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多发性骨髓瘤系B细胞克隆性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比较多见,但如处理不当,易引起各种并发症,使得原发病治疗更加困难。收集我院2006-2010年诊治的多发性骨髓瘤31例,其中合并糖尿病的1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5例难治性ITP患者分为3组,试验1组(12例):应用rhTPO联合达那唑;试验2组(8例):单用rhTPO;对照组(15例):单用达那唑。结果试验1组:用药前,血小板计数的中位数为6(1~15)×109/L;治疗后第14天,血小板为97(43~136)×109/L(P<0.01);停药后,血小板计数逐渐回落,至开始治疗后28 d,血小板计数降至48(22~76)×109/L。试验2组:用药前,血小板计数的中位数为6(2~13)×109/L;治疗后第14天,血小板为93(33~152)×109/L(P<0.01),第28天血小板计数降至32(12~44)×109/L。试验组近期有效率为80%,其中显效9例(45%),良效7例(35%)。30%患者使用TPO达有效的平均时间为7 d,达峰值为13 d。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73%,其中显效6例(40%),良效5例(33.3%)。第14天,试验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TPO治疗难治性ITP安全、有效,rhTPO联合达那唑比单用达那唑起效快,能更好地控制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达那唑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6例采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结果 rhTPO联合达那唑治疗难治性ITP总有效率为69.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病组CD8+细胞比例增高(P<0.01),CD4+细胞比例减少,CD4/CD8比值降低(P<0.05),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下降明显,B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ITP患者CD8+细胞比例减少(P<0.001),CD4+细胞比例增高(P<0.001),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降低(P<0.001),CD4/CD8比值和B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难治性ITP患者存在明显的T细胞免疫紊乱,rhTPO联合达那唑治疗ITP可以明显提升血小板,并且血小板的升高与CD4+细胞比例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脾脏处理对行肝癌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PLC患者, A组46例行肝癌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B组34例行肝癌切除术/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C组30例行肝癌切除术联合脾动脉结扎术, D组30例行肝癌切除术。结果 治疗后C、D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为【(215.4±118.9)×109/L和(176.4±105.5)×109/L】,白细胞(WBC)计数为【(3.36±1.23)×109/L和(2.36±1.21)×109/L】,均显著低于A、B组(P均<0.05);术后D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为(37.7±5.1) μmol/L,明显高于A组或B组或C组(P均<0.05);治疗后D组患者CD4+细胞为(28.3±5.9)%,CD4+/CD8+比值为(1.3±0.3)%,均明显低于A、B、C组(P均<0.05);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高于A组的17.4%、B组的23.5%和C组的20.0%(P<0.05)。结论 行脾处理可以有效改善行肝癌切除术治疗的PLC患者术后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拓进宝  任羽  王丽萍 《安徽医药》2022,26(4):729-733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factor-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TNF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R(B cell-activating factor-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联合阿糖胞苷和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化疗治疗初治和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leukemia.APL)的缓解率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初治和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例,分为ATO组28例和ATRA组24例,对比两组完全缓解率(CR)和副作用.结果 52例初治和复发APL患者诱导治疗一个疗程后,ATO组和ATRA组CR率分别为92.8%和70.8%;ATO组死亡2例,ATRA组死亡4例;比较两组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ATO组患者达到CR的中位时间为28.6 d(28~33 d),明显短于ATRA组患者的37 d(29~50 d)(P<0.001).50%的ATRA组患者出现维甲酸综合征.外周血白细胞数和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峰值与维甲酸综合征的发生几率呈正相关.结论 三氧化二砷联合阿糖胞苷诱导APL达CR的时间短于ATRA组,缓解率高于ATRA组,副作用小,早期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7.
近年,临床中发现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同时患有血液病,这类报道日渐增多。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广泛的病毒学研究显示,至少15%的人类恶性肿瘤与某些病毒的感染关系密切[1]。研究显示病毒可通过刺激宿主细胞持续性分裂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而使机体发生肿瘤[2]。为了探求乙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临床特点为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肾炎。春秋两季发痫率高,儿童和青年患者居多。肾脏病变见于1/2~1/3患者,个刖严最病例死于尿毒症。临床上本病的治疗主婴为抗过敏、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但其不良反应大,治愈后易复发。本院自2006年以来,笔者用低分子盯素钙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7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临床中发现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同时患有血液病,这类报道日渐增多。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广泛的病毒学研究显示,至少15%的人类恶性肿瘤与某些病毒的感染关系密切。研究显示病毒可通过刺激宿主细胞持续性分裂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而使机体发生肿瘤。为了探求乙肝病毒感染与血液病发生的关系,现将我院近5年发生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发生血液病的资料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周血CD3、CD4、CD8、CD19细胞亚群在过敏性紫癜(HS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患病组和健康组外周抗凝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CD19比例的变化。结果HSP患者CD4+细胞比例和CD4/CD8(1.13±0.08)均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CD8+细胞比例增高(P<0.05),CD4/CD8比值下降至(1.02±0.26)(P<0.05)。结论CD4+细胞数量和CD4/CD8减少导致的免疫调节效应不足以及B细胞数量增多,可能是造成HSP免疫失衡的重要原因。ITPCD4/CD8比例减少、CD8细胞数量增多导致的免疫抑制效应过强,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