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目的:探讨CD44v9 mRNA和Ki-67在乳腺癌中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分别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中CD44v9 mRNA和Ki-67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CD44v9 mRNA和Ki-6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CD44v9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Ki-67的表达与组织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相关性。它们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年龄等无关(P>0.05)。两者表达成正相关(r=0.367,P<0.01)。结论:CD44v9 mRNA和Ki-67与乳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组织芯片技术是病理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具有高效、简便及标准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aspase家族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细胞凋亡 (apoptosis)或程序性死亡 (programmedcell death)是自然发生的细胞死亡过程 ,受基因调控 ,在多细胞生物的发育过程起重要作用。是细胞的自稳平衡 (homeostasis)机制对内外刺激因素的主动应答反应 ,是借助“细胞丢失 ,正常细胞更新 ,病理情况下清除异常或非法身份细胞”的生理平衡。 Caspase家族是一组结构特征相似的半光氨酸蛋白酶 ,细胞凋亡的发生与 Caspase家族成员的活化有直接关系。本文着重介绍细胞凋亡及 Caspase家族在凋亡发生中的作用。1 细胞凋亡1.1 细胞凋亡的概念和特征  1972年 Kerr[1] 等首次提出细胞凋亡 (Apo…  相似文献   
13.
背景:同型半胱氨酸已被证实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分泌量和活性的影响。设计:自身对照观察。单位: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病理室。材料:体外培养的鼠龄4~6周,体质量150g左右雄性Wistar大鼠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大鼠由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实验动物室提供。方法:实验于2001-05/2003-05在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病理室完成。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成5组,分别加入浓度为0(对照组),0.10,0.25,0.50和1.00mmol/L同型半胱氨酸作用48h,通过酶谱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技术和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分泌量及其mRNA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活性,金属蛋白酶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分泌量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①金属蛋白酶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分泌量:半胱氨酸0.25,0.50和1.00mmol/L组金属蛋白酶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半胱氨酸0.10,0.25,0.50和1.00mmol/L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②基质金属蛋白酶1活性随着半胱氨酸剂量增加而降低,0.50和1.00mmol/L组降低显著(P<0.01);③加入同型半胱氨酸4组金属蛋白酶1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半胱氨酸0.25mmol/L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mRNA高于对照组(P<0.05),0.50和1.00mmol/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通过抑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分泌,抑制其酶活性,减少胶原降解而使胶原蓄积。提示同型半胱氨酸减少胶原降解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前后芳香族氨基酸脱酸酶(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AADC)细胞的分布以及SCI后不同时间段AADC细胞表达5-羟色胺(5-HT)的特点。方法: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脊髓损伤2d组(24只,其中假手术/Sham组12只)及脊髓损伤60d组(24只,其中假手术/Sham组12只)。使用负压吸引器将大鼠T10-T11脊髓完全离断1~3mm,建立脊髓胸段T10-T11全横断模型。使用BBB评分评价SCI大鼠不同时间点后肢运动功能。各组大鼠在相应时间点灌注取材,并且在灌注前30min腹腔注射外源性5-羟色胺酸(5-HTP)(100mg/kg),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腰段(L段)和骶尾段(S+C段)中AADC和5-HT表达水平。结果:SCI大鼠在术后1~2、3、7、14、28、60d时BBB评分别为0、1.00±0.58、3.30±0.95、6.30±0.10、7.50±0.36、7.87±0.08分。AADC细胞主要在脊髓的背角、中间带、中央管周围等部位表达。正常对照组、脊髓损伤2d组和脊髓损伤60d组AADC表达数量在脊髓L段为:46.75±5.50、49.50±4.87、48.50±6.38个,在脊髓S+C段为1026.50±66.59、1066.75±80.56、1046.25±67.79个,三组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脊髓L段和S+C段中AADC细胞中未见5-HT的表达,但在SCI2d组和SCI 60d组均观察到AADC细胞表达5-HT,L段两组表达率分别为(44.43±6.03)%和(96.20±1.53)%,S+C段分别为(44.45±5.71)%和(95.14±3.0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ADC细胞在脊髓胸段T10~T11全横断损伤前后脊髓中表达数量和部位相似。SCI后,损伤平面以下脊髓中的AADC细胞功能增加,可利用外源性5-HTP生成5-HT。  相似文献   
15.
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妇女,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在连续渐进的演变过程中可能发生癌变(约占2—3%),对广大妇女身心健康形成威胁。近10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乳腺增生发生率逐渐上升,且趋向年轻化,相应的乳腺癌发病率亦趋增高。  相似文献   
16.
胃部疾病是多阶段、多因素所致,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尤其是胃癌.自1983年Warren和Masllall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y,HP)以来[1],其与胃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共收集了132例胃炎及胃癌标本并作病理及HP检测,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胎盘原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是一种少见的滋养细胞肿瘤[1],来源于胎盘种植部位,起初它曾被称为"滋养细胞假瘤"、"非典型性绒毛膜上皮瘤"、"合体细胞瘤",以及"合体性子宫内膜炎"等.  相似文献   
18.
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组织贴块法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建立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组织贴块培养法.方法:取大鼠胸主动脉,切成1 mm×1 mm×1 mm的小块,均匀地种植于培养瓶壁上,约50 min后加入含有20%小牛血清的PRMI-1640培养基进行培养.结果:培养第5天时,可见少量梭形或长梭形细胞自组织块周围游出,至培养3周细胞融合成片,呈"峰、谷"状生长.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98%的细胞染色阳性,透射电镜观察,于基膜下和胞浆内可见密斑和密体.VG染色也证实几乎所有的细胞均为平滑肌细胞.结论:应用细胞贴块法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操作简单,结果稳定,纯度较高,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营养因素对地方性氟中毒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影响地方性氟中毒发生发展的诸因素中,营养因素提出很早,而要弄清营养因素对地方性氟中毒发病的影响,应把人群调查与实验研究结合起来分析。1蛋白质要区分蛋白质与其他营养素各自的作用有赖于动物实验,但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并不太多。Boyde等[1]用大鼠研究膳食中蛋白质对氟的生物利用的影响,用半合成纯化饲料,以酪蛋白或乳清蛋白调节蛋白质含量,控制了其他营养因素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同一投氟剂量下,高蛋白饲料组(360g/kg饲料)大鼠比低蛋白饲料组(120g/kg饲料)大鼠氟的吸收虽然增加,但同时伴有尿中排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0.
在40例膀胱移行上皮乳头状瘤及移行细胞癌Ⅰ、Ⅱ、Ⅲ级病变的石蜡组织切片上,采用AgNOR染色技术,进行了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研究。结果表明,除移行上皮乳头状瘤与移行细胞癌Ⅰ级间P>0.05,AgNOR计数无显著差异外,在Ⅰ、Ⅱ、Ⅲ三级移行细胞癌中AgNOR计数均有显著意义(P<0.01)。当对移行细胞癌进行分级遇到困难时,可能采用AgNOR技术对肿瘤分级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