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116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报道经CT和/或MRI证实的脑白质疏松(LA)258例,临床上以智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可能病因依次为高血压7364%,病毒性脑炎1163%,一氧化碳中毒698%,糖尿病581%,慢性酒精中毒194%,其中与高血压、糖尿病均有关者1550%,并有脑血管病者6512%。  相似文献   
92.
头体针治疗脑卒中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83例脑卒中患者分头针、体针、头体针 3组进行治疗 ,疗程满2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头针组与体针组之间、体针组与头体针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但头体针组与头针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头体针结合较单纯的头针或体针治疗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3.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从2019年底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中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2019-nCoV是一种以前从未在人体中被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其基因组大小和结构与其他的冠状病毒相似,但在进化树上与人SARS冠状病毒关系较远。2019-nCoV基因组大约由29 000个核苷酸组成,有12个开放读码框(ORF),属于一种全新的β属冠状病毒。该文针对2019-nCoV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结构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进行综述,并对实验室检测规范及其质量控制给予建议。  相似文献   
94.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自我管理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状况和自我管理能力.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26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状况、自我管理现状及认知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52.4%患者接受过糖尿病教育,61.9%患者发生过低血糖,61.9%患者不知低血糖的发病原因,71.4%患者不知低血糖范围,57.1%患者不知低血糖是糖尿病的并发症,89.7%患者不了解糖化血红蛋白,仅有23.1%患者外出自带急救卡和食物.结论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病率高,患者低血糖知识明显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低下,需要加强低血糖知识的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降低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5.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智能障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告58例经CT、MRI证实的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有高血压和/或反复脑卒中史。临床上以慢性进行性智能衰退为突出表现,中晚期呈痴呆,多伴有与智能障碍同时或提前出现的神经体征。指出对SAE的诊断,应强调存在智能障碍,而不应过分强调痴呆。并对其智能障碍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B、C基因型全基因组序列克隆。方法从HBV无症状慢性携带者中筛选B、C基因型,提取病毒核酸,设计引物,应用高保真酶对3 200bp的HBV DNA进行全序列扩增,通过克隆技术构建pGEM-HBV重组质粒,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HBV B基因型和HBV C基因型重组质粒各1株。结论成功构建HBV B基因型和HBV C基因型的全基因组序列克隆,可为进一步研究HBV分子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刺激的负载脊髓匀浆蛋白(homogenate protein of spinal cord,hp)树突状细胞(hpDCevo)对小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促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CI后24 h给予治疗,随机分6组:分别腹腔注射PBS、EVO、未成熟DC(DCs)、经EVO刺激的DCs(DCevo)、负载hp的DC(hpDC)、hpDCevo。利用BMS功能评分及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hpDCevo对小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和局部瘢痕等病理学改变的影响。ELISA法测定SCI损伤局部组织和T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的含量。结果注射后第84天,hpDCevo组BMS评分明显高于hpDC组和其...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不同靶控浓度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抑制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的合适浓度。方法 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Ⅱ、Ⅲ组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浓度分别为3、5、7 ng/ml,3组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均为4μg/ml。麻醉维持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与诱导时相同,术中均给予阿曲库胺0.1 mg/kg维持肌松。观察和测定麻醉前10 min(T1)、插管后1 min(T2)、气腹后20 min(T3)、术毕解除气腹后20 min(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气腹时间。结果 3组MAP在T2同T1比较,均显著下降(均P〈0.01)。3组HR在T2、T3同T1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血糖在T4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糖均较T1时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靶控输注5~7 ng/ml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以更有效地抑制CO2气腹所致的应激反应,且以瑞芬太尼5 ng/ml复合丙泊酚4μg/ml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0.
瑞芬太尼是新型μ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作用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和无蓄积等特点[1],国内已应用于无痛人流等门诊手术[2]。我们将瑞芬太尼应用于颈丛阻滞下锁骨手术,对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探讨,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