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工业技术   1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意义和目的最主要的半导体材料—硅单晶是所有硅器件的基础材料。制备硅材料(包括硅单晶锭,硅外延片以及其它含硅的薄膜材料)的起始原料是硅石(SiO_2),硅石在电弧炉中被碳还原为粗硅。后者提练成纯硅要经过一系列过程转化为中间化合物。最常用的是SiCl_4,SiH_4,SiHCl_3等。它们经提纯后再还原(或分解)为硅锭,外延硅或含硅薄膜材料。而SiH_2Cl_2是具有许多优点的新一代中间化合物,其主要意义有三方面:  相似文献   
42.
使用四圆衍射仪和双晶衍射技术,分析了SiC体单晶的结构和极性.SiC单晶体由化学气相淀积法获得.六方{1015}极图证明了该单晶结构为6H型.三轴晶衍射中的ω模式衍射强度的差异判定了该单晶的Si终端面和C终端面,即极性面。两个面的一、二、三级衍射强度的测量比值与经过散射因子修正后计算的结构振幅平方比值|F(000L)|2/|F(000L)|2非常吻合.因此,利用极性面的衍射强度差异,可以方便、严格地判断具有类似结构如2H{0001}、4H{0001}及3C-SiC{111}的极性.  相似文献   
43.
梁骏 《世界电信》2000,(5):45-46
随着网络公司在股市里的跌宕起伏,人们开始重新考虑互联网的发展问题。受国际大气候的影响,我国的互联网也开始进入了挤泡沫的阶段,本文就互联网的两大支柱ISP和ICP探讨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4.
目的 通过对广东实验室沙门菌分子分型主动监测系统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数据的分析,核实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并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暴发个案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集涉事单位的食品和鸸鹋肛拭子样本进行沙门菌分离.结果 主动监测系统发现,广州市海珠区发生了一起由韦太夫雷登血清型沙门菌感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发病5例,可疑食物载体为未煮熟的鸸鹋肉制食品.结论 这是广东省内首起基于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建立的主动监测系统发现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应重视新型监测技术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目前政府部门应对暴发的协调机制的考验.  相似文献   
45.
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检测是控制外墙材料防火性能的重要手段。在检测过程中,一些检测项目易产生误差。本文对易产生误差项目的检测过程进行剖析,并就如何提高检测精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6.
梁骏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24):71-73,78
利用电容加载传输线缩短理论,重新设计腔体滤波器的内部结构,利用T型梳状结构实现加载电容,减小腔体尺寸。仿真设计并实际加工出一个中心频率为2.4GHz的带通滤波器。在保持普通腔体滤波器高功率容量、小差损、高带外抑制等优点的基础上有效减小滤波器体积,从而有利于其小型化应用。  相似文献   
47.
谈包装设计中的构成艺术思维培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向阳  梁骏 《包装工程》2005,26(1):128-130
阐述了构成艺术和包装设计的关系,介绍了构成艺术思维的涵义,探讨了自我进行构成艺术思维训练的具体方法和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48.
应用GB/T 17657—1999《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中的干燥器法,对胶合板样品甲醛释放量进行测定,分析总结了出口胶合板甲醛释放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中国大陆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获得其发生时间和地区的分布特点以及引发事件的场所、高危食品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0—2020年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20年共上报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772起,累计发病27 212人,住院5 944人,死亡2人。发生高峰时间是7~9月。发达地区发病率(28.8例/百万人)高于不发达地区(8.2例/百万人),沿海地区发病率(31.7例/百万人)高于内陆地区(9.2例/百万人)。病因食品以水产食品(61.2%)、肉类食品(25.3%)为主。发生场所以宾馆饭店占比最高,占49.6%。污染环节主要是烹饪水产食品时未充分烧熟煮透,加工即食肉类食品和蔬菜类食品时生熟交叉污染。结论 应重点加强餐饮服务场所中水产食品和肉类食品的加工、储存等环节监管,降低副溶血性弧菌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分析广东省河粉类食品相关米酵菌酸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米酵菌酸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河粉类食品相关米酵菌酸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广东省共报告5起因食用河粉类食品引起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中毒21人,死亡9人,病死率为42.9%;临床特征出现较多的症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