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3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调查了1988年湖北省监利县在职妇幼卫生(MCH)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并收集了1981~1988年妇幼卫生技术人员的动态数据。应用寿命表法对该县1990~2000年MCH人力供给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各预测年度,即1990年、1995年和2000年医师级和医士级专业人才的供给量分别为116人与177人,129人与223人和152人与276人,两者之比为1:1.8。结果证明寿命表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预测妇幼卫生人力供给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武汉市30~50岁在岗女性生命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分析其生命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地、合理地分配卫生资源、改善妇女保健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用经过信度、效度评价后的30~50岁在岗女性生命质量调查表。对武汉市30~50岁在岗女性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职业、化程度、婚姻状况对生命质量有显影响,以医疗卫生人员、管理人员、大学、大专、在婚等不同人群的生命质量为优;30—50岁在岗女性慢性病的患病率较高,为48.2%,逐步回归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化程度、求医行为、夫妻关系、月经、流产次数、社会交往等;人群的就医方便程度较满意;对生命质量总分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月收入、乳房健康、月经、孕次、化程度、家庭居住类蛩、慢性病。结论 30~50岁在岗女性物质生活条件稳步提高,但躯体健康和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不同群体生命质量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改善卫生保健状况,合理配置医药资源方面要有所侧重,并从社区卫生服务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3.
老年人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老年人骨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老年人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跌倒和骨质疏松两个范畴.其中既有内在性因素,也有外在性因素;既有行为因素,也有环境因素.我国老年人口比例日渐上升,应尽早研究其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4.
湖北部分地区2000~2001年0~14岁儿童伤害特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索影响儿童伤害发生的有关因素,为开展儿童伤害的预防、控制与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病例一对照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伤害发生的有关影响因素。结果:我省部分地区2000-2001年0-14岁儿童平均伤害发生率为10.88%,男童是女童的1.4倍,5-9岁儿童高于其他年龄组儿童;主要伤害原因依次为意外跌落(发生率为3.37%)、动物咬伤(2.50%)、交通事故(1.38%)、机械事故(1.30%)和烧烫伤(1.21%);影响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是家庭房屋类型,保护因素依次为儿童疾病史、父亲文化程度、父亲年龄和儿童身高。结论:揭示宿主、家庭环境因素在儿童伤害发生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广西兴安县城的871名4~6岁儿童的形态、素质等指标作了较全面测试。应用因子分析初步探讨了学前儿童体质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出各项指标在体质综合评分时的权重系数,其中以血红蛋白的最大(0.1559)。对影响体质的有关因素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前儿童体质受遗传、营养、体育锻炼、出生体重、开始独立行走时间、儿童的主要照顾者及父亲职业等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76.
中国部分城乡中初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幼卫生人力资源是妇幼卫生服务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的妇幼专业人员是提供妇幼卫生服务的前提和关键。通过对我国12个县,5个市调查研究,本文对各级妇幼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77.
建立系统、科学的妇幼卫生指标体系是掌握妇幼人群健康状况,开展妇幼卫生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通过在我国12个县5个市的现场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筛选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妇幼卫生服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8.
宫颈癌是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是癌症造成妇女死亡的第二位原因。目前,从分子水平探索宫颈癌的发病机理,寻找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新靶点是国内外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肿瘤相关的酶学研究是攻克肿瘤的一个方向,较多报道表明,环氧合酶-2、一氧化氮合酶、端粒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均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望成为宫颈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新标志物或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9.
背景:以往大量研究都是以生产时一次性脐血铅的浓度来进行研究的,但生产时一次性脐血铅的浓度并不能很好的代表在整个妊娠期间铅对胎儿神经系统的累积损伤。胎粪中的铅主要来源于胎儿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新生儿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胎儿吞咽下的羊水、皮脂,是从妊娠一开始直至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排出,它反映的是整个妊娠过程中铅在新生儿胃肠道中的蓄积量。目的:探讨在官内低水平铅暴露状态下,比较新生儿脐血铅含量及胎粪铅含量与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相关性。设计:以脐血铅和胎粪铅含量作为新生儿宫内铅暴露的指标,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评分作为效应指标,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评价其相关关系。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职业病流行病学实验室,武汉第一冶金建筑总公司职工医院。对象:选择武汉市新型工业区的青山区第一冶金建筑总公司职工医院妇产科1999—01/10出生的足月、健康新生儿103例作为观察对象。家属同意参加课题研究并填写问卷调查,提供新生儿胎粪,按时进行新生儿测试。方法:①样本的采集及测定:采取脐血5mL,于-4℃冰箱中冷藏保存。收集出生24h内的胎便,干重5-10g,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脐血铅与胎粪铅的含量。②分组:以脐血铅0.483μmoL/L为分界值,将新生儿分成高铅组与低铅组。以127.78mg/kg作为胎粪铅的分界点,并将观察对象分为高铅组与低铅组。③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检查: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检查法,于分娩第3天进行检查。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产妇进行调查。主要观察指标:①新生儿脐血与胎粪中铅含量。②不同浓度脐血铅和胎粪铅的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评分。结果:103例新生儿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脐血高铅组与低铅组仅在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总评分、生物视听定向反应得分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脐血铅含量与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总评分、非生物听定向反应、非生物视定向反应、生物视听定向反应之间不存在等级相关关系。②胎粪高铅组与低铅组在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总评分、非生物听定向反应、非生物视定向反应、生物视听定向反应4项评分上,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或极显著性意义(P〈0.05-0.01)。胎粪铅含量与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总评分、非生物视定向反应、生物视听定向反应3项神经评分有明确的等级负相关关系。结论:胎粪铅含量与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评分更为密切,胎粪铅含量可作为妊娠期胎儿体内铅蓄积的指标。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1984-2008年湖北省农村人口自杀死亡水平的特征及其长期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湖北省麻城市1984-2008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自杀死亡水平、自杀死亡占伤害的死因构成比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1984-2008年间该地人群的自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自杀标化死亡率由1984年的113.29/10万降至2008年的20.11/10万,下降幅度为82.25%.自杀死亡占伤害死亡的构成比下降幅度不明显,自杀仍是该地人群伤害死亡的首要死因.自杀死亡者中,女性人数始终多于男性,女性所占的构成比在50%~60%之间波动;≥65岁老年人口所比例近年来明显增加,2008年老年人的构成比达46.81%.结论 自杀仍居该地人群,特别是女性人群伤害死因谱的首位.农村地区自杀预防的重点人群是女性和≥65岁老年人.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ong-term trend of suicidal deaths among the rural population in Hubei province. Methods Data on suicide deaths from 1984 through 2008 were released from Macheng Death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analyzed by year, gender and age. Results The suicidal death rates were decreasing during the last 25 years in Macheng city, with the standardized suicide mortality rapidly decreasing from 113.29/100 000 in 1984 to 20.11/100 000 in 2008. The proportion of suicide deaths in the total deaths caused by injuries were declining but not obviously. Suicide was still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s among all the deaths due to injuries.Number of suicidal deaths among females was outnumbered the males during the last 25 years,representing 50%-60% in total suicide deaths annually. The proportion of suicide deaths among the elderly aged 65 and over ha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recent years, which accounting for 46.81% of all the suicidal deaths in 2008. Conclusion Suicide remained the leading cause of injury deaths among the population in this area, especially in female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females and the elderly aged 65 and over,in the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