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心冲剂对心衰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和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利心冲剂对心衰大鼠治疗作用及药物毒理学。 方法 :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心冲剂低剂量组、利心冲剂高剂量组、卡托普利阳性药组。腹腔注射阿霉素(ADR)5 mg·kg-1,每5 d 1次,共3次,复制大鼠心衰模型,左心室插管术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HE病理染色;毒理学研究测定大鼠LD50和最大耐受量,另予利心冲剂4,8,16 g·(100 g)-13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8周口服给药,测定大鼠体重,于停药时及停药后7 d进行血液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实验结束处死动物,计算脏器系数,进行病理学检验。 结果 :利心冲剂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左心室收缩内压显著升高,形态学显示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毒性试验表明,以成人口服剂量的60倍经口灌胃,未见大鼠明显毒性反应;长期应用对大鼠体重、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脏器系数、病理均无影响。 结论 :利心冲剂能改善心脏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2.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治疗21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3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管、神经医源性损伤。按Matta复位标准:解剖复位18例,满意复位2例,不满意1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4.5个月。关节功能按d’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定:优16例,良3例,可1例,差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结论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可明显提高复位质量,固定方便可靠,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姜卫东  高想 《临床荟萃》2007,22(9):653-654
心房颤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迅速有效的控制房颤的心室律,是减少房颤急性并发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重要环节。临床常用毛花甙C(商品名:西地兰)静脉注射,但近年来认为除非有心力衰竭,洋地黄已不是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的首选药物。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我院对30例快速房颤患者予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治疗,并与静注毛花甙C比较其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58例患者均为本院急诊及住院房颤患者。其中冠心病2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特发性房颤8例;男27例,女31例。房颤持续>24小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作为系统炎症因子在高血压病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资料完整的87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对照组29例,阵发性房颤组26例和永久性房颤组32例,测定并比较各组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心房颤动组比正常对照组的水平明显增高(P<0.01),永久性房颤组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1)。左房直径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56,P<0.05)。结论:C反应蛋白在心房颤动患者中明显升高,说明炎症状态在高血压病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切开与闭合复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与切开复位空心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2年7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7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70例中,Garden Ⅱ型10例,Ⅲ型22例,Ⅳ型38例。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结果70例患者中65例愈合,总愈合率为92.9%,其中闭合复位组39例骨折愈合,3例骨折不愈合,愈合率为92.9%;切开复位组26例骨折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愈合率为92.9%。8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为11.4%。其中采用闭合复位加空心钉固定患者42例,5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为11.9%;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固定28例,3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为10.7%。结论股骨颈骨折所致股骨头坏死和骨不连的发生与骨折的类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关。良好的复位加空心钉固定可达理想的治疗效果。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的股骨头坏死或骨不连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也可能与本研究病例少,随访时间短有关,但骨折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仍是骨折愈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6.
著名中医药学家朱良春教授(1917-),江苏镇江人,18岁从孟河马派传人马惠卿习医,次年考入苏州国医专科学校,抗战开始后转学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沪上名医章次公先生,学乃大进,后悬壶于南通,为南通市中医院主要创始人,并担任首任院长。朱师从医70余年来,勤求古训,博览经典,精以实践,善于创新,堪称一代中医大家,荣膺首届国医大师称号。  相似文献   
107.
中医时间学说概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8.
宁心膏透皮给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浩明  王家骜  姚祖培  高想  张民庆  李七一 《中医杂志》2004,45(11):834-835,851
目的:观察宁心膏透皮给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100例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药加宁心膏组(治疗组)50例和常规西药加凡士林软膏组(对照组)50例,观察临床疗效,并测定疗程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LPO).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P疗效总有效率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是92%、63.0%和78%、37.8%(P<0.05或P<0.01);两组均可提高SOD并降低LPO,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为优(P均<0.05).结论:宁心膏透皮给药能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AP的疗效,提示该药能透皮吸收,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及抗氧自由基.  相似文献   
109.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P)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冠脉造影显示,UAP患者的QT离散度(QTd)明显大于SAP”’。笔者观察了中药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QTC离散度(QTCd)的变化,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4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52~76岁,平均56.1岁。按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和诊断标准”’,属初发劳力型心绞痛4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18例,自发型心绞痛12例。全部病例均具备:①无心房颤动或扑动;②无左束支或右束支传…  相似文献   
110.
黄伸  孙福荣  葛广勇  高想 《中外医疗》2009,28(19):42-43
目的探讨国产可吸收镙钉在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采用不同规格的可吸收镙钉进行内固定,术后随访,检查膝关节功能和X线情况。结果该组30例病人全部解剖复位,且最终获得骨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3.3%。结论可吸收镙钉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效果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及深入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