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简述了CAN现场总线和P87C591单片机的特点以及它们的优越性,并详细介绍了基于P87C591单片机的电力调度系统中智能测控点硬件电路设计及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最后给出了CAN控制器的初始化程序的流程图。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高速精密滚动轴承圆柱滚子微小动不平衡量检测中,传统压电传感器测量振动时因寄生质量与附加刚度导致的测试精度较低、测试灵敏度低等问题,介绍了自主设计的基于激光测距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超微圆柱滚子动平衡测试系统,阐述了基于三角法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工作原理,采用激光脉冲计数法高精度测量转子转速,并对超微滚子动不平衡量进行了检测分析。通过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系统在测量微米量级微小振幅时的有效性,确保了对于微小动不平衡量提取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个专用于自动卷簧机的四轴联动数控系统.该系统基于Windows XP操作平台,以PMAC运动控制器为核心并且具有开放式体系结构.重点阐述了数控系统的硬件构成和系统软件的结构设计,以及界面结构、数据通讯、伺服控制等.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数控卷簧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电沉积方式对Ni-CeO_2纳米复合镀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直流电沉积、脉冲电沉积和超声辅助脉冲电沉积制备Ni-CeO2纳米复合镀层,研究电沉积方式对纳米复合镀层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电沉积方式对Ni-CeO2纳米复合镀层的晶粒尺寸和性能有较大影响;当超声波引入脉冲电沉积过程时,超声波的强力搅拌作用和超声空化效应能促进CeO2纳米颗粒在镀层中均匀分布,进一步减小镀层的晶粒尺寸,明显提高镀层的显微硬度,从而改善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Ni-CeO2纳米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均优于纯Ni镀层的;而超声辅助脉冲电沉积制备的Ni-CeO2纳米复合镀层的晶粒更加细小、显微硬度最高,其摩擦因数最低,耐磨损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由于数控卷簧机卷绕刀具较多且刀具的运动时序较为复杂,因此对刀具之间可能发生的碰撞进行检测尤为重要。结合弹簧卷绕的动作特点,采用基于轴向包围盒的碰撞检测算法对可能产生碰撞的物体在仿真系统中进行了碰撞检测,对包围盒的表示、干涉及碰撞响应等作了阐述。实验表明,系统增强了仿真画面的真实感和实用性,操作者可以根据碰撞仿真结果进行处理,从而有效避免了在实际卷簧过程中刀具间可能产生的相互碰撞。  相似文献   
16.
基于接触力学和静力学有限元算法,采用壳单元建立了压力载荷作用下的多层无加强、无阻尼波纹管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压力载荷作用下的多层无加强、无阻尼波纹管的静力学和振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压力载荷作用下多层波纹管的应力云图、应变云图、轴向固有频率和振型。设计了一套压力载荷下波纹管振动性能试验装置及方法,利用对数衰减法获得了波纹管的固有频率,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表面纹理对径向滑动轴承油膜承载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表面纹理对径向滑动轴承油膜承载能力的影响机制,利用不重叠区域分解法建立针对径向滑动轴承表面纹理润滑计算的有效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不同纹理分布模式和纹理几何参数条件下的轴承润滑油膜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合理的表面纹理分布模式和纹理几何尺寸对提高轴承油膜承载能力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φ2.7m球磨机为例,通过DEM方法研究不同磨介粒径对矿物颗粒破碎、能量损失分布等的影响,找出适宜颗粒破碎的工况。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的破碎分为两种:一种是颗粒抛落,与衬板和磨介碰撞进行破碎;另一种是颗粒在滑移层中滑动,通过磨剥作用进行破碎。通过对颗粒的能损谱图分析可知,在球磨机中磨剥作用占据主要地位。在保持磨介填充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不同直径的磨介,其有效能损以及无效能损均发生改变,分析对比能损以及颗粒破碎的效果,从而选用合适的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19.
轴承旋转精度的高低取决于轴承回转误差的大小,而轴承回转误差又取决于轴承零件的几何精度。因此,研究轴承零件几何误差和轴承回转误差的关系对轴承零件加工公差合理分配及成品轴承精度预测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几何和载荷约束共同作用下圆柱滚子轴承回转误差计算方法。在几何约束模型中,考虑轴承内圈滚道、外圈滚道和滚子表面的尺寸误差和形状误差,同时还考虑由轴承零件几何误差引起的滚子-滚道接触位置变化。在载荷约束模型中,考虑由轴承零件几何误差引起的滚子-滚道接触力方向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运用Hertz接触理论和静力学,推导轴承回转误差计算方法。提出可用于分析轴承零件几何误差、弹性变形和滚子个数三者的耦合效应对轴承内圈回转误差的影响规律的计算方法,为高精度滚动轴承的精度设计、公差分配及加工工艺参数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有效提高滚动轴承旋转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双绳缠绕式提升机的钢丝绳张力变化特性,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利用RecurDyn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了双绳缠绕式提升机仿真虚拟样机模型,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提升机各部件之间的约束、载荷和接触等边界条件,开展了双绳缠绕式提升机钢丝绳张力变化的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与试验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双绳缠绕式提升机的虚拟样机建模方法是有效的,仿真结果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