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6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UG二次开发在炮管膛线电解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大缠角深槽混合膛线电解加工阴极制造难度大、研制周期长的问题,在Visual C++6.0环境下进行了UG二次开发,通过建立炮管毛坯和阴极工作齿模型,编写程序,以UG二次开发的方法进行模拟加工。实验表明:以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设计阴极,是减少试验工作量,缩短阴极工作齿的设计周期,提高研制效率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2.
永磁场提高电解加工尺寸精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在电解加工装置上叠加永磁体磁场的方案,分析了在叠加的磁场与阴极进给方向垂直和平行的条件下加工钢质工件时磁力线的分布状况;分析了单独叠加永磁场和同时叠加电磁场的区别.试验表明,在NaNO3复合电解液中叠加永磁场加工钢质工件,可以显著减小杂散腐蚀,叠加永磁场工装结构简单可靠,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针对火炮炮管大缠角混合膛线电解加工中阴极研制周期长、设计难度大的问题,采用Visual C 对阴极工作齿按弹道方程运动生成膛线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阴极工作齿的三维模型和膛线加工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求解算法.模拟初始化阴极工作齿齿长、切进角,模拟膛线生成并给出切片上点的数组,与设计值比较,反馈修改阴极工作齿的设计参数,直到线型合格.最后给出了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44.
光刻胶掩膜微细电化学加工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光刻胶掩膜微细电化学加工参数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发现光刻胶厚度、开口角度、咏冲电源频率、脉宽及电解液配方对加工质量都有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加工质量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45.
提高闭式整体构件气流通道数控电解/电火花组合加工效率的关键是提高其粗加工工序电解加工的效率,可尝试采用开槽、拷形一次完成的方案。由于气流通道深、窄、弯曲,首先必须面对的是电解加工间隙流场分布极不均匀的问题,通过改变阴极结构、回液孔分布及供液方式的设计,基于COMSOL对上述不同阴极进行电解加工间隙流场的仿真、比较,改善了间隙流场分布。分析表明,当进口压力为0.8 MPa,十字交叉槽槽宽为1.5 mm,锥头回液孔数量为12个,三排错开排放,间隙流场较均匀。  相似文献   
46.
为解决电解加工过程中电解液温升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针对一个48m3的竖流式复合电解液池,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分析了电解液池中的流动电解液热量的传递过程及电解液的流速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得到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沉淀池的温度场分布均匀,温度明显比清液池温度高,此时清液池的温度场分布不均,出现温度高和温度低的区域.通过合理设置采样点,得到了电解液池中温度最高的位置,为采用热交换器选择热液抽取点提供了工艺参考,有利于后续调节和控制电解液温升.  相似文献   
47.
针对闭式整体构件内流道电解加工供液导杆与阴极进给机构的悬臂问题,提出两个设计方案,在UG平台进行参数化建模、装配,按实际加工工况,通过对两套装置的有限元分析,预测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结果表明,将供液管与主轴座的连接部位设计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以便直接连接,导流块和配流块通过止口定位再用螺纹连接,其薄弱环节的最大位移量和最大应力均小于通过两个压板主轴头、供液管连接,导流块和配流块通过四个螺钉相连的结构.最后,在分析和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完成设计.将参数化建模技术和有限元力学分析技术应用于闭式整体构件电解加工装置的研发,有利于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48.
结合电解加工技术应用发展的关键,综述了促进电解加工技术进步的重要研究工作,列举了计算机技术在电解加工工艺、阴极设计、控制和设备方面的部分应用实例以及微细电化学加工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复合、组合集成是拓宽电解加工应用范围的有效途径的理念.分析了目前航空、航天、兵器工业对电解加工需求增长以及石油采掘对电解加工的需求异军突起的情况,电解加工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新的发展机遇预示着电解加工的春天到了.  相似文献   
49.
针对大口径膛线电解加工过程中最易形成瓶颈的电解液过滤问题,文中分析了氢氧化铁的生成速度、沉淀速度、产物成分及性质,提出一种完整的沉淀池设计方法.为了增加电解液滤过路径的长度,探讨了使澄清液通过出水堰进入清液池的复式电解液池结构.根据设计流量,计算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按加工电流及污泥层高度选择有效水深和污泥斗高度,计算沉淀池容积并设计其他各部分尺寸,校核电流容量、中心管流速及堰负荷,结果满足设计要求.采用LabVIEW对加工过程污泥层高度进行模拟显示,实现了电解液池的参数化设计.  相似文献   
50.
描述了用三种磨削液加工两种不同材料试件的试验,提出了测定房削液磨削性能的方法.试验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都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试验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精确,是一种可行的新技术,同时也发现了新研制磨削液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