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2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e in situ synthesized NbC particles reinforced Ni-based alloy composite coating was produced by laser cladding a precursor mixture of Ni-based alloy powder,graphite and niobium powders on a steel substrate.The microstructure,phase composition and wear property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ray diffraction(XRD)and dry sliding wear test.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e coating is homogeneous and free from cracks,and about 0.8 mm thick.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 is mainly composed of NbC particles,CrB type chromium borides,γ-Ni primary dendrites,and interdendritic eutectics.CrB phases often nucleate and grow on the surface of NbC particles or in their close vicinity.NbC particles are formed via in situ reaction between niobium and graphite in the molten pool during the laser cladding process and they are commonly precipitated in three kinds of morphologies,such as quadrangle,cluster,and flower-like shape.Compared with the pure Ni-based alloy coating,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 is increased about 38%,giving a high average hardness of HV0.21000,and the wear rate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 is decreased by about 32%,respectively.These are attributed to the presence of in situ synthesized NbC particles and their well distribution in the coating.  相似文献   
52.
MA Fe-(Nb,Ti)-B纳米晶粉末热压烧结及磁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MA法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的Fe84Nb7B9和Fe80Ti8B12合金粉末的产物及其块体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1)20hMA后,Fe84Nb7B9和Fe80Ti8B12均形成了单相bcc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相对前者,后者纳米晶组织热稳定性明显提高,过饱和固溶体相分解温度略有降低;(2)在30MPa/900℃/0.5h热压条件下,Fe84Nb7B9和Fe80T8B12块体合金相对密度分别为96.7%和95.5%,相对前者(多相组织),后者由超细晶(50~200mm单相α-e组成;(3)Fe80TiB12块体合金软磁性能(σ8=198.6emu/g,Hc=54.6Oe)明显高于Fe84Nb7B9块体合金(σ8=162.9emu/g,Hc=105.1Oe),此与纳米晶粉末在热压烧结过程中所形成相的种类和晶粒尺寸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53.
利用表面刻蚀镀膜技术制备了铁基多层纳米磁性薄膜,通过刻蚀镀膜控制参数的调整,可以精确地控制薄膜的厚度。然后对薄膜进行退火处理,使薄膜晶化。最后,对薄膜磁性能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54.
锌铝基Al2O3陶瓷复合层上激光重熔区的相组成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带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衍射等方法 ,分析了锌铝合金基陶瓷复合层激光重熔后相的结构和成分 ,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5.
随着我国电力产业迅猛发晨,对变压器的需求极其巨大.初步估计整个验配电系统的市场容量将达到近400亿人民币。同时.我国变压器的总损耗占系统发电量的10%左右.降低变压器损耗势在必行.这对我国采用高性能纳米晶较磁合金来替代变压器中的硅钢片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56.
新型钴基高温合金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设计的三种新型钴基高温合金的组织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钨作为合金的主要固溶元素,其含量必须控制在17.0%~18.5%的范围内,才能有效地起到固溶强化作用.过多的钨元素将形成大量的析出相,晶粒也因此而细化,虽然合金的室温强度会有所提高,但是在1200℃高温下,变得较为薄弱的大量晶界却使强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7.
钽钨合金(Ta-10W)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优良的耐腐蚀性及良好的延展性、可焊接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原子能工业等领域,但在500℃时会出现"pest"氧化现象,成为制约其应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在其表面制备高温抗氧化涂层加以防护。主要采用料浆熔烧法,在钽合金表面制备出了均匀致密平整的Si-Ti-Hf硅化物涂层,涂层的各项高温抗氧化性能优异,可以有效保护钽钨基材免受氧气侵蚀。  相似文献   
58.
秦桂红  严彪 《材料导报》2004,18(Z2):342-344
Ni-Ti形状记忆合金(SMA)薄膜由于其尺寸小输出功大,是一种具有诱人前景的微机械材料.主要介绍了Ni-Ti薄膜的马氏体相变及时效稳定性、力学性能.并介绍了其最新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9.
本文通过对纳米晶软磁合金Fe-Zr-Nb-B磁性能的研究,得知当合金成分配比为Fe85.5Zr2Nb4B8.5且退火40min后合金的磁性能是最佳的。其磁导率为60,000(1kHz),饱和磁感应强度为1.64T,磁致伸缩几乎为零。合金的铁损也很低,在1.4T、50Hz时低至0.09W/kg,这个值比Fe-Si-B系非晶合金要低很多。因此Fe-Zr-Nb-B合金很适合做杆式变压器材料。  相似文献   
60.
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块非晶舍金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性能而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从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性能以及应用三方面详述了大块非晶研究概况和进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最后提出了今后大块非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