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10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1 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某男,26岁,某日被发现死于某高速公路桥下.既往健康状况不详. 尸体检验 双侧球、睑结膜充血,末见出血点.右额部2处、鼻背部1处表皮剥脱.头皮下无出血,颅骨无骨折,硬脑膜内外无出血、无破损.脑重1 400g,全脑表面见散在片、灶状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周围出血,双侧小脑扁桃体疝形成;双侧侧脑室积血(图1)、扩张,以右侧为重,基底节区未见出血,第四脑室积血、扩张.左肺外膜下见片状出血.体表其他部位及其他器官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2.
1 案例 1.1 案例1 某男,22岁,因纠纷被打伤头部,伤后一般情况可,未就医.42d后因"突发昏迷不醒40min"入院,GCS评分3分.CT示:左额颞顶叶硬脑膜下血肿,左颞叶脑挫裂伤;凝血功能:APTT 20.5s,INR 1.31,TT18.3s,PT 15.6s.  相似文献   
33.
6例臀部肌肉注射所致坐骨神经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臀部的臀大肌是临床上肌肉注射给药的重要[1]。臀部注射药物引起的坐骨神经损伤偶有发生,因此而投诉于人民法院并委托进行法医学鉴定的时可遇及。现报告6个案例。案例简介例1,男,5岁,因感冒发热在乡村个体诊所就诊时,个体医生从其左侧臀部注射庆大霉素、板兰根,随即出现左侧下肢疼痛、麻木并伴跛行。临床检验:患侧跟位反射减弱、马蹄型、足部浅感觉消失。EMG检查:左侧眺神经支配肌呈部分至完全轻度失神经症。诊断:左侧胖深神经损伤。法医学鉴定:伤后近11个月,其破行及患侧臀肌萎缩均不明显,小腿肌轻度萎缩。认定损伤程度属轻…  相似文献   
34.
孙来晶  周亦武  肖爱武  刘良  王华林 《法医学杂志》2006,22(5):389-391,F0004
1案例例1:某男童,8岁。被邻居家的狗咬伤面部及臀部等处,伤后即被送到镇卫生院注射狂犬疫苗及抗菌素治疗。第22天夜间出现烦躁不安,呕吐一次,次日送到县中医院,入院诊断“病毒性脑炎”。入院当晚高度兴奋、惊恐不安,冲撞嚎叫,口渴,见水或闻流水声后全身发抖,被狗咬伤处发痒。重新诊断为“狂犬病”。第25天病情恶化,出现幻觉,恐水症状加重。因治疗无效于第26日死亡。家属要求对死亡原因进行法医学鉴定。尸检所见:左眉外上方、左眼睑内眦处、左手掌尺侧、左臂部外上方等处有多处陈旧性疤痕,其中左臂部局部切开见皮下出血。脑1300g,淤血水肿。…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大鼠脑挫伤后不同时间内HSP70蛋白表达的变化关系,探讨其与脑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自由落体撞击大鼠脑挫伤后HSP70蛋白在伤后不同时间(0.5h、6h、12h、24h、3d、7d、14d、28d)表达情况。结果0.5h伤侧皮质挫伤灶周围HSP70阳性细胞表达开始增强,12h达高峰,24h降至较低,3d又再次升高,以后逐渐下降,28d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HSP70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为法医学推断早期脑损伤时间的敏感性指标之一;HSP70可作为判断脑损伤是否存在及区分生前和死后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6.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36岁,无业。某日被发现晕倒于自家床上,身上有多处挫伤(疑似被殴打),遂送医救治,5日后因医治无效死亡。该女平素身体一般,无糖尿病及发作性低血糖病史,亦无降糖药物服用史。据病历记录载:某日6:40,被发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伴口角少量呕吐物,无大小便失禁等,测指尖血糖0.9mmol/L,给予葡萄糖静点后,其意识无恢复。反复低血糖。血清毒物分析未见异常。给予积极治疗,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持续酸中毒,体温最高40.5℃,R 21次/分,P 125次/分,BP 100/49 mmHg,GCS评分3分),入院第5日16:08宣告临床死亡。  相似文献   
37.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病情某男,34岁。某日18时30分左右被他人持铁管打伤胸背部。19时39分因心慌不适就诊于某医院。22时30分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心电图示恶性心率失常,行电除颤纠正;次日凌晨在转院途中死亡。其几月前曾因"心脏杂音28余年伴胸闷加重"入院;超声心动图诊断:双腔右室心,左室偏小,三尖瓣中-重度返流;心电图示:ST-T改变;行右室双腔心矫治术+  相似文献   
38.
载脂蛋白J在脑损伤中发挥重要的神经保护功能,参与脑损伤修复,在损伤后不同时段,Apo J含量及定位均呈现规律性的波动,即时空动态性,因此,对脑损伤的治疗及法医病理学脑损伤时间推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期Apo J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9.
阿托品中毒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资料某男,农民,40岁。某日8时许突发上腹部疼痛、呕吐伴腹泻,下午腹泻加重,经输液治疗至次日仍无明显好转,第2天13时到当地卫生院就诊,查体:体温35.8℃、呼吸19次/m in、脉博64次/m in、血压20/13.1kPa(150/100mmHg),神清,精神差,流涎,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双侧瞳孔缩小如针尖约1mm,对光反射迟钝,双下肢腓肠肌颤动。2d前患者曾用1605喷洒棉花而诊断为“1605中毒”,入院2h内分4次静注阿托品共12mg。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体温由35.8℃升高到37.3℃,脉膊由64次/m in升高到110次/m in,瞳孔由1mm散大到4.5mm。15时05分患者出现头昏、胸闷、面色潮…  相似文献   
40.
<正> 药物过敏性休克致死的案例,在医疗纠纷的法医病理学鉴定中较常见。作者等曾检验9例;其中1例并应用微生物学方法证实为误用青霉素所致医疗责任事故。现将上述资科报告如下,并着重讨论药物过敏性休克的病理变化及其法医学鉴定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