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8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01.
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部分。对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检验科已有了较明确的质量控制措施,并且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自动化仪器、商品试剂等均有严格的质量保证,再加上检验报告双人核查制度、异常结果复查制度等措施均已完善,使临床标本在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有了保障。但在分析前的质量,包括标本采集前患者的准备、标本采集、运送等,检验人员往往无法控制。在目前的医疗流程中,检验人员无法直接与患者沟通,由临床医生、护士告知患者各种化验检查前的注意事项,解答患者对检验前的准备、检验结果等各方面的疑问。即使是住院患者,通常由护士或护理人员协助患者留取标本。这样的流程容易造成化验前患者准备不足、标本采集方法不当等多种问题,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我们运用六西格玛(6σ)方法对标本分析前质量流程进行改进,期望将标本分析前影响质量的缺陷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02.
背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社区精神心理问题的诊治需求和疾病负担增大,而全科医生对其的诊治却存在较多欠缺。目的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角,对全科医生识别社区门诊精神障碍患者的紧急处置指标进行构建,以提高全科诊治率,促进患者健康。方法 于2020年5-6月,针对全科医生实际工作需求,通过德尔菲法构建用于全科医生识别需紧急处置的社区门诊精神障碍患者的系统指标。首先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全科医生需紧急处置的社区门诊精神障碍患者的体系框架和潜在指标,而后选取15名从事全科医学、精神心理卫生医学的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合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指标筛选和完善,保留重要性赋值均数>3.5分、变异系数<25%、满分率>20%的指标,最终明确需紧急处置的评估判断指标。结果 15名函询专家中,13名具有研究生学历,10名具有高级职称。专家积极程度:两轮问卷回收率皆为100.0%。专家权威程度:6个一级指标的专家权威系数均>0.70。第1、2轮二级指标的重要性协调系数分别为0.245(χ2=73.597,P<0.001)和0.278(χ2=100.197,P<0.001),第二轮大于第一轮。指标确立:经两轮评议最终获得包含精神症状、精神疾病诊断、精神疾病严重程度、人格异常、躯体情况、家庭社会背景共6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结论 对社区门诊急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的识别体系指标构建可以帮助全科医生高效地识别和评估需紧急治疗或转诊者,有待进一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3.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目前已成为老年人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是介于正常老龄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并且以每年10%~15%的比例转变为痴呆。因此,早期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干预,改善认知功能的下降,延缓其向痴呆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人们不断地通过药物、营养素的干预以及非药物治疗等方式探索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围绕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阻滞剂、麦角生物碱制剂以及脑细胞代谢复活物等几大类药物进行研究。同时在预防和控制其危险因素的药物及营养素方面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有益的探索。目前还没有有力的实验证据证明和支持哪类药物对停止或逆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病情有效。本文将对近年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营养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探索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约500万左右癫癎病人中,约120万病人即使科学地应用常规抗癫癎药物治疗,其发作仍难以控制,这类病人称之为难治性癫癎。现将我科诊治的36例难治性癫癎患者,结合有关文献就其难治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5.
随着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愈发被重视。基层医疗诊断编码作为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基层医疗管理效率、促进基层医疗质量控制、有效收集基层医疗数据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长期以来沿用综合性医院使用的疾病分类作为基层医疗诊断编码使用,不仅导致基层医疗诊断不规范、无法统计的混乱状态,更可能造成基层医疗收集、记录、分析的数据出现缺失和误差。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基层医疗诊断编码发展的历史沿革,指出当前我国基层医疗诊断编码所面临的5个主要问题:各方对基层医疗诊断编码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统一的基层医疗诊断编码导致我国基层医疗功能与质量发展受限、我国基层医疗诊断编码与何种国际基层分类匹配存在分歧、基层医疗诊断编码本土化面临的诸多挑战及我国缺乏评价与优化基层医疗诊断编码的人才与工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基层医疗诊断编码的发展过程,提出我国各方应重视基层医疗诊断编码的发展,在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信息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基于目前试行的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1与基层医疗保健国际分类(ICPC)-3分类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基层医疗诊断编码标准,并通过建立...  相似文献   
106.
背景 对轻度认知障碍人群开展慢病管理能够减轻疾病对社会、家庭、个人的负担,家庭医生团队作为我国目前慢病管理的主力军,其执行力是服务质量的关键。目的 探索家庭医生团队为轻度认知障碍人群提供慢病管理服务执行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7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4个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8名医务人员开展半结构访谈,访谈结束后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 经过三级编码,本次研究梳理概念114条、范畴49个、主范畴8个,总结出家庭医生团队为轻度认知障碍人群提供慢病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服务组织方(政府)、服务供方(医方)、服务需方(患方)、任务执行4个核心范畴。理论框架主要分为5个脉络,一是组织方驱动供需双方脉络;二是供方主动执行脉络;三是需方配合执行脉络;四是供需双方交互影响脉络;五是任务执行循环改进脉络。结论 家医团队对轻度认知障人群慢病管理的执行力受多种因素影响,执行过程和结果是检验执行力的关键,服务组织方的驱动作用、服务供方执行功能、服务需方配合执行是执行过程和结果的前提,但任务执行过程与结果的反馈作用能够改进服务质量,最终形成组织方驱动-供方执行与需方配合-任务执行反馈的...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 (Pe)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神经激素、血管内皮功能和心率变异性 (HRV)的作用。方法 :分别对 35例和 10例心力衰竭患者口服 Pe4 mg/ d6个月和 2 4 h期间疗效进行观察 ,并与 32例临床特征相匹配的患者对照。结果 :治疗组乙酰胆碱酯酶、血管紧张素 、心房利钠多肽、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 α和血浆肾素活性分别显著性降低或升高 (P <0 .0 1) ,总体标准差、均数标准差、差值均方平方根和低频、高频、总功率均有显著升高 (P <0 .0 1) ,运动耐量时间显著增加 (P <0 .0 1)。口服单剂 Pe 4 mg后平均肺动脉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心脏指数分别呈显著性降低和升高 ,无 1例发生症状性低血压。结论 :Pe长期治疗可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过度激活的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逆转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和恢复自主神经性平衡和调节功能 ,增加患者的运动耐量。对急性血流动力学有有益的效应且耐受性良好 ,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首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初步探讨中文版超简抑郁焦虑筛查量表[4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4,PHQ-4)]在社区门诊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方法:在上海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随机抽取313例患者,由1名精神科主治医师和经过培训的2名全科医师,使用规定指导语帮助患者完成PHQ-4自评,并进行...  相似文献   
109.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诊疗活动中,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对于保障全科医疗质量和安全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提升与改进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市全科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简称"质控中心")为例,从实践角度出发,对2018—2020年"质控中心"开展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回顾。2018—2020年,"质控中心"在明确组织目标和任务,设置组织架构,配置组织人员,建立上海市市、区两级全科医学临床质控组织网络和运行体系,并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督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每年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量状况进行了调研、指导、督查等。"质控中心"的建设与运行及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进行的有益实践与探索,为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疗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需从完善全科临床质控网络体系建设、构建科学化全科临床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动态开展全科临床质控督查、强化对全科临床质控督查的监管力度四方面出发,不断巩固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基于对样本公立医院卫生规划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效果的差距分析,剖析与医院制定规划相关的内外部重要因素,为医院制定科学规划提供有效指导.方法 以上海某区域中心医院十年规划发展为例,通过定性定量研究,系统梳理规划制定依据和规划实效.结果 该机构在制度建设、人才引进培养、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等进行了科学规划,十年间获得上海市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