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6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6 毫秒
81.
胫前黏液性水肿为Graves病的一种症状,在皮肤科并不少见,但其发病的早期却容易被误诊,我科遇见1例胫前黏液性水肿曾先后被误诊为结节性红斑、血管炎及丹毒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朱秀琴  叶庆  李秀云 《护理研究》2012,26(13):1231-1232
[目的]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并进行系统功能开发和应用,实现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信息化.[方法]探索并建立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体系,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下,经过数据库设计、程序编写、信息采集等逐步实现系统功能,使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实行信息化管理.[结果]通过系统的试运行,显示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信息化管理使考核过程准确、高效、便捷,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公开,具有时效性.[结论]实现了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3.
抗真菌药物作用靶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新型抗真菌药物的关键是发现和鉴定致病性真菌生物合成或分子作用靶位。目前主要通过分析真菌结构成分及代谢产物,研究真菌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酶分子以及了解控制真菌生长物和分裂的基因序列来发现作用于真菌的靶位。随着对抗真菌作用靶位的深入研究,在不久将来会产生更加安全、有效的抗真菌新药,对改善各种真菌感染预后带来希望,本文就抗真菌药物作用靶位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4.
h1/Th2型细胞因子分别介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当某一型出现优势应答 ,则称该疾病为Th1或Th2模式。许多皮肤病 (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念珠菌病、硬皮病等 )均存在Th1/Th2失衡。本文就皮肤病中的Th1/Th2模式及相关的免疫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5.
患者女,49岁.皱褶部位色素斑28年余.皮损最先于颈部发现,逐渐增多,并向腋下、腹股沟、胭窝等处发展,无自觉症状.于2008年8月13日来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其他成员无相似症状,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部、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胭窝等皱褶部位可见片状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斑,部分融合呈黑褐色网状斑(图1~3),颈部及腋下部分皮疹高出皮面,出汗正常.巩膜未见改变.皮损组织病理:表皮乳头瘤样增生,伴角栓形成,表皮突伸长,表皮突下方色素颗粒增多,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周围少量炎细胞浸润.诊断:皱褶部网状色素异常.治疗:外用他扎罗汀凝胶,2个月后复诊,皮损稍变平,色素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6.
报告1例未定类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病.患者女,30岁.全身出现红色丘疹、结节2年.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泛发全身的丘疹和结节.分布于四肢、面部及躯干,皮损直径1~3cm,质地坚实,旱黄红色或红棕色.患者无其他系统疾病.皮损组织病理榆查:真皮弥漫性组织细胞增生,免疫组化显示增生细胞具有朗格汉斯细胞的特性:CD1a和S-100蛋白阳性,电镜显示细胞质中无Birbeck颗粒.诊断为未定类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病,给予沙利度胺50mg,每日2次口服,阿维A30mg,每日1次口服,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7.
王鹰  叶庆佾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0):977-977
病例女,18岁。主诉:躯干出现淡褐色斑片,无自觉症状,逐渐增多1年余。现病史:1年前患者母亲偶然发现其后腰部有小片圆形淡褐色斑片,上覆细小鳞屑。此后,皮损逐渐增多、向周围扩大,部分皮疹融合成大片,皮损冬重夏轻。先后在其他医院被诊断为鱼鳞病、副银屑病等,予以相应治疗后皮疹无明显好转。于2006年3月至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家庭史:既往身体健康,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检查:躯干散在分布淡褐色斑,直径2—8cm,呈圆形或椭圆性,部分融合成大片,皮疹以后腰部居多,皮损上覆细薄、糠秕状淡褐色鳞屑,易剥脱,基底无发红及出血。  相似文献   
88.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主因全身反复起水疱伴瘙痒19年,于2008年2月21日到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岁时双胫前开始出现米粒到绿豆大小红色丘疹,约1天后丘疹变成绿豆到黄豆大水疱、血疱,在当地医院治疗2周后,水疱、血疱渐干涸结痂,遗留色素沉着,少数留有瘢痕,此后10余年皮疹反复发作,泛发全身。2008年  相似文献   
89.
患者男,27岁。因右侧耳后头皮黑色丘疹2年余就诊。患者于2年前偶然发现右耳后头皮有数个黑色丘疹,皮疹缓慢增多,无自觉症状。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其他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筛选和鉴定人工合成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抗原人白细胞抗原A2分子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预测表位。方法 对预测的E7抗原人白细胞抗原A2分子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运用标准Fmoc方案进行合成与纯化,采用标准51Cr释放试验检测特异性CTL诱导活性。结果 筛选并鉴定出E711-19(YMLDLQPET)和E749-57(RAHYNIVTF)2条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抗原人白细胞抗原A2分子限制性CTL表位。结论 E711-19(YMLDLQPET)和E749-57(RAHYNIVTF)抗原性较强,有可能作为HPV感染治疗用肽疫苗的候选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