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 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创伤外科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D类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 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预防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创伤外科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96株, 分析患者资料,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检测OXA-51、OXA-23、ISAba1-oxa-51、ISAba1-oxa-23 4种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在9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 70.84% (68株) 分离自创口组织;在检测的12种抗菌药物中, 9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 (78.13%) , 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低 (43.75%) ;在23株亚胺培南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中, 有4株未检测到OXA-51, 5株观察到OXA-23表达;73株亚胺培南不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中, OXA-51、OXA-23、ISAba1-oxa-51、ISAba1-oxa-23基因的检出率分别是100%、95.89%、79.45%、71.23%.OXA-51+ISAba1-oxa-51+OXA-23+ISAba1-oxa-23基因表达模式检出率为65.75%.结论 亚胺培南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可能存在D类碳青霉烯酶OXA-23的表达;该院创伤外科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主要模式为OXA-51+ISAba1-oxa-51+OXA-23+ISAba1-oxa-23, 这可能是导致该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2.
严重热相关疾病的国际分类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已被全球用于评估热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1].热射病常用定义为核心温度>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重度中暑,是一种热应激作用于机体引起的致死性疾病.本文对热射病的诊断、发病机制、相关脏器损伤以及治疗预后等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调查2012年专项整治活动中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其进行分析,促进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该院2012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DDDs和构成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整治期间抗菌药物DDDs下降了33.86%,整治后抗菌药物DDDs分别下降了49.59%和45.90%;整治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89,59,50,47整体呈现下降趋势;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从整治前的100%下降至整治后的30%,用药指征,用药种类,给药时间的合理性均明显提高.结论 某院专项整治活动初显成效,但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主要指标离专项整治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下一步将对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加强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84.
布氏杆菌病又称马耳他热、波状热,是由各型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全身传染性及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常呈弛张型低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贫血,有些病例还出现肺部、胃肠道、皮下组织、睾丸、附睾、卵巢、胆囊、肾及脑部感染。可以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多发性、游走性全身肌肉和大关节痛,以后表现为骨骼受累,其中脊柱受累最常见,尤其是腰椎。其临床症状及CT、MRI表现与脊柱结核等其他脊柱疾病相似,易引起误诊、误治,因此,熟悉此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对正确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20例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患者的CT、MRI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临床表现类型,分析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病历,收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详细病案,使用计量学方法对病案资料进行整理。结果 在病例中怀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17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59例;6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48.72%,且其治愈时间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10~30 min较多,占41.03%;2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时发生不良反应占61.54%;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和心血管循环系统症状,其中以皮肤损害比例最高,达55.56%,循环系统症状占23.93%。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构成比最高的为喜炎平注射液69例,占58.97%。结论 熟练掌握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积极应对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做到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白癜风并发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白癜风并发甲状腺疾病患者(观察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随机筛查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结果均正常的24例白癜风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男5例,女19例,均为寻常型白癜风,无节段型病例;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甲状腺腺瘤2例;19例甲状腺疾病先发于白癜风,其中7例白癜风与甲状腺疾病同时诊断,5例甲状腺疾病后发于白癜风;12例患者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5例有白癜风家族史,4例同时有白癜风与甲状腺痰病家族史;13例检测抗甲状腺自身抗体者12例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并发甲状腺疾病的白癜风患者以女性为主,皮损均属寻常型;并发的甲状腺疾病多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且多先发于白癜风;有明显遗传背景;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多呈阳性.  相似文献   
87.
杨树东  吴广炳  张丽华  虞敏红 《江苏医药》2012,38(13):1585-1586,1613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例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达.结果 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鼻塞、出血及头痛,检查为鼻腔息肉样新生物,病理诊断镜下可见畸胎瘤的三个胚层的组织,在此基础上同时出现癌肉瘤的成份.随访2例肿瘤均复发.结论 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是一种具有畸胎瘤和癌肉瘤特征的罕见恶性肿瘤,取材应充分,以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88.
<正>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孤独症。常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沟通技巧障碍和行为方式刻板单调。目前对ASD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这也限制了对其特殊行为症状的治疗。为了探索这一严重终身疾病新的治疗方法,迫切需要加强对ASD基本病因的了解。本文将总结与ASD相关的各种免疫学方面的研究,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89.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胆酸含量的荧光扫描法。方法用10%的硫酸乙醇溶液将胆酸增荧光后确立其荧光扫描法,并对复方氨酚烷胺片中的胆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增荧光后,胆酸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85nm;胆酸的点样量在0.03~0.15μg范围内与荧光强度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0%,RSD为1.46%(n=9)。结论所用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复方氨酚烷胺片的质量控制,并为其他含胆酸制剂的含量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0.
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限制电动钻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4年6月-2009年10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限制电动钻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治疗组)和常规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前以及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其手术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为(143.5±22.3)min,术中出血量为(250.3±124.7)ml,伤口长度为(2.2±0.7)cm,VAS评分改善率为(80.1±4.7)%,ODI评分改善率为(73.6±2.8)%,平均输血量为(28.5±10.4)ml,术后平均引流量为(63.1±8.4)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3.8±17.6)min,术中出血量为(482.3±179.2)ml,伤口长度为(7.5±3.2)cm,VAS评分改善率为(73.2±312)%,ODI评分改善率为(62.4±1.9)%,平均输血量为(108.3±27.9)ml,术后平均引流量为(113.9±25.6)ml。两组同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2.01、6.18、3.28、2.29、2.26、9.43、7.48,P均〈0.05)。所有患者均随访,随访12~30个月,平均20个月。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术后2周、半年以及一年半两组组内及组间P值均〈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1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限制电动钻钻孔开窗髓核摘除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等优点,符合现代微创手术的理念,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