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1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11.
婴儿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与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婴儿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与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510080)刘钧澄,李桂生,赖炳耀许多儿科和儿外科大夫,对婴儿阻塞性黄疽的鉴别诊断感到棘手,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更是困难.本文对这两方面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989年...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研究小儿不同程度肠梗阻与血清磷脂酶A2浓度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不同类型、不同阶段肠梗阻患儿血清中磷脂酶A2的浓度,通过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绞窄性肠梗阻患儿血清中磷脂酶A2浓度明显高于单纯性肠梗阻组和动力性肠梗阻组(P〈0.01)。在急性绞窄性肠梗阻患儿中,肠坏死组血清中磷脂酶A2浓度明显高于肠缺血组(P〈0.01)。单纯性肠梗阻组血清中磷脂酶A2浓度与动力性肠梗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磷脂酶A2对临床上早期判断是否出现急性绞窄性肠梗阻有意义,可为早期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消化道重复畸形12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消化道重复畸形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消化道重复畸形共12例。男8例,女4例。收集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随访,复习病理切片并结合临床分析。结果本组1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诊断,重复畸形解剖部位分布:回盲部4例,食管、结肠各2例,胃、空肠、直肠、肛管各1例。术后均恢复正常。10例重复畸形黏膜性质与主肠管相似,2例临床表现为便血、贫血者在病理上均为异位胃黏膜组织。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消化道重复畸形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进展期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手术切除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采取手术治疗的进展期(Ⅲ、Ⅳ期)NB患儿55例,均经病理确诊。男31例(56.4%),女24例(43.6%);年龄54.1(4~147)个月。根据国际NB分期标准(INSS),本组病例Ⅲ期27例(49.1%),Ⅳ期28例(50.9%)。55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5例患儿采取术前化疗,平均化疗5.3(1~14)个疗程,10例未采取术前化疗。结果随访44例,随访率为80%。生存18例,总体生存率为40.9%。化疗前肿瘤体积[B超:(524.9±480.7)cm^3,CT:(339.3±289.4)cm^3];手术前肿瘤体积[B超:(195.9±309.8)cm^3,CT:(75.4±73.0)cm^3],二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a〈0.05);瘤体缩减率为(63.68±24.99)%。术前化疗组肿瘤切除率(包括完全切除和大部分切除)为88.9%,术前未化疗组肿瘤切除率为50%,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切除者(包括完全和大部分切除)1a生存率为78.9%,2a生存率为63.9%;肿瘤未切除者(包括部分切除和探查活检)1a生存率为37.5%,2a生存率为18.8%,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a〈0.05)。结论术前化疗可以提高进展期NB患儿的手术切除率,进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Kasai's术后胆管炎对胆道闭锁(BA)长期牛存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92例BA行Kasai's术时的手术年龄、术式和术后胆管炎发生等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特别是重点分析早期胆管炎对患儿的影响.结果 对1989年3月至1997年3月共92例BA行Kasai's术,手术年龄30~137 d.其中男55例,女37例.失访3例,死亡66例,存活23例巾男14例,女9例,存活患儿年龄最大者现已满19岁.92例中,在出生后60 d内手术25例,现存活5例;61~90 d手术53例.现存活15例.91 d以上手术14例,现存活3例.本组发生早期胆管炎58例,现仍存活7例.19例因肝门部胆管梗阻再次手术,现存活4例.结论 ①胆管炎的处理是BA治疗过程中最困难的一环.胆管炎是BA术后最常见又是最难处理的并发症;②防止早期胆管炎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早期胆管炎的危害大.在适宜的年龄进行Kasai's术时,有无胆管炎发生与生存率关系更密切;③对因胆管炎引起的肝门部胆管梗阻应积极治疗;④早期胆管炎不但影响手术后的牛存率,还对远期生活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6.
绞窄性肠梗阻血清磷脂酶A2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肠梗阻与血清磷脂酶A2(PLA2)激活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类型、不同阶段肠梗阻患者血清中PLA2的浓度,并经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中PLA2浓度随着肠梗阻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肠梗阻患者血清中PLA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22±0.66)mg/L vs (0.17 ±0.02 )mg/L, t=9.05,P<0.001]。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血清中PLA2浓度明显高于单纯性肠梗阻组[(1.72±0.36)mg/L vs (0.57±0.24)mg/L, t=17.89,P<0.001]。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发生肠坏死患者血清中的PLA2浓度与肠缺血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1.96±0.14)mg/L vs (1.54±0.37)mg/L,t=5.16,P<0.001]。结论:血清PLA2对早期判断是否出现绞窄性肠梗阻有积极的意义,可为早期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介入治疗在小儿腹部恶性肿瘤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巨大腹部肿瘤采用介入治疗,为肿瘤完整切除创造有利条件。方法 对12例腹部恶性肿瘤患儿进行介入治疗,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个月 ̄7岁。肝母细胞瘤6例,神经母细胞瘤3例,肾母细胞瘤2例肾上腺皮质癌1例。采用Seldinger’s技术进行动脉插管造影,确定肿瘤主要供血动脉,进行肿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局部注入化疗药物,然后用碘油、明胶海绵或白芨微球栓塞肿瘤的供血动脉。结果 12例中7例手术  相似文献   
118.
全结肠型无神经节细胞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totalcolonicaganglionosis,TCA)是先天性巨结肠症中较少见的类型,我院自1990~1999年共收治TCA12例。全部经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证实诊断。 1.临床资料:12例中,男10例、女2例,初诊年龄1~30 d 10例,9个月1例,10个月1例。行根治手术年龄8个月~3岁4个月,平均年龄1岁8个月。11例首次就诊的症状为腹胀、呕吐、排便困难,1例以肠穿孔、腹膜炎就诊。均有1次以上手术史,其中5例在生后1周内就诊手术。第1次手术行回肠造瘘7例;行横结…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小儿恶性实体瘤诊断及判定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正常组(95例)、良性肿瘤组(25例)、恶性肿瘤组(16例)及感染组(23例)治疗前后血清中TSGF的浓度,并作动态观察。结果恶性肿瘤组病儿血清中qBGF浓度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良性肿瘤组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感染组病儿在治疗前血清中TSGF浓度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周血清中TSGF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已无差异性。并观察到恶性肿瘤完全切除后,TSGF有下降的趋势;而病情恶化者,血清TSGF会升高的现象。以60U/ml为正常参考值,则正常组假阳性率为11.6%(11/95),各种常见的小儿恶性肿瘤阳性率为81.3%(13/16),良性肿瘤组假阳性率为16.0%(4/25)。结论 TSGF对小儿恶性实体瘤有诊断意义,具有广谱性,而且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初步观察对判定预后有作用。炎症对q3GF有很强的干扰性,使用TSGF作恶性肿瘤诊断时,应排除炎症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