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4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伞状导管和猪尾巴导管在PTCD\PTGBD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2.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T管造影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T管造影的临床分析,明确其诊断的特殊性,使诊断的思路清晰化、条理化,在此基础上果断采取治疗措施,使移植后胆道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治疗,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的临床诊治经过,根据T管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不同时期、胆管结石分布特征、肝功能的变化特点,结合内窥镜观察结果,分为早、中、晚期T管造影的不同表现,胆管结石分为的3种类型:单发型、多发型、铸型,分别做以详细描述。结果依照T管造影,胆管结石分为3型:单发型、多发型、铸型;移植术后早期(3个月以内):肝内外胆管显影淡,似柳絮感觉,无明显的结石表现的负影,胆汁混浊,有絮状物;移植术后中期(3~6个月):飘浮的絮状物逐渐依照胆管分布凝集成固体状,可呈单发型、多发型、铸型,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以肝内为明显,明显扩张者少见。移植术后晚期(6个月以后):单发型、多发型、铸型均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或肝内胆管狭窄,表现为胆管变细、僵直、枯树枝、串珠样改变,或肝内胆管消失,此时病人黄疸明显,肝功能损伤较重。其中最近的4例依据分期分型做出前瞻性诊断后,及时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并取得显著疗效。结论T管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表现有其特殊性,必须结合内镜观察才能有效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纤维胆道镜(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copy,PTCS)在肝内胆道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PTCS治疗肝内胆管狭窄1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脓肿5例,胆道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合并肝内胆管结石4例的方法及效果。结果经PTCS治疗,肝内胆管狭窄性质得到确定。肝内胆管及胆肠吻合口狭窄得到解决,肝内胆管结石得以取净,肝脓肿得以治愈。结论PTCS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源性肝脓肿,胆道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微创,可作为临床首选方法。PTCS对肝内胆管狭窄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结石的内镜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传统胆道结石相比,原位肝移植术后的“胆道结石”,其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理化特性等均有明显不同,故其内镜诊治上也有显著的特点,现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29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共8例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男、女各4例,年龄42~78岁。男性中2例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行肝移植术后3~5个月,间断反复发生黄疸、低热、转氨酶升高,经T管造影未见明确的梗阻征象,持续不能拔管;1例为肝硬化、肝癌肝功能失代偿,在肝移植术后1.5个月开始出现进行性黄疸加重,伴明显的胆系感染,T管造影显示供肝胆管显影差,有片状、絮状淡影(见图1);1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通过术后胆道镜的观察,了解胆肠吻合术中的人工乳头瓣膜的防反流效果,探讨胆肠吻合术及人工乳头瓣膜的可行性及其对肝胆管结石复发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44例肝胆管结石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的病例,术中均在空肠输出袢行人工乳头瓣膜防反流,术后胆道镜通过T管窦道进入肝胆管,观察肝内外胆道、胆肠吻合口及其反流情况.对于复发的2例通过穿刺置管建立通道,应用胆道镜进行观察和治疗.结果 术后32例发生胆肠反流;2例术后结石复发通过胆道镜诊治,其中1例结石松软,内以食物渣、纤维素为主,另1例为松散的食物团絮.结论 胆肠Roux-en-Y吻合术、空肠输出袢行人工乳头瓣膜防反流并未有效地解决胆肠反流的弊端,复发的结石与术后反流及胆管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26.
我院1985~1990年共施左肝部分切除、肝断面胆管取石整形、高位肝门胆管Y形切开、肝内外胆管空肠Roux-Y双口吻合术治疗以左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为主要病变的肝内胆管结石4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是影响肝移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预防是肝移植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报道,从肝移植术前的抗病毒治疗,移植后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核苷类药物,采用乙型肝炎疫苗诱导患者的主动免疫反应,过继性免疫转移等方面阐述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8.
奥曲肽对人胃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对人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以人成纤维细胞株HF作为正常细胞对照,以5-FU作为阳性药物对照,通过MTT实验、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奥曲肽对SGC-7901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和饱和性。奥曲肽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程度接近于5-FU对他的抑制,而对HF细胞无影响。奥曲肽可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结论 奥曲肽在体外对SGC-7901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9.
本文搜集了1986—04~1990—03超声显像诊断癌性梗阻性黄疸93例,经手术后证实88例诊断符合率94.6%.对其中79例胆管癌进行了超声诊断分析;并着重指出:胆管扩张部位及胆管暴露长度是确定胆管癌的定位重要标志。全程或部分胆管扩张对诊断、鉴别胆管下端、胰头部及壶腹部恶变有显著胆管暴露不同的区别,即分别为3cm、5cm、7cm的暴露长度判定标志。  相似文献   
30.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结石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简称纤胆镜)在肝移植术后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例肝移植术后出现反复胆系感染、梗阻性黄疸的患者经T管窦道进行纤胆镜治疗,采取等离子碎石技术、网篮取石、异物钳取石。结果在纤胆镜直视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胆管的愈合及胆管血运情况,同时应用网篮、异物钳及等离子碎石技术可以清除胆管结石。结论纤胆镜可准确地诊断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结石,T管和纤胆镜对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结石具有同样重要的诊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