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离子通道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作用于离子通道药物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我们试就全身麻醉药离子通道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以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术后48 h内病人自控镇痛(PCA)对老年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年龄60~75岁、ASAⅠ~Ⅱ级、全麻下行胸腹部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老年PCA组(Ep)和老年对照组(En),每组10例.选择30~50岁同类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中青年PCA组(Yp)和中青年对照组(Yn).Ep、Yp组患者术毕即刻进行48 h PCA.检测指标:麻醉前5 min(T1)、术后1 h(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高切变率全血黏度(Hηb)、低切变率全血黏度(Lηb)、血浆黏度(ηp)、全血还原黏度(η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红细胞刚性指数(ERI)、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电泳时间(EET),T1~T5无创血压、心率,T2~5VAS评分.结果 (1)Ep组Hηb、Lηb、ηp、ηr、EET在T3、T4、T5时点,EAI、ERI在T5时点低于T1(P<0.05).(2)En组Hηb、Lηb、ηp、ηr、EAI、EDI、ERI在T4、T5时点高于T1,仅EDI的T5显著高于T1(P<0.05).(3)Ep组Hηb、Lηb、ηr、EAI,ERI在T5时点低于En组(P<0.05).结论 术后早期疼痛可增加老年患者血液黏度,主要表现为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性和刚性增高;术后早期PCA可改善老年患者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洛赛克治疗外科手术后并发急性胃粘膜出血危重病患者疗效。方法:洛赛克胶囊20mg溶解于0.9%N.S20ml中,然后经胃管注入胃内,共治45冽。结果:显效率91.1%。结论:提示该疗法效果可靠,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64.
控制性降压麻醉在动脉导管未闭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硝普钠(SNP)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先天性PDA患儿60例用SNP复合芬太尼(A组)或瑞芬太尼(B组)麻醉,监测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并发症。结果B组心率稳定,降压迅速,SNP用量少,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恢复状况均优于A组。结论瑞芬太尼持续麻醉能强化SNP的降压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5.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将40例择期耳鼻喉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芬太尼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维库溴铵、咪唑安定,以及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维持采用吸入异氟醚以及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观察诱导前、诱导后1min、气管插管后2min、5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表明,使用瑞芬太尼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快且副反应少,认为在小儿麻醉中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66.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在国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 (ultraviolet bloodirradiationofoxygenation, UBIO)是一种将患者自身少量静脉血 ( 3 ~ 5ml/kg)在体外经UBIO治疗仪抗凝、紫外线照射和充氧等处理后回输的技术。这样处理过的血液在体内能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已观察到具有提高血氧饱和度、增加组织供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对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48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诱导采用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气管插管后启动靶控输注异丙酚,设定效应部位浓度4μg/ml,麻醉维持为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麻醉前、给药10min、给药30min、停药1h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栓弹性描记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参数血小板计数(BPC),凝血4项指标(APTT、TT、PT、PLT),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刚性指数(ERI)及变形指数(EDI)].结果 各时点BPC、PT、TT及PLT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EAI,ERI升高,EDI降低.结论 静脉应用异丙酚对血小板聚集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一般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风险,但会使红细胞流变学恶化.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ASAⅠ~Ⅱ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F组)、芬太尼1组(F1组)和芬太尼2组(F2组)三组,每组30倒。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唑安定0.05~0.1mg/kg,丙泊酚1~2mg/kg,RF组缓慢注射雷米芬太尼2~3μg/kg(时间〉1min),F1组注射芬太尼2μg/kg,F2组注射芬太尼4μg/kg。三组均注射堆库溴胺0.1mg/kg,2min后气管插管。观察三组惠者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0,1,3,5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三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前的血压和心率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1、F2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明显地升高,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F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较F1、F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艾(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能明显地抑制全麻谤导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且不影响术后患者的苏醒。  相似文献   
69.
郑瑛  屈强  王晓斌  唐显玲 《四川医学》2005,26(2):177-17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SF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病人是否具有改善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的作用。方法选择临床心内直视手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扣SFI组,SFI组于CPB前予SFI 1ml/kg静注,记录气管插管后10min、30min、60min,CPB前即时,CPB停止后10min、60min、120min时的潮气量(VT)、气道峰值压(Pmax)、平均气道压(Pmean),并计算肺顺应性(Crs)和呼吸指数(RI)。结果两组在CPB后各指标开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后,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0.
老年病人在麻醉手术期间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显玲  刘玉林  郑英 《四川医学》2005,26(8):835-836
目的对470例老年病人在麻醉手术期间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4年1~7月在我院进行过手术,年龄在60岁以上的470例老年病人的麻醉手术资料,根据麻醉方法和手术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32例病人在麻醉手术中发生低血压。其中硬膜外麻醉组显著高于全麻组和腰麻组(P〈0.01),手术时间1h以上组显著高于手术时间1h以内组(P〈0.05)。结论老年病人在麻醉手术期间易发生低血压,尤其是在硬膜外麻醉时和长时间手术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