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总结机器人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辅助Quadrant通道下减压、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技巧并分析其短期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3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脊柱脊髓科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39例。利用机器人进行术前规划,安放机器人机械臂,按照术前规划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在Mast Quadrant通道辅助下行减压、椎间融合术。记录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统计螺钉置入准确率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周及1、6、1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指标包括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反映滑脱程度的Taillard指数、滑脱间隙的椎间隙高度以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3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36例获得随访。术中出血量为(266.8±61.6)m L,手术时间为(115.3±32.8)min,机器人经皮置入单枚螺钉时间为(1.4±0.6)min,术后引流量为(196.4±69.5)m L。术后随访,各个时间点VAS评分、ODI、Taillard指数较术前降低,滑脱间隙的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CT显示椎间均达到骨性愈合,未见椎间融合器移位、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机器人经皮置钉辅助Quadrant通道下减压、椎间融合术操作安全、简单,置钉准确率高,容易掌握,对于腰椎滑脱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对比分析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中置入单枚或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8月-2020年6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采用单节段PLIF治疗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93例,其中47例术中置入单枚融合器(A组),46例置入双枚融合器(B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翻修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在手术前后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CT上测量滑脱位移距离、椎间隙高度,并记录滑脱完全复位例数和椎间隙高度丢失例数;观察椎间融合情况,并计算融合率。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A组较B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JOA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7 d、12周椎间隙高度及术后7 d滑脱完全复位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融合率、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丢失例数及翻修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术中采用单、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早期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单枚融合器置入操作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但远期随访易发生椎间隙高度丢失、内固定器松动断裂、邻椎病、融合器移位下沉等中远期并发症,导致融合失败及翻修率升高。  相似文献   
83.
背景: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均可抑制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转换,增加骨矿物密度。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患有严重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效果。 方法:纳入严重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2年。 结果与结论:相比治疗前,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后患者腰椎骨密度增加(P < 0.05),随后尿Ⅰ型胶原N末端肽水平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少(P < 0.05)。证实,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患有严重的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比较经皮内镜与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外伤性Ⅰ、Ⅱ度腰椎滑脱(Meyerding)的疗效.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Ⅰ、Ⅱ度腰椎滑脱病人155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76例,行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治...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侧前方减压钢板固定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2年1月~2007年9月8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行后路侧前方减压钢板固定手术.随访12个月~5年4个月(平均2年4个月),进行临床Denis疼痛评分,调查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测量术前、术后后凸角度,椎体高度丢失的百分数,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按照Denis疼痛分级,P1级有61例患者无疼痛,P2级有24例患者有轻微疼痛,无需服药治疗,所有患者均对手术表示满意.8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X线片可见椎体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椎体高度恢复较好,术前后突成角平均26.8°,术后为7.8°.术前椎体高度丢失平均为58.5%,术后平均为5.6%.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3个月.70例有Frankel一级以上的改善,术后42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经后路侧前方手术减压、固定可同时进行,入路简单,减压充分,固定可靠,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脊髓神经功能可获得最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Renaissance脊柱手术机器人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机器人组(Renaissance脊柱手术机器人辅助置钉,40例)和对照组(透视下徒手置钉,42例)。比较机器人组和对照组置钉准确率、一次性置钉成功率、完成置钉时间、椎体前缘穿透率,评价机器人组螺钉置入角度与术前规划的一致性。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机器人组骨折椎体40个,置入螺钉240枚;对照组骨折椎体42个,置入螺钉252枚。机器人组和对照组置钉准确率分别为96.67%(232/240)和89.68%(226/252),一次性置钉成功率分别为98.33%(236/240)和91.67%(231/252),完成置钉时间分别为(15.22±5.64)min和(20.01±7.12)min,椎体前缘穿透率分别为0.83%(2/240)和6.75%(17/252),上述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前规划图像和术后横断面、矢状面CT扫描对比,椎弓根螺钉置入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naissance脊柱手术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高、置钉时间短、安全性高,置钉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7.
88.
新世纪的健康饮食新时尚是什么呢?不妨听听来自各国权威营养学家和医学家的忠告.  相似文献   
89.
唱出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唱歌是音乐疗法的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通常又被称作声乐疗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唱歌要求用腹部呼吸,这与我们平常所习惯的“胸式”呼吸不同,这种呼吸法可以合理地发挥肺的功能,使血液中的氧充实到最大程度,刺激腹腔的工作,使血液涌向内脏。唱歌的第二个好处是,唱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呼气时间远远长于吸气时间的情况,即我们所说的不换气,这时肌体会出现轻微的缺氧。而这对人体会产生一种非同寻常的刺激。短促而有力的吸气可以在瞬间使血液富含氧气心血管系统因此得到强化,供血加快,血液指标改善。声乐疗法的第三个好处是,参与唱歌的并…  相似文献   
90.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2月以来,使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症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54岁,平均32岁。L4椎弓崩裂5例,L5椎弓崩裂11例,均为双侧病变。所有患者均明确主诉腰痛。采用后正中入路,暴露双侧病灶,将峡部裂中的纤维瘢痕组织彻底清除,咬除残端硬化部分至出血为止,髂后上棘取骨行峡部裂处局部植骨。安放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4~26个月,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峡部裂处植骨骨性愈合,未见骨不连及内固定断裂。[结论]对于腰椎峡部裂症患者可以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进行峡部修复,避免脊柱多元节段融合术;空心加压螺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