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 毫秒
21.
对于受内压模型容器筒体大开孔补强结构来说,我们应采用压力面积法和ASME法对其进行计算和分析,借助于极限分析法分别计算出它的设计载荷和极限载荷,同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验证。在进行了深入的计算以及详细的分析后,我们发现如果采用的是压力面积法,那么弯曲应力通常都是会被忽略的,在大开孔补强设计工作中应用这一方法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实际压力容器大开孔的补强结构必须是具有非常高的安全系数的,而在此工作中采用有限单元法和ASME法应是更加科学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22.
基于FPGA的光伏发电系统暂态实时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分布式发电系统暂态实时仿真的主要难点,研究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电力电子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实时仿真方法以及不同步长下电气系统与控制系统的仿真时序和交互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高度并行性、内存分布性及流水线架构的多种典型分布式电源控制元件模块,搭建了光伏电池及其控制系统模型,并以单极光伏发电系统为例对所提的暂态实时仿真器在多个步长下进行了验证,通过与PSCAD和RTDS软件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实时仿真器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面粉车间储粮害虫的种群动态、发生规律,利用瓦楞纸板诱捕器跟踪诱捕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储粮害虫,并采用地质统计学等高线绘图技术结合面粉车间内温度、湿度的变化,分析面粉车间储粮害虫的种类、分布以及影响储粮害虫种群数量的各种因素。沿着面粉车间(长84 m,宽42 m)建筑物内墙和柱子设置60个瓦楞纸板诱捕器,每隔15 d统计1次。结果表明:瓦楞纸板诱捕器在面粉车间可诱捕到书虱、赤拟谷盗、扁谷盗类害虫和烟草甲等储粮害虫的成虫和幼虫,且对书虱具有较好的诱捕效果,可用于储粮昆虫(螨)的监测和防治。试验期间,在面粉车间累计诱捕到书虱26 982头,占总诱捕量的96.0%,是面粉仓库的优势种。书虱分布在全仓,但大部分分布在麸皮打包间。891头赤拟谷盗和185头扁谷盗类害虫几乎全部分布在麸皮打包间。烟草甲的来源应该是外围环境。全年诱捕到的储粮害虫在面粉车间主要有4个分布热点区域,分别为麸皮打包间、面粉成品仓和麸皮打包间交接处、自动打包机和皮带输送机处、卸粮口处。麸皮打包间和面粉成品仓库设计在一起是不合理的。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储粮害虫分布热点区域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4.
本文主要阐述了多段式煤气化中试装置辐射废锅内件的结构特点、制造难点及制造技术。重点对圆形水冷壁筒体装焊、测温测压孔位置尺寸的控制、环形集箱的弯制、拼接以及与筒体的组装、内部清洁度的控制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42~62 ℃的极端高温、10~25 ℃的常规温度和-5~-15 ℃的极端低温对三种扁谷盗属害虫的致死作用,研究了极端低温下锈赤扁谷盗、长角扁谷盗和土耳其扁谷盗对温度的敏感差异性,评估了控温储粮技术防治扁谷盗害虫的可行性。在极端高温下, 54 ℃处理75 min、58 ℃处理60 min、62 ℃处理45 min能够完全杀灭锈赤扁谷盗成虫。在常规温度下,锈赤扁谷盗幼虫12 d死亡率低于30%,其死亡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极端低温下,长角扁谷盗对极端低温较为敏感,其次为土耳其扁谷盗、锈赤扁谷盗。极端温度防治害虫的有效性取决于有效的温度、足够的暴漏时间和处理物料的安全性。极端低温通常比极端高温需要更长的暴露时间,但长时间暴露在极端温度下被处理商品受损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26.
