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顾琦  魏旭超  刘露  梁莹  李健  董洁  蔡徐艺  顾薇  陈军 《中草药》2021,52(5):1383-139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辛热中药挥发油外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高良姜Alpiniae Officinarum Rhizoma、干姜Zingiberis Rhizoma、肉桂Cinnamomi Cortex、吴茱萸Euodiae Fructus、胡椒Piperis Fructus 5种辛热中药挥发油的质量分数,并与防风Saposhnikoviae Radix等10味辛温中药挥发油进行比较,得到差异倍半萜类化合物;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差异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靶点预测,采用TIGER数据库筛选在皮肤中表达的蛋白,用Cytoscape 3.7.0软件建立"药材-成分-靶点"网络,并用STRING数据库建立潜在关键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结果辛热中药挥发油中倍半萜类成分质量分数高于辛温中药挥发油,倍半萜类成分在辛热中药挥发油外用给药时更倾向于滞留在皮内,是决定透皮促渗能力的关键成分,可能为辛热中药挥发油的关键物质基础。"药材-成分-靶点"网络及PPI结果表明辛热中药挥发油外用主要涉及产热相关的核受体共激活蛋白2(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2,NCOA2)靶点及脂代谢相关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A)、类视黄酸X受体α(retinoic acid X receptorα,RXRA)、NCOA2靶点及抗炎相关的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rostaglandinG/Hsynthase1,PTGS1)、PTGS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靶点,提示产热、减脂、抗炎为辛热中药挥发油倍半萜类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结论β-石竹烯、α-muurolene、吉马烯、β-榄香烯、δ-榄香烯、β-芹子烯、α-胡椒烯等倍半萜类成分为辛热中药挥发油的特征组分,可能通过作用于PPARA-RXRA-NCOA2信号轴及PTGS2、PTGS1、IL-6等炎性因子,从而产生产热、减脂、抗炎等作用。  相似文献   
22.
顾琦  孙莹  施加加 《中国康复》2019,34(4):207-210
目的:观察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在T12~L4平面脊髓损伤(C~D级)患者作业活动康复中的应用。方法:招募T12~L4平面外伤性脊髓损伤(C~D级)患者64例,随机区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每组患者均接受为期6个月的脊髓损伤常规康复治疗,其中观察组辅以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为指导的作业活动康复,主要是对患者自身提出的作业活动问题和康复需求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COPM)和脊髓功能独立性评估量表Ⅲ(SCIM-Ⅲ)分别对2组患者的作业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COPM的表现和满意度得分、MBI和SCIM-Ⅲ得分均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得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T12~L4平面脊髓损伤(C~D级)患者的常规康复中辅以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完成作业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3.
2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反式维甲酸脂质体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玉明  顾琦  刘理 《中国药业》2001,10(9):43-43
建立了测定全反式维甲酸脂质体中维甲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其线性范围为5-25u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1.1%(n=5),该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化疗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胃肠反应11例,反应率28.2%;对照组发生胃肠反应27例,反应率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或减轻患者胃肠道反应,提高化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6.
黄维坤  顾琦 《武警医学》1996,7(5):259-260
多发性包虫囊肿46例外科治疗武警甘肃总队医院外三科黄维坤,顾琦,孙新平,崔惠强,陈文娟,王蓉(兰州730050)关键词多发性包虫囊肿,手术治疗包虫囊肿病迄今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外科手术是唯一的疗法,尤其复杂性包虫囊肿处理比较棘手。我们自1979年7月...  相似文献   
27.
我们自1987年5月至1993年10月对18例瘤体较大,浸润较广较深的胃癌贲门癌采用了全胃切除P型空肠袢代胃术,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最大63  相似文献   
28.
29.
目前,应用 seldinger 技术或直接在手术中经肿瘤周围的动脉插入导管,进行化学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恶性肿瘤,已成为治疗中晚期肿瘤较先进的方法。我院自1987年8月~1990年8月在手术中直接进行动脉插管灌注化学药物并对其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共治疗4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患女,24岁,主诉以右腰部疼痛5年,加重4m入院。患于入院前5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疼痛。呈钝痛,间歇发作,偶有绞痛。无膀胱刺激症状,无肉眼血尿、无排石史。入院前4m,上述症状加剧,发作次数频繁。抗炎无效。于当地医院作cT示:右肾,肾孟上段输尿管扩张,积水并结石;B超示右肾积水并结石。入院后行X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