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钝挫损伤早期,脊髓损伤区域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定位情况,探讨其在脊髓损伤(SCC)早期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将40只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与SCC-12h、1d、3d和7d组,每组各8只。除Sham组大鼠外均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T10节段脊髓钝挫伤模型,用BBB评分评价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GSK3-β的表达情况,观察并统计不同时间点SCC组大鼠GSK3-β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分布及数量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各SCC组大鼠BBB评分显著下降,术后第7d比第3d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SK3-βmRNA相对表达量于术后12h明显降低,至术后第3d再次降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SCC组GSK3-β阳性细胞均比Sham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SCC-3d组最少;脊髓灰质的GSK3-β阳性细胞主要在前角表达,其数量在SCC-12h组明显降低,术后第3d达到最低值,术后第7d明显升高,但仍然低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后角GSK3-β阳性细胞表达较少,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护脊髓正常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脊髓损伤后,机体通过调节GSK3-β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和促进损伤脊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E11-E19 SD大鼠胚胎心脏形态变化及TGF-β1、Smad4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大鼠胚胎心脏发育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HE染色观察SD大鼠胚胎心脏发育变化;半定量PCR法检测TGF-β1、Smad4在E11-E19心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E11-E19 SD大鼠心脏由原始心管状发育成为形态和功能都较成熟心脏.TGF-β1和Smad4表达由弱到强再减弱;TGF-β1表达高峰出现在E14,Smad4高峰出现在E17.结论:对SD大鼠心脏E11至E19连续观察为了解胚胎心脏发育过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TGF-β1/Smad4信号通路在SD大鼠胚胎心脏发育不同期间发挥着不同的作用.E11-E12主要起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在E13-E15过程中主要发挥诱导细胞分化的功能,E16-E19起到维持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2(BMP-2)和Smad4蛋白在大鼠胚胎发育不同时期胸椎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与RT-PCR法检测第11~19日在大鼠胚胎胸椎TGF-β1、BMP-2和Smad4表达情况。结果:TGF-β1、BMP-2和Smad4在大鼠不同发育时期胸椎表达部位的变化情况较一致,在E11~E16的脊索细胞及随后的髓核细胞一直呈阳性表达,在E11、E12的生骨节细胞不表达或表达很少;在E13~E19的成软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的表达随胚龄的增加而增多;在E14~E19的软骨膜有阳性表达,在骨膜细胞有微弱表达;在软骨基质及围索管始终呈阴性表达。其中TGF-β1和BMP-2在E11~E13·5的细胞外基质有阳性表达,而Smad4无表达。TGF-β1的表达丰度相对恒定;BMP-2与Smad4的表达丰度各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TGF-β1、BMP-2和Smad4可能与其他细胞外基质分子共同调节生骨节细胞的迁移、黏附以及围索管和软骨基质的产生有关,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分化、成熟与凋亡,并进一步诱导软骨细胞的骨化。  相似文献   
14.
张全波  冉黎  陆长青  王凡 《解剖学报》2008,39(2):255-259
目的观察大鼠胚胎心脏的发育过程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4、Bax蛋白在胚胎心脏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妊娠11~19d(E11~E19)胚胎40只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大鼠胚胎心脏的发育过程和TGF-β1及Smad4、Bax蛋白在胚胎心脏的表达。结果大鼠胚胎心脏E12.5时出现室间隔肌部,E16心室分隔完成。TGF-β1在E11~E19均有表达,表达情况由弱到强再减弱,E15时最强。Smad4表达由弱到强,E17时最强,E13时表达出现空间差异。Bax蛋白表达高峰在E15,后降至一个稳定水平。结论E14、E15为心肌分化、心塑形关键时期;TGF-β1及Smad4、Bax蛋白在大鼠胚胎心脏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前后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用丹参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诱导后90mins,提取诱导前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总RNA,RT-PCR检测ngn-1,mash-1的表达及观察其诱导前后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NSE和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未经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ngn-1,mash-1 mRNA为阴性,诱导后有表达。诱导后的细胞NSE和GFAP呈阳性反应。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的分化与ngn-1,mash-1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四种核酸荧光染料在琼脂糖凝胶中染色特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几种核酸染料(Genefinder、Geneview、SYBER greenI)对于琼脂糖凝胶中DNA/RNA的染色效果并分析其取代溴化乙锭(EB)用于常规电泳后凝胶中核酸染色的可能性。方法分别使用四种核酸染料对凝胶中的RNA/DNA进行染色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四种染料对RNA/DNA染色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型核酸染料Genefinder、Geneview和SYBER greenI能够代替EB,用于常规凝胶中的DNA/RNA染色。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24岁.因左眼视力逐渐下降半年,于2011年1月8日来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眼科就诊.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和遗传病史,无既往史.眼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右眼为0.9,左眼为眼前手动;眼位为一侧眼注视时,对侧眼均外斜30°.眼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眼玻璃体混浊(++);左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6.临床诊断:左眼牵牛花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在体内外分化为神经细胞与神经前体细胞,但多数研究多以含血清及细胞因子的培养基为诱导剂。目的:以丹参作为诱导剂,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前后相关基因的表达,拟寻找新的诱导方法。设计:以细胞为观察对象的重复观察测量,对照性体外实验。单位:四川大学基础与法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4-10/2005-12在四川大学基础与法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完成。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SD大鼠,体质量150~200g,由本校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丹参注射液由安徽天洋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50411。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细胞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5代细胞进行诱导。用丹参注射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对照组以不含丹参注射液的无血清培养液进行培养。采用RT-PCR检测诱导前后细胞ngn-1,mash—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诱导前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SE和GFAP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RT-PCR检测细胞诱导前后ngn-1,mash-1的表达。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诱导前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SE和GFAP的表达。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情况良好,大部分细胞贴壁呈长梭形。加入诱导剂后,细胞体积缩小,部分细胞有突起,形状类似神经元。②RT-PCR反应检测显示,未经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gn-1,mash-1,mRNA为阴性,诱导后呈阳性表达。③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诱导后的细胞NSE和GFAP呈阳性反应,对照组为阴性。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时期大鼠整胚石蜡标本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大鼠整体胚胎石蜡标本的制备。方法收集胚龄11天至19天的大鼠胚胎,经4%多聚甲醛固定、酒精梯度脱水、浸蜡、包埋技术制备石蜡标本,光镜下观察胚胎组织结构。结果不同时段的整胚石蜡标本其组织器官的脱水、透明和浸蜡均较完全,镜下观察各组织结构完整,层次清楚。结论经本实验采用的制备流程,胚胎石蜡标本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综合手术组参加岛上进攻作战救护行动演练,梳理运用特点与存在的不足,探讨提升军种战役机动卫勤力量战术使用效益的主要做法。方法 演训实践、文献查阅与座谈交流,分析当前综合手术组在人员编制、器材编配、能力清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结果 当前综合手术组参加岛上进攻作战救护行动演练,演习战勤比较低、救治协同需加强、指挥关系需明晰、通联手段待提高,需进一步优化完善。结论 综合手术组配属旅级救治机构参加岛上作战救护行动,通过基于体系调整队伍结构、研发渡海登岛作战模块卫生器材、基于作战样式优化救治技术清单、基于现有能力补充信息通信手段等举措,可以增强战术区域整体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