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目的探讨。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定位诊断准确率:B超84.3%,CT 100%,MRI 100%;定性诊断准确率:B超30.0%,CT75.5%,MRI79.2%;手术60例:皮质腺瘤32例,肾上腺囊肿6例,髓性脂肪瘤5例,嗜铬细胞瘤5例,肾上腺转移性癌3例,皮质癌3例,神经节瘤3例,神经鞘瘤1例,血肿1例,肾上腺皮质结节增生1例。结论肾上腺肿瘤筛查首选B超、CT、MRI,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应综合肿瘤大小、影像学特征、患者年龄及内分泌功能测定。疑诊嗜铬细胞瘤或定性诊断不明需手术时,应按嗜铬细胞瘤行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22.
我院对1998年6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24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手术切除的前列腺增生标本采用连续切片的方法,检出前列腺偶发癌(IDPC)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排尿期尿道造影录像与尿流率同步测定,对诊断膀胱出口梗阻(BOO)的意义。方法:对有无前列腺增生两组各30例患者分别进行非干扰性动态排尿期尿道造影录像与尿流率同步测定。两组采用改良的尿道阻力因子列线图判明BOO与非BOO。结果:30例前列腺增生组中26例诊断BOO,4例诊断可疑B00;30例非前列腺增生组均诊断非BOO.结论:动态排尿期尿道造影录像与尿流率同步测定对于诊断BOO是一种较好的、非干扰性的复合式尿动力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16例术后病理检查15例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例为鳞状上皮细胞癌.主要症状有肉眼血尿,病变侧肾积水.CT及膀胱镜检查.逆行输尿管造影和输尿管镜检查为主要诊断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凡原因不明的血尿患者应考虑到输尿管癌的可能.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和预防复发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女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技术改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对20例女性膀胱肿瘤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其间进行了系列改良探索,包括保留子宫、卵巢及附件的膀胱全切;保留完整尿道、阴道及自主神经的膀胱全切;腹膜外顺行切除膀胱;手助拔针邻边全层连续褥式缝合制作"W"回肠新膀胱;用直线切割吻合器恢复肠道连续性;用自制引导探子引导新膀胱与尿道吻合等。随访观察肿瘤控制、并发症及排尿控尿功能。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30min,术中平均出血560ml。术后2~4周拔除尿管,患者排尿通畅。1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术后12个月内恢复昼夜尿控分别为94.4%和88.9%,新膀胱容量平均330ml,蹲式手辅腹压排尿下,最大尿流率平均24.6ml/s,残余尿量0~25ml。无肿瘤复发及种植转移。结论经初步观察,女性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可尝试保留子宫、卵巢、附件和完整的尿道、阴道;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较适于女性患者;所行系列改良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并发症,在肿瘤根治的同时利于控尿恢复。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在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中应用自制的带顶端引导孔金属尿道探子引导新膀胱尿道吻合的价值.方法 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对未保留前列腺尖被膜的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患者48例应用自制带顶端引导孔金属尿道探子,于12、2、4、6、8、10点引导5/8园2-0 Vicryl线缝针,行新膀胱尿道的间断黏膜外翻吻合.结果 吻合均顺利完成.吻合操作时间为5~10 min.3~4周拔出尿管后,排尿通畅.获访42例,术后3、12个月内恢复尿控能力分别为9、17例, 1年尿控功能恢复率为61.9%.保留神经血管束获访17例,术后3、12个月内勃起功能恢复分别为2、7例,5例勃起功能减弱,3例不能勃起,1年勃起功能恢复率为52.9%.结论 应用自制带顶端引导孔金属尿道探子引导新膀胱尿道吻合,操作便捷,缝合精确,有效保障吻合口通畅,减少吻合口狭窄和漏尿,有利于盆底尿控结构及神经血管束的保护.  相似文献   
27.
肾部分切除术因具有与根治手术相近的远期疗效,并可保留患者部分肾功能,已成为治疗早期特别是T1a期肾癌的常用术式。近年,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已接近开放手术[1,2]。与开放  相似文献   
28.
前列腺摘除术后经直肠B超检查结果75例分析云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齐书武,刘乔保,邹永康,杨晓华,杨桦,王田,肖明辉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B超我院自1992年5月起应用经直肠“B”超对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前列腺部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  相似文献   
29.
例1 男,48岁。B超发现左肾上腺有一3.5cm×3.0cm低回声均质占位性病变,包膜完整。CT示左肾上腺有一4.5cm×4.3cm均质低密度占位性病变,CT值29Hu。术中见左肾上腺肿瘤光滑无粘连,行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例2 女,28岁。左腰隐痛3年,无高血压病史。B...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初步探讨后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4例临床Ⅰb 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经4通道按 Innsbruck 大学改良模板行后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所清除淋巴结病理结果,随访瘤控情况及性功能。结果4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早期腹膜破裂1例,暴露不佳,手术较困难。手术时间分别为150、310、290、250 min,术中出血分别为120、250、200、50 mL。术中下腔静脉和腰静脉、腹主动脉损伤各1例,均镜下成功止血。术后24~48 h 恢复通气,术后4~7 d 拔出引流,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病理提示:淋巴结阳性分别为0/10,1/17,0/13,0/9枚,淋巴结阳性1例予术后辅助化疗2个疗程。随访6月4例均可顺行射精,腹膜后和肺 CT 及瘤标检查正常。结论初步观察,后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瘤控效果好,勃起和射精满意,术后并发症少。但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