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11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产前检查是围产保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以预防为主,确保优生,保障母子健康的一个重要措施,对降低母子围产期死亡率、患病率和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80年代初,我国首先在一些大城市按地区建立了围产保健网,对孕产妇实行产前登记和定期产前检查监测制度,并逐步向全国推广。笔者就国内产前检查的内容、次数、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2.
李根武  周宇  王菊岩  朱艺 《新医学》2003,34(4):219-220,223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和癌组织的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argyrophilia nucleolar organiser regions,AgNORs)计数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6例大肠癌患者及20名正常人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并作比较;用胶质银染技术检测56例病人癌组织中AgNORs计数,分析大肠癌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与癌组织中的AgNORs计数的相关关系.结果大肠癌组术前血清胃泌素水平[(123±32)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7±29)ng/L],P<0.05;术前Duke分期为C期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135±38)ng/L]明显高于A期患者[(102±37)ng/L],P<0.05;术后生存期不足5年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134±31)ng/L]明显高于生存期达5年的患者[(104±32)ng/L],P<0.05.大肠癌患者术前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与癌组织的AgNORs计数呈正相关(r=0.52,P<0.05),术后生存期不足5年的患者AgNORs计数[(9.8±2.1)颗粒/细胞]明显高于生存期达5年的患者[(7.2±1.1)颗粒/细胞].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与癌组织的AgNORs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术前血清胃泌素水平可作为预测大肠癌预后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3.
周宇  赵雅琴  张正 《华西医学》2003,18(2):266-266
患者 ,男 ,2 1岁。因反复发热、腹痛1 0 + 天 ,黄疸、乏力 4天入院。 1 0 + 天前 ,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 ,体温 40℃。发热无规律 ,出汗多 ,无畏寒寒战。同时感上腹持续性疼痛 ,可忍受 ,无阵发性加重 ,伴乏力 ,纳差厌油 ,轻微咳嗽 ,干咳无痰 ,无胸痛 ,无呼吸困难 ,无咯血。院外就诊 ,给予抗感染 ,保肝治疗 ,症状无缓解。 4天前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黄染 ,恶心、乏力进行性加重。小便颜色深黄 ,转入华西医院消化科诊治。既往体健 ,否认肝炎结核史。 5年前因“肠梗阻”在外院行手术治疗 (具体不详 )。查体 :T40 7℃ ,P1 2 5次 /分 ,R35次 /分 ,BP…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各类声像图特点.方法:95例乳腺肿块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按病理诊断将其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别统计归纳其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诊断良性肿块的符合率为88.6%(62/70),诊断恶性肿块的符合率为88.0%(22/25).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预测率为81.1%,超声诊断乳腺良性肿块的预测率为95.6%.结论:典型的乳腺良、恶性肿块不难诊断,超声检查对于乳腺肿块的确认是有效的,可以做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应用四维、二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探讨其在优生优育指导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孕检并生产的孕妇1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在每次检查中均平行采用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检查,根据胎儿畸形严重程度选择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对终止妊娠的胎儿行病理检查,正常妊娠并生产的胎儿出生后行全面检查,诊断新生儿是否出现先天性畸形。以病理检测结果和出生后全面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二维超声、四维超声、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并比较。随访产检中二维超声、四维超声及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出胎儿畸形但符合继续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并比较不同方法诊断结果指导继续妊娠后的妊娠结局差异。结果引产后病理诊断和出生后全面检查共检出畸形儿88例,畸形率6.47%。二维超声3次检查共计检出胎儿畸形78例(首次检查出胎儿畸形后,未引产者后续再次检出不计算在内),四维超声检查出86例。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出129例。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特异度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和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率明显低于单纯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诊断确诊为胎儿畸形并继续妊娠者,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其它两种诊断方法(P0.05)。结论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可有效提高胎儿畸形的诊断灵敏度,但同时也增大了误诊率,指导患者继续妊娠后妊娠结局总体良好,临床应综合二维超声、四维超声及二者联合诊断结果,谨慎决策,指导优生优育,提高妊娠结局质量。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白介素13(IL-13)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特征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ELIAS分别检测34例发作期哮喘患者(其中14例激素敏感型和10例激素抵抗型口服强的松治疗1周)、18例缓解期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13浓度.结果:52例哮喘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浆IL-13质量浓度(65.65±3.38 vs 25.83±3.5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作期(34例)和缓解期(18例)哮喘患者血浆IL-13质量浓度(72.03±3.72 vs 48.67±4.2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34例发作期哮喘患者中,轻、中、重度者其血浆IL-13质量浓度(52.35±2.98 vs 65.12±2.56 vs 76.57±2.36)相互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素敏感型哮喘经强的松治疗1周后血浆IL-13质量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73.03±3.72 vs 55.67±4.22),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素抵抗或依赖型哮喘经强的松治疗1周前后血浆IL-13质量浓度比较(70.35±2.98 vs 68.57±2.3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IL-13参与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判断哮喘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IL-13参与调节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7.
细菌核酸分类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果考虑到微生物物种的复杂性和生理生态学特点,目前使用的表型分类方法并非最有效。2 0 0 2年《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一项调查报告认为,在未来5~10年中,对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最关键生物技术是传染病的分子诊断技术。核酸分类法是对物种核酸分析得到的遗传相关性( geneticrelatedness)分类,这种分类是以决定生物表型特征的遗传物质———核酸作为比较准绳,所以它是一种客观和可信度较高的分类方法。作者结合多年研究工作,重点阐述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可在临床实验室实现、对未知微生物进行基因鉴定的基础技术。一、以DNA指纹图谱为基础…  相似文献   
78.
79.
痛风误诊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有关痛风鉴别诊断的经验。方法 分析37例误诊为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7例最后确诊为骨关节炎(OA)14例,类风湿关节炎(RA)11例,化脓性关节炎5例,结核性关节炎3例,假性痛风2例,风湿热2例。结论 详尽收集病史和科学的诊断流程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丘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其临床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丘脑卒中后认知损害的特点,尝试应用回归函数方程推测和判别这种损害程度。方法:①选择2004-04/12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大连市海港医院收治,并经CT确诊的丘脑卒中患者21例为丘脑卒中组;按1∶3匹配原则,将63例年龄与性别与丘脑卒中组匹配的非脑部疾病者入选为对照组。②丘脑卒中组住院后进行影像学和生理、生化学指标检查,对所有入组人员进行神经心理学测查其认知功能,内容包括4个纬度(智能纬度、执行功能纬度、注意机能纬度和记忆纬度)13个认知因子,以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实验等为测查工具。③将对照组每项认知因子均数根据其在认知中的作用不同,加或减1.64标准差为界值,以判断丘脑卒中组认知损害程度,并建立回归方程和认知损害程度表达式。结果:8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丘脑卒中组在13个认知指标中有9个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4个纬度均有涉及。②建立丘脑组认知损害程度函数表达式,计算出每例认知损害程度函数值(F0)。以丘脑组每例认知损害程度函数值为应变量,以临床影响因子为自变量建立了回归方程Y=43.679-2.304*β。以Y值推测F0值。当Y<0.98,可考虑为轻度认知损害,当Y=0.98~8.15时可考虑为中度认知损害,当Y>8.15时可考虑为重度认知损害。结论:①丘脑卒中可引起广泛的认知损害。②临床可以根据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方程,计算出Y值,以Y值推测F0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