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2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浓度化工含氟废水处理的技改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香梅  赵玉潮  汪海波 《节能》2006,25(8):53-54,63
介绍了处理高氟污水的反应机理、工艺流程及技改心得。  相似文献   
52.
53.
为了提高三级煤矿许用炸药能量利用率,改善爆破破岩效果,保证开采区的工作效率,对不耦合装药结构进行优化,以理论推导的方式分别得出空气不耦合与水不耦合装药系数对爆生气体准静压力的影响,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实验室爆破模型试验研究水和空气径向不耦合分别作用下爆炸应力波的传播分布特性,分析峰值应力与测点到炮孔比例距离、不耦合系数之间的关系,并与理论分析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当不耦合系数相同时,炮孔处水不耦合装药爆炸应力波峰值高于空气不耦合装药,随着不耦合系数的增加,炮孔处爆炸应力波的峰值应力减小;模型试验测得同一测点的水不耦合装药峰值应力是空气不耦合装药峰值应力的1.15~1.52倍,峰值应力作用时间长于空气不耦合装药,同一测点水和空气不耦合装药结构测得的应力波及其峰值应力均随不耦合系数的增加呈负幂函数衰减,且空气不耦合装药时衰减得更快,与理论分析一致;贵州某煤矿下山巷道,于梯形掘进断面实施传统空气不耦合装药结构掏槽爆破,效果不甚理想,运用水不耦合装药爆破技术,提高了炮孔利用率,减小了岩石破碎块度,使爆堆集中,显著提高了岩石破碎效果与出渣效率。  相似文献   
54.
爆破震动效应控制技术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爆破地震是工程爆破中的主要爆破危害之一,爆破震动的破坏强度随装药爆炸释放能量的增加而增大。本文从控制爆破能量源和爆破能量的传递过程两个主要方面分析探讨降低爆破震动作用,提出诸如合理选择炸药品种、严格控制同段起爆药量、采取分散微分装药并优化装药结构、延时爆破、以及开挖减震沟、边坡钻凿缓冲减震孔和采用预裂爆破技术等有效减震方法和措施。同时强调应加强现场震动的监测和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的研究,以确保安全爆破。  相似文献   
55.
根据要求,对合-淮-阜高速跨淮河特大桥主2#墩深水钢沉箱内黏土松动爆破进行爆破振动测试,以监控爆破振动对沉井钢沉箱的影响。通过精心设计爆破方案和振动测试方案,严格爆破施工、准确测量、认真分析测振结果,研究探讨此爆破施工条件下振动波的传播规律,提出了保证安全前提下一次最大起爆药量。  相似文献   
56.
57.
针对某机场长输管线的腐蚀问题,提出了在役管线追加阴极保护的特点及实施方案.   相似文献   
58.
桨距系统作为大型风电机组的核心部分之一,对机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电动变桨距系统工作环境特殊、现场负载试验较为困难等问题,构建了电动变桨距系统地面测试平台,对电动变桨距系统的地面测试方案、测试方法展开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面试验方案对电动变桨距的研究与产品开发具有较好的试验价值。  相似文献   
59.
汪海波 《化工时刊》2001,15(8):30-32
以薄荷醇为原料,经次氯酸钠氧化为薄荷酮;然后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与甘油缩合合成了薄荷酮缩甘油(MGK)。最佳氧化条件:质量浓度为w(次氯酸钠)=12.5%的次氯酸钠水溶液,反应温度为20-25℃,后处理中,饱和食盐水的用量为w(饱和食盐水):w(醋酸)=3:1收率达94.5%。  相似文献   
60.
分散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聚丙烯酰胺的分散聚合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