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7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经单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单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35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入路选择适应证、手术技巧及术中注意事项等.结果 135例患者中泌乳素(PRL)型93例,生长激素(GH)型23例,混合[PRL+GH或PRL+促甲状腺激素(TSH)]型12例,无功能性腺瘤7例.肿瘤全切除112例(82.96%),次全切除23例(17.04%),无一例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尿崩症28例,积极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85例,好转34例,无变化16例.81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3年,57例影像学复查肿瘤未见复发或未再生长.34例肿瘤残留者行X刀或γ刀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控制满意.结论 依据垂体腺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合理筛选病例采取经单鼻蝶入路手术,具有风险小、微创、操作简单、用时短以及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结合神经导航技术则提升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肿瘤可行性及其显微解部学关系.方法 (1)应用显微外科解剖技术,对经甲醛固定、动静脉血管内分别灌注红、蓝乳胶的10具(20侧)尸头标本,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手术径路中颢下窝、翼腭窝、蝶筛区、海绵窦等区域的显露情况及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2)经该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翼突、中鼻甲、上颌神经是经上颌骨翻转手术入路的三个重要解剖标志,此入路对前、中颅底、斜坡区显露满意,有充足的手术操作空间,从颅外暴露颅底,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小.临床应用中,6例肿瘤均得到全切,术后反应小,恢复快.结论 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肿瘤手术可行,熟悉此入路的显微解剖学关系,对开展此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颅底新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49例颅底病变分别行一侧额下经眶入路、眶-翼点入路、额颞眶-颧弓入路和经全岩骨幕上幕下联合入路手术。结果 病变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15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死亡2例,严重并发症2例,余恢复良好。随访3~24个月,无复发。结论 与传统手术入路相比较,新手术入路具有显露广泛,到达颅底病变距离短,操作空间大,脑组织牵拉轻,出血少、肿瘤全切除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细胞凋亡和相关调控基因(FasL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方法 通过建立静压型SCI模型(30g的重量,压迫T10节段10min),并用TUNEL染色(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了解Sprague-Dawley大鼠SCI后(伤后6、12、24、48和72h以及伤后7、14、21d)细胞凋亡以及相关调控基因(FasL与Caspase-3)表达的情况。结果 大鼠SCI后损伤节段(T10节段)6h出现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12h达到高峰,持续3天~1周后显著减少;损伤相邻节段(T9、T11节段)伤后12h出现TUNEL阳性细胞,伤后3dTUNEL阳性细胞数达峰值;SCI后FasL与Cas-pase-3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 大鼠脊髓损伤后多节段、长时间存在着大量的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可能与FasL-Caspase-3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颅内转移瘤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5例颅内颅内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15例术前误诊2例,行手术治疗12例,11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改善,1例术后出现短期对侧肢体瘫痪。结论颅内转移瘤瘤差异性大,容易误诊。治疗应以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为主,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并遵循个体化原则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对第四脑室显露的显微解剖研究,为该入路安全有效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甲醛固定、颈内动静脉系统灌注彩胶的6具尸头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小脑延髓裂,观察小脑延髓裂的走形、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小脑下后动脉的走形和分布。打开小脑延髓裂后观察第四脑室顶部、底部及外侧隐窝等区。结果小脑延髓裂位于二腹叶和小脑扁桃体与延髓之间的生理性裂隙;其3种术式适用于第四脑室不同区域肿瘤的切除;后正中沟、界沟、内侧隆起、面丘、舌下神经三角和迷走神经三角均可作为术中定位的标志;小脑下后动脉是该入路的关键血管,一开始即可显露并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结论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可在不切开小脑下蚓部的情况下,通过自然的生理性裂隙到达第四脑室,减少了常规入路可能引起的小脑缄默综合征等并发症,适用于第四脑室各个部位肿瘤的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07.
神经导航技术是传统立体定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影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本科室应用神经导航技术辅助切除颅内病变212例,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8.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32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蝶骨嵴脑膜瘤患者(内侧型22例,外侧型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3例(71.8%),近全切除4例(12.5%),大部切除5例(15.7%1。结论良好的手术技巧可以有助于全切蝶骨嵴脑膜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以控制术后残瘤复发。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发生抑郁障碍以及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为阐明其发病机制、筛选高危患者以及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安徽省某医院近3年因急性颅脑损伤住院治疗后出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由2名精神科医师根据DSM-IV诊断标准诊断患者是否患有抑郁症,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研究对象抑郁程度,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脑外伤后发生抑郁障碍以及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GCS评分、手术情况、脑干损伤以及残疾与脑外伤所致抑郁障碍有关联(P<0.05),GCS评分越高,发生抑郁障碍的风险越低,手术、脑干损伤以及残疾可导致脑外伤后发生抑郁障碍的风险增加。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GCS评分、手术情况以及残疾与脑外伤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有关联(P<0.05),GCS评分越高抑郁症状越轻,手术和残疾可导致抑郁症状增加。结论 GCS评分、手术情况、脑干损伤以及残疾是脑外伤后抑郁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GCS评分、手术情况以及残疾是脑外伤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巨大腺瘤的疗效及术后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27例经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巨大腺瘤患者(显微镜组)与20例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巨大腺瘤患者(内镜组)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术后6个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内镜组18例肿瘤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全切率为90%,显微镜组22例肿瘤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全切除率为81.5%。内镜组手术时间与显微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P=0.823);内镜组住院时间短于显微镜组(t=-11.693,P=0.001)。显微镜组术后并发尿崩症10例,鼻中隔穿孔8例,脑脊液漏1例;内镜组出现术后一过性尿崩8例,脑脊液漏1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F-36调查结果提示内镜组总体健康指数高于显微镜组(t=3.364,P=0.002);HADS提示两组焦虑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2,P=0.648),抑郁指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154,P=0.879)。47例均随访3~12个月,平均6.7月,无肿瘤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巨大腺瘤疗效满意,但内镜下治疗可使患者获得更满意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