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比较分析以自由呼吸Star-VIBE序列与呼吸末屏气C-VIBE序列采及胸部MRI的图像质量。方法 对20例患者行胸部MR检查,采集呼气末屏气C-VIBE(C-VIBE)和自由呼吸Star-VIBE(Star-VIBE)序列图像。于肺动脉干水平分别测量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降主动脉的信号强度(SI)和标准差(SD),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和SI变异系数(CV)。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比较2个序列图像的SNR、CV及主观评分差异。结果 Star-VIBE图像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及降主动脉SNR值均高于C-VIBE(t=-4.87、-3.38、-9.42,P均<0.05),而SI CV均低于C-VIBE图像(t=5.52、3.67、8.04,P均<0.05)。Star-VIBE图像的主观评分高于C-VIBE图像(Z=-3.74,P<0.05)。结论 自由呼吸Star-VIBE序列胸部MRI的图像质量优于呼气末屏气C-VIBE序列。  相似文献   
62.
舒尼替尼是一种口服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和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舒尼替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较高,症状不典型,包括乏力、心悸、畏寒、嗜睡等,易与肿瘤相关症状及舒尼替尼的其他常见不良反应混淆.舒尼替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与破坏甲状腺腺体、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和损伤血管有关.服用舒尼替尼的患者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肛肠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依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单上的时间顺序进行个体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中医护理照顾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以及对所患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对所患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肛肠手术患者中,可提高临床护理干预效果,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照顾,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中医护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总结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规律,评价舒尼替尼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8 年6 月至2010 年4 月37 例转移性肾细胞癌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 例患者于基线及每个治疗周期第28 天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2 例患者接受舒尼替尼的中位治疗时间为7 个周期(10.5 个月),共18 例(81.8%)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其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14 例(63.6%),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4 例(18.2%),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6 例(27.3%)患者出现一过性亚临床甲状腺毒症后转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无持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功能减低的风险随舒尼替尼用药时间延长而增加,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中位时间为3 个周期(1 ~7个周期).治疗3 个周期内,50.0%(11/22 例)的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4 ~6个周期时,约72.7%(16/22 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 舒尼替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较高,程度可较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舒尼替尼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用激素替代进行治疗,因此应避免舒尼替尼减量或停药.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溶血磷脂酸(LPA)联合检测诊断卵巢上皮性癌(EOC)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59例EOC、19例交界性卵巢肿瘤、51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患者及52例健康妇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清CA125及LPA,分析CA125、LPA检测诊断EO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EOC、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的血清CA125、LPA水平明显高于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妇女(P均<0.05),后两者的CA125、LP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A125、LPA诊断EO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49%、64.71%与83.05%、80.39%,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分别为91.52%、88.23%.结论 血清CA125、LPA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EO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对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CAl25及LP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的49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IRM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CAl25及LPA的含量。结果化疗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中CAl25及LP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化疗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中CAl25及LPA含量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化疗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中CAl25及LP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卵巢上皮性癌的有效率为95.92%,且疗效与患者血清CAl25及LPA水平显著相关,治疗效果越好,血清CAl25及LPA水平越低。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效果较好,可能与影响患者血清CAl25及LPA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7.
如今上班族的时间非常紧张,挤出一点时间去健身都变成了一种奢求.于是很多人就想把健身的场所改在家里,可苦于没有健身器材,家里的空间也不够.  相似文献   
68.
国内胸膜间皮瘤231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分析国内胸膜间皮瘤231例。文献中132例误诊85例(64.9%),而作者等36例仅误诊10例(27.8%)。弥漫型89例(38.5%),局限型142例(61.5%);恶性195例(84.4%),良性36例(15.6%)。胸痛(81,4%),咳嗽(63.5%),气短(41.4%),低热(30.3%),消瘦(14.5%),血痰(8.2%),关节疼(2.3%)。127例施行了手术,其中25例(19.7%)术后半年内复发。死亡的45例恶性患者,无1人存活达2年;生存的16例良性病人,均超过3年以上,最长已达15年。弥漫型胸膜间皮瘤均系恶性,多半死于出现首发症状后半年内,放疗+化疗有一定效果。无论良、恶性,凡属局限型均应手术。  相似文献   
69.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5岁,因左眼红痛伴视力下降1天,于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并入院。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01。右眼结膜充血不明显,角膜轻度水肿,前房略浅,瞳孔中大,欠圆,颞侧移位,虹膜后粘连,晶状体灰白色混浊、半脱位,余窥不清;左眼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前房略浅,瞳孔圆,直径约为3 mm,余窥不清。双眼球水平震颤。眼压:右眼36 mmHg,左眼71 mmHg。眼前节检查:双眼前节检查均未见虹膜新生血管。彩超提示:双眼玻璃体内可探及团条状回声,不与球壁相连,同时可见自视盘与颞侧偏下方周边球壁相连的条索状回声,其上可见与视网膜动静脉频谱相同的血流信号,动度不明显,右眼球壁骨化,眼轴缩短。OCT 显示:左眼可见与视盘相连的高耸的条索状绿色反射信号,其内无反射信号。UBM 提示:右眼前房深度约1.69 mm,虹膜薄变,根部与角膜后表面紧密相贴,晶状体前表面回声欠完整,睫状体显示欠清晰;左眼前房深度约0.99 mm,虹膜根部膨隆,完全与房角结构相贴遮挡巩膜突,睫状体未见明显异常。彩色眼底照像显示:左眼自视乳头起有一灰白色实质卷起的束状物,稍斜向下伸向颞侧锯齿缘,皱襞内可见多条视网膜血管随皱襞起伏。诊断:双眼青光眼,双眼先天性视网膜皱襞,双眼球震颤,右眼球萎缩,右眼并发性白内障,右眼晶状体半脱位。入院后予以布林佐胺、毛果芸香碱、马来酸噻吗洛尔、曲伏前列腺素等滴眼液滴眼,以及乙酰唑胺片、甘露醇等协同降眼压,后行左眼小梁切除术联合虹膜根切术,术后左眼视力0.04,结膜轻度充血,巩膜滤过好,角膜清,前房深度适中,瞳孔散大,上方虹膜根切可见,眼压20 mmHg。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老年患者静脉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再次静脉穿刺的发生率.方法:60例老年患者分为两组,30例PICC置管组为A组,30例前臂静脉留置针为B组,记录静脉炎、疼痛及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时间及日常生活处理能力.结果:留置时间A组40~180天,B组2~7天;静脉炎发生率A组为3.3%,B组为30%;疼痛发生率A组为6.67%,B组为26%;并发症发生率A组为0%,B组为33.3%;日常生活处理能力A组正常,B组日常生活需人照顾.结论:在老年长期输液患者中,选用PICC置管效果明显优于前臂静脉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