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10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 案例 某男,51岁,农民,某日6:00许外出放牧两头水牛,3 h后被发现倒在水田里,头部受伤,身边未见致伤工具,其中一头牛不知去向.家属迅速将其送往当地医院抢救,行头部伤口包扎及头颅CT,CT示头部穿通伤、颅内积气.14:00许转至上级医院,查体:神志模糊.GCS评分11分,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mm,对光反射灵敏.初步诊断为头部枪击伤.行抗感染、脱水等治疗,未行创口缝合及手术治疗.于入院后第1、5、19、37天复查头颅CT,提示颅脑穿通伤,第38天治愈出院.出院诊断:3级脑外伤,头部枪击贯穿伤.  相似文献   
102.
铊投毒他杀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1.1简要案情2007年12月27日,张某(男,50岁)及施某(女,49岁)夫妇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足麻木、四肢疼痛,到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经入院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模型伤后不同时间大脑白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弥散参数和β-APP、NF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变化。方法建立SD大鼠Marmarou DAI模型,分别于伤后3、12、24、72 h行DTI扫描,获取大鼠胼胝体、内囊和外囊弥散参数;比较相应部位β-APP单位面积阳性轴索数及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NF68平均光密度的伤后变化。结果实验组胼胝体、内囊和外囊轴向弥散(AD)、各向异性分数(FA)伤后逐步下降;β-APP单位面积阳性轴索数量、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及NF68平均光密度伤后逐步增加。相关分析证实AD、FA值与β-APP、NF68变化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DTI弥散参数可作为DAI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4.
由于弥漫性轴索损伤在大体及普通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明显病变,所以DAI长期是法医病理学中非常棘手的死因诊断,如果合并其它脑部疾病,诊断则更为困难.本文报道一例头部损伤被误诊为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而尸检证实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脑转移死亡的案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法医病理学鉴定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5.
<正>结节病(Sarcoidosis)在我国法医学实践非常少见,容易导致漏诊及误诊。本单位曾尸检一例“肺中叶综合征”肺切除术后大出血死亡的医疗纠纷案件,法医病理学检查证实死者患有肺、心、脾等多器官结节病,参考国内外文献对结节病的病理诊断标准及法医鉴定注意事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