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比较住院药房应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摆药与手工摆药2种模式的优劣。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从工作流程、分包药师人数、服务病区数和床位数、药品准备和摆药及核对时间、分包数量、分包速度、分包准确率、日耗材成本、人力成本、固定维修保养成本及用药安全等各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与手工摆药比较,分包机摆药模式下单剂量分包所需的药师数量、药品准备和摆药及核对时间、日耗材成本和人力成本均减少;服务病区数和床位数,分包数量、速度、准确率和用药安全都得到提高。虽不应忽视药品分包机带来的固定维修及保养成本,但其使用可将药师的工作时间更多地运用于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天然小分子探针小檗碱干预microRNA24(miR24)表达水平的作用以及其可其机制.方法 体外采用质谱法分析小檗碱与miR24的前体mo-mir-24-1 的相互结合作用;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小檗碱对腺病毒携带的mo-mir-24-1及其成熟体miR24表达水平的调控,以及对miR24的靶基因p27的...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评价术前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或单独手术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年1月-2011年5月)、EMBASE(2000年1月-2011年5月),Cochrane Library(2011年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0年1月-2011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2000年1月~2011年5月)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SJD,2000年1月-2011年5月),同时从参考文献中追溯查找.按照纳入标准,全面搜集有关术前动脉灌注化疗(IAIC+S)与全身静脉化疗(IVC+S)或单独手术(S)治疗局部晚期胃癌方面的临床对照试验,无论是否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和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研究,7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IAIC+S组与IVC+S组相比,根治性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 CI)为1.70(1.41~2.05),姑息性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95%CI)为0.37(0.04~3.13).在治疗应答率中,病理学应答率、临床应答率RR(95% CI)分别为1.33(0.96~1.84)和1.32(0.50~3.44).化疗不良反应中,除胃肠反应RR(95%CI)为0.52(0.28~0.94),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和其他不良反应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95% CI)分别为0.64(0.38~1.07)、0.88(0.29~2.64)、0.93(0.53~1.61).术后并发症方面,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2.46(0.49~12.34)、0.53(0.05~5.57)、2.10(0.20~22.26).IAIC+S组与S组相比,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率方面两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1.30(1.16~1.45)和0.58(0.42~0.79).1、2、3和5年生存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1.11(1.03~1.20)、1.36(1.09~1.69)、1.70(1.35~2.14)和1.85(1.30~2.65).术后并发症方面,无论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0.78(0.27~2.28)、0.65(0.16~2.65)、1.15(0.43~3.10).结论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在手术切除率、总生存率、化疗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指标上,都显示出动脉灌注化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2010—2012年某三甲医院肠道微生态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对2010—2012年该院肠道微生态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和序号比(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肠道微生态药物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复合乳酸菌胶囊的销售金额连续3年高居首位,3年来其DDDs值稳居前列;大部分微生态药物DDDs值呈增长趋势,但总的用药频度在2011年呈负增长。结论:复合乳酸菌胶囊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院对肠道微生态药物的应用与国内外总体用药情况基本相符,用药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p53表达水平与放化疗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甘肃省肿瘤医院2009年10月-2012年12月完成同步放化疗的62例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或患者不愿手术的食管鳞癌癌初治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病理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p53蛋白表达与放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p53阳性表达率为56.5%(35/62)。p53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ECOG ZPS评分等比较差异都无显著性(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全组患者CR24例,PR26例,SD11例,PD1例,计算出ORR为80.6%(50/62),DCR为98.4%(61/62);p53阳性者ORR为74.3%(27/35),p53阴性者ORR为92.6%(26/27),两组O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59,P=0.011)。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其中p53阳性组为27个月,p53阴性组为36个月。62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5%(53/62)、64.5%(40/62)、37.1%(23/62);其中p53阳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3%(33/35)、57.1%(20/35)、34.3%(12/35),p53阴性组分别为96.3%(26/27)、81.5%(22/27)、51.9%(14/2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O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P=0.036)。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p53阴性患者放化疗的敏感性较高且预后好。  相似文献   
66.
摘 要:[目的] 比较埃克替尼联合胸部放疗与单独埃克替尼治疗Ⅲ/Ⅳ期EGFR突变阳性NSCLC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甘肃省肿瘤医院首次采用埃克替尼联合胸部放疗或单独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比较两种治疗模式在胸部原发灶的近期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埃克替尼耐药时间及毒副反应发生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各临床因素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76例患者,其中埃克替尼联合胸部放疗组28例,单药埃克替尼组48例。两组比较,近期疗效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9),特别是ORR方面埃克替尼+TRT组显著优于单独埃克替尼组(P=0.002);生存情况方面,1、2年PFS和OS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中位OS(40.3个月 vs 25.7个月)和中位PFS(34.2个月 vs 19.9个月)方面,埃克替尼+TRT组均优于单独埃克替尼组;多因素分析显示,埃克替尼耐药时间及总应用时间与PFS和OS均成正相关(P=0.000),患者近期疗效与患者PFS和OS也密切相关(P=0.000)。毒副反应方面,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埃克替尼+TRT组高于单独埃克替尼组;而埃克替尼相关的皮疹、腹泻、口腔溃疡、肝功能异常、血栓形成以及贫血、血小板减少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克替尼联合胸部放疗与单独埃克替尼比较在治疗局部晚期或晚期EGFR突变阳性NSCLC中,能提高肺部原发灶的近期缓解率,改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且未增加TKI药物相关的毒副反应发生,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致黑舌或黑毛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期刊论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对2000年1月—2021年1月收载的利奈唑胺致黑舌或黑毛舌不良反应报道文献进行分析。分别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原因、用法用量、黑舌或黑毛舌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理措施、临床转归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到20篇共25例关于利奈唑胺致黑舌或黑毛舌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83岁,各年龄段均有黑舌或黑毛舌不良反应发生,以≤15岁和50岁年龄段患者居多;19例(76%)患者在用药后1~2周出现黑舌或黑毛舌不良反应;在停用利奈唑胺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后,黑舌或黑毛舌不良反应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利奈唑胺致黑舌或黑毛舌不良反应为罕见的良性自限性不良反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加强利奈唑胺的用药监测并做好解释,以消除患者恐慌心理。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7例患者,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左卡尼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心功能分级及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经过6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的总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脑钠肽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金黄散对多西紫杉醇外渗性大鼠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生理盐水涂抹组、金黄散高剂量组、金黄散低剂量组及百多邦软膏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后背部造成多西紫杉醇血管外渗性动物模型,分别外涂生理盐水、高剂量金黄散、低剂量组金黄散及百多邦软膏,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防治干预组。观察各组大鼠外渗损伤发生率、损伤程度[计算曲线面积(AUC)]。结果:百多邦软膏组、金黄散高剂量及低剂量组的皮肤损伤发生率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金黄散高剂量组、金黄散低剂量组与百多邦软膏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金黄散高剂量组、金黄散低剂量组、百多邦软膏组与模型组比较,AUC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其中金黄散高剂量组AUC较低剂量组小,但比百多邦软膏组高(P0.05)。结论:高剂量及低剂量金黄散外涂均对多西紫杉醇外渗性损伤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高剂量与百多邦软膏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70.
目的:减少与避免门诊药房的药患纠纷,改善药患关系,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方法:收集中山市人民医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门诊药房药患纠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寻找纠纷的原因。结果:12个月中共发生药患纠纷89次,纠纷的原因主要是候药时间过长、服务态度欠佳、医生处方不当等。结论:解决和预防药患纠纷的最好方法是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沟通,人性化关怀,促使药患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