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罂粟碱股动脉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方法将353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3例和治疗组1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甲钴胺1mg溶于生理盐水后静脉注射,1次/d;治疗组给予罂粟碱30mg,行双侧股动脉交替注射,1次/d。一疗程为15d,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统计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明显优于对照组(83.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H-反射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罂粟碱股动脉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川芎定痛颗粒对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及气滞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 72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复方丹参滴丸组(C组)、川芎定痛颗粒高剂量组(D组)、川芎定痛颗粒中剂量组(E组)、川芎定痛颗粒低剂量组(F组),C~F组分别按0.135,1.75,0.88,0.44 g·kg-1灌胃给药3 d后,以耳廓局部滴加1:1 000盐酸肾上腺素致小鼠耳廓局部微循环障碍,用BI2000数字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小鼠在造模后10,20,30 min的微血管流速、口径、毛细血管开放量等指标的变化;60只SD大鼠分组与给药剂量与小鼠相同,灌胃给药5 d后,以冰水浴联合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制备"气滞血瘀"大鼠模型,取股动静脉混合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 川芎定痛颗粒能显著加快耳廓微循环障碍小鼠造模10,20,30 min的微血管流速(P<0.05),扩大其微血管静脉口径及微动脉口径(P<0.05),并且还能增加其毛细血管开放量(P<0.05);还能显著降低气滞血瘀大鼠模型的全血黏度(P<0.05)、全血高切相对指数(P<0.05),并且有降低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趋势的作用。 结论: 川芎定痛颗粒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并进行疗效对比.方法 4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随机给予二甲双胍片500 mg,2次/d,即二甲双胍组(24例),给予罗格列酮片4 mg,1次/d,即罗格列酮组(24例),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结果 在两组患者取得相当降糖疗效基础上,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在治疗后空腹和馒头餐后C肽水平均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IR亦有降低,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两药物治疗前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未见显著差异,但二甲双胍在降低餐后胰岛素、改善IR方面没有罗格列酮明显.结论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都可降低IR和改善β细胞功能,但罗格列酮降低IR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性心脏病并心功能不全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药物和(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必要时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晚1次;对照组不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两组病人治疗2周后、半年后糖尿病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显效34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治疗组显效43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性心脏病并心功能不全病人心功能。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中药黏膜调理剂对义齿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9例初戴全口义齿1周的患者,采用自制黏膜调理剂衬垫义齿,用吸光度法测定对ATP肠溶性被膜颗粒剂咀嚼效率的变化。结果:经配对t检验,患者使用义齿黏膜调理剂后咀嚼效率显著改善(P&lt;0.05)。结论:中药黏膜调理剂的应用有助于增强义齿戴用者的咀嚼效率。  相似文献   
96.
目的:进行大黄对危重病患者胃肠道功能作用的观察。方法:将ICU危重病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大黄预防组24例和非大黄预防组18例,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黏膜病变及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率,并观察大黄对中毒性肠麻痹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作用。结果:大黄预防组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并出血和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率及MODS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预防组。结论:大黄能预防和治疗危重病患者的胃肠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97.
急性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抢救不及时,死亡率较高。作者从1990年始,对该类患者同时试用纳洛酮,取得较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皆符合内科学教材第四版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标准。中毒者均有不同程度昏迷、呼吸抑制及肺水肿等表现。按入院顺序将其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22~58岁,平均33岁。对照组男7例,女11例,年龄25~57岁,平均32.5岁。对照组予彻底洗胃,阿托品、解磷定,补液,脱水,利尿等处理。其中机械呼吸者2例。治疗组接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sing静注,每次间隔…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Jasper Jumper矫治器对儿童安氏Ⅱ1下颌后缩患者硬组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2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1下颌后缩儿童应用Jasper Jumper矫治器治疗,6~8个月后,通过拍摄颅颌定位侧位片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硬组织的改变。结果:治疗后SNA角及A点到OLP平面的距离平均分别减小0.69°和0.42mm。治疗后SNB角平均增加3.12°,下颌升支高度(Co-Go)平均增加3.57 mm,下颌总长度(Co-Pg)平均增加6.66mm,下颌体长度(Go-Pg)平均增加4.87 mm,Pg到OLp平面的距离平均增加3.55 mm;ANB角治疗后平均减小3.71°,全面高(N-Me)、前下面高(ANS-Me)、后全面高(S-Go)及后下面高(Ar-Go)治疗后分别平均增加6.03 mm,4.33 mm,5.42 mm和3.64 mm。下颌旋转不明显。结论:Jasper Jumper矫治器对于生长发育期的Ⅱ1下颌后缩儿童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上颌发育,显著促进下颌矢状和垂直向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在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之SPTM法对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10例正常口腔粘膜染色。结果:正常口腔粘膜基底膜LN和Ⅳ型胶原染色密度高,呈连续线状。鳞状细胞癌LN和Ⅳ胶原的染色密度。基底膜的连续性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LN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异常与肿瘤分化、浸润和转移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报告4例按常规复苏抢救无效的心脏骤停病人应用急诊体外循环术。2例发生在ICU,1例在病房,1例在手术室。心脏骤停原因:误输高钾液,心绞痛并发症,麻醉意外各1例,1例原因不明。3例治愈,1例肾衰死亡。作者认为,急诊体外循环抢救心脏骤停是一种有效的复苏方法,成功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的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