为评价麦蛾茧蜂防治仓储蛾类害虫的实仓效果,在面粉仓库利用信息素粘胶诱捕器和地质统计学等高线绘图技术,构建了粉斑螟危害分布评价方法,研究了连续释放麦蛾茧蜂对粉斑螟防治效果以及面粉仓库粉斑螟种群的时间空间变化情况。实仓试验从2016年4月开始,采用信息素粘胶诱捕器监测仓内粉斑螟的数量,结束于2018年4月。麦蛾茧蜂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持续释放。结果表明,面粉仓库粉斑螟的热点区域主要为麸皮打包间、麸皮打包间和面粉成品仓结合部位、卸粮口,其中麸皮打包间可能为粉斑螟发生的源头。麦蛾茧蜂释放后,粉斑螟热点区域的范围不断缩小,发生的数量不断降低,其数量由4452头降低至1518头,降低了65.9%。利用麦蛾茧蜂防治面粉仓库中粉斑螟等蛾类害虫效果显著,麦蛾茧蜂防治蛾类害虫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
某电厂改造的高温再热器部件,在结构上与常规产品有所不同,存在管子空间角度弯制多、吊挂管装焊难度大以及热处理变形不易控制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制造过程中的难点进行阐述及分析,梳理该高温再热器制造工艺特点并给出具体制造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28.
在直径27 m、装粮线高度18 m,仓内体积12 000 m3,压力半衰期为600 s的浅圆仓中,采用粮面药袋投药和两侧梳型风道环流熏蒸,研究了浅圆仓粮堆纵向和横向上磷化氢扩散及分布特性,评估了粮堆内部不同部位磷化氢Ct值。结果表明,浅圆仓粮堆内磷化氢浓度衰减阶段的浓度呈指数下降趋势,磷化氢浓度衰减阶段浓度和时间符合指数模型C=1 061.7e-0.071t模型(R2=0.917 1)其中C为磷化氢浓度,mL/m3;t为熏蒸时间,d;e为自然指数)。环流熏蒸系统促进粮堆内磷化氢的均匀分布,可以避免因过高浓度造成的不利,但粮堆内磷化氢在不同区域浓度仍然存在差异,且难以避免熏蒸死角的存在。在浅圆仓熏蒸初期,从横向方向看,磷化氢在中轴聚集,浓度以中轴为中心向仓壁递减;从纵向方向看,磷化氢从上到下浓度依次降低,粮堆内表层和中轴处磷化氢浓度相对较高。在磷化氢浓度衰减阶段,粮堆中间层和中轴处磷化氢浓度相对较高。浅圆仓环流熏蒸系统A面管、B面管和仓底取样口Ct值低于平均浓度累积值,存在害虫防治隐患。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优化改进环流熏蒸风道可以改变粮堆内磷化氢气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29.
本文主要阐述了亚临界锅炉辐射再热器管屏结构特点、制造难点及解决方案。重点对辐射再热器管屏管子弯管、套管装焊、与水冷壁管屏的装配、最终油漆等问题在制造时的难点及解决办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30.
在26.7℃的温度下和相对湿度12%至80%的条件下,采用静态平衡重量法测定了不同相对湿度下惰性粉的吸湿情况,利用二项式回归和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绘制惰性粉吸湿动力学曲线,比较了GAB、GAB-VR和BET等3个水分吸着等温线模型的适用性,分析了惰性粉水分吸着等温线模型。研究了不同含水量的惰性粉拌入小麦中长角扁谷盗的生存分析、小麦的霉变风险,评估了应用惰性粉安全储粮的平衡含水量临界值。结果表明,在12%至72%的相对湿度下,惰性粉表现为失水过程;在75%至80%的相对湿度下,惰性粉表现为吸湿过程。在80%的相对湿度下,惰性粉的含水量由3.65%增加值17.58%,增加了3.8倍。惰性粉含水量越低长角扁谷盗的存活时间越短,在95%的置信区间,当含水量低于3.35%时惰性粉对长角扁谷盗的致死作用显著。应用惰性粉做谷物防护剂时应控制粮堆中惰性粉的含水量不得超过15.81%,否则粮堆则有可能出现霉变。环境相对湿度越高,惰性粉处理过的小麦粒表面出现霉变的数量越早,数量越多,随着时间的延长霉变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