m范围内共设10个监测点,按照HJ/T 10.2-1996的要求使用电磁辐射分析仪对每个监测点连续测量5次。所测结果按GB 8702-1988规定的限值进行分析。结果 该营区基站天线轴向20 m处的功率密度贡献值可以满足0.08 W/m2环境管理目标值和0.4 W/m2环境标准限值的要求。结论 该营区基地电磁辐射场强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45.
随着调强放疗和逆向治疗计划的发展,在放射治疗中如何自动选择射野参数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遗传算法具有搜索速度快,搜索空间广的特点,在放射治疗计划参数优化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在积极跟踪国内外最新文献的基础上对常规优化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重点介绍和讨论了遗传算法在优化射野参数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加强并规范军队医用放射防护监督监测和管理,训练和储备战时防原医学人才和技术。方法 依据军队放射防护管理的任务和特点,国家及军队的法规与条例。结果 建立放射防护管理主体、客体和环境"三螺旋模型",明确规范主体、客体和环境的管理职责和任务,实施目标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结论 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可促进并提高军队放射防护规范化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47.
梯度算法是目前商用调强放疗(IMRT)计划系统中最常用的算法,SCG(scaled conjugate gradient)算法很好地解决了梯度算法中线性搜索过程带来的求二阶导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梯度算法的性能.将笔射束核模型应用于IMRT剂量计算,并用SCG算法实现了IMRT计划优化中射束权重的优化,给出了优化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8.
目的为了解野外驻训地域医学动物种类及其干预效果,对指导驻训部做好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查阅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现场调查收集标本、分类鉴定进行整理分析,以人群发病等为指标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结果表明野外驻训地域医学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有蚊、蝇、蚤、吸血蠓、白蛉、虻、蜱、革螨、螨和鼠形啮齿动物以及毒蛇等。其中蚊、蝇类分别多达100余种。啮齿类5科6属20余种。其主要危害以是吸血骚扰,二是在疾病传播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野外驻训部队的实际,采取以环境整治、防虫与防鼠和强化防护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保障了部队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指战员的身体健康。结论基本摸清了野外驻训地域重要医学动物的种类及危害,针对性提出的综合性防制对策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49.
鲁豫两省恙虫病东方体感染流行病学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合分析山东、河南两省恙虫病流行病学特征,对防治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对两省发表的恙虫病和恙虫病东方体(Ot)感染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105篇文献,从血清学和流行病学或分子生物学证实山东、河南两省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山东疫情波及40余县市,河南省波及15个县市。患者分布广泛,农民为主占80%以上,青壮年为主;发病高峰在10月,属秋冬型;临床特征与南方恙虫病有相似,但各地仍有一定差异;山东省认为黑线姬鼠和小盾纤恙螨是主要宿主和主要传播媒介。结论:在山东和河南两省恙虫病患者分布广,疫区呈逐渐扩展趋势,开展本病的防治研究具有明显社会效益和重要军事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