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71.
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Acute 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amatomas,ASSEH)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因其病因隐匿,进展迅速,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脊髓功能不可逆损伤.我科1995年~1999年共收治5例ASSEH,占同期脊髓压迫征的0.92%.现结合文献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2.
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脑幕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于小脑幕(包括幕切迹与窦汇区)的脑膜瘤,占颅内所有脑膜瘤的2%~3%。由于肿瘤早期无症状,发现时肿瘤体积往往较大,增大后的肿瘤常常累及窦汇、直窦、横窦、岩骨,而且有时与脑干及附近重要血管神经关系密切,因此手术全切除困难。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6月收治了25例小脑幕脑膜瘤,现总结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0例,女15例,年龄21~61岁。平均病史21个月。1.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头痛、行走不稳、听力障碍、视力下降等。主要体征是视乳头水肿、小脑共济失…  相似文献   
73.
中枢神经损伤的修复是目前医学的难题。嗅鞘细胞具有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通过对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神经再生的机理已被证明。从嗅粘膜获得的嗅鞘细胞能够避免伦理问题,且取材方便,又接近临床;目前嗅鞘细胞的培养方法主要有差速贴壁法、阿糖胞苷法、化学药物法与免疫亲和吸附法及多种方法结合的综合法。嗅鞘细胞的研究已获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脊髓损伤后嗅鞘细胞移植的治疗,成功建立了动物模型,有的学者已应用于临床研究。根据目前研究嗅鞘细胞获得的成就,不久的将来,嗅鞘细胞将会为我们解决很多现在无法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
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三维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tomographic angiography,3D-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2003年6月至2005年2月间,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128例患者,在CT平扫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使用GELightspeed pro16层螺旋CT扫描仪行3D-CTA检查(时间在发病后2h到4d)。其中6例在3D-CTA之前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111例在3D-CTA之后行DSA检查。3D-CTA后处理图像与DSA图像由2位放射科医生用双盲法进行分析。结果经3D-CTA和DSA共同证实发现112例患者有130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为1·1~28mm,其中单发动脉瘤97例,多发15例33个动脉瘤(12例2个动脉瘤,3例3个动脉瘤)。在112例动脉瘤患者中,3D-CTA发现111例125个动脉瘤,其中多发12例26个动脉瘤(10例各2个动脉瘤,2例各3个动脉瘤)。在DSA检查的117例中,动脉瘤患者107例(5例未行DSA,3D-CTA后直接手术),DSA发现其中104例122个动脉瘤,显示多发动脉瘤15例(12例2个动脉瘤,3例3个动脉瘤)。112例患者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3D-CTA检查过程中,病情无加重或无其他意外发生。结论3D-CT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快捷、经济和相对无创等优点,可以完全替代DSA作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7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有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其中,大多数患者为单纯内侧间室型KOA.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是治疗内侧间室型KOA的一种有效方式,可推迟或避免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发生.内侧撑开式截骨术,具有创伤小、不破坏胫腓关节、降低腓总神经损...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直肠腔内三维超声(3D-ERUS)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对中下段直肠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诊断结果,探讨3D-ERUS在评估中下段直肠癌术前EMV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4例术后病理均诊断为直肠癌患者,术前均行3D-ERUS和MRI检查,均采用EMVI 5级评分(0~4分)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  相似文献   
77.
杜秀民  宋钏 《临床荟萃》1997,12(14):654-655
我们自1995年7月~1996年4月应用克拉瑞啶及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维脑路通分别治疗缺血性脑梗塞,并进行对比观察。现将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自1898年Ferguson首先提出脑积水的手术治疗后,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Gerlach 1967年根据各种报告整理出27种外科术式。目前较为常用的是脑室-心房分流术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脑室系统内脑脊液保持一定的容量和一定的压力,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国内外学者大多力求采用特制的分流装置,以求保持恒定的颅内压。自1967年Ames首次报告应用特制的硅橡胶瓣膜装置为52例脑积水病人施行脑室一腹腔分流(v-p-s)获得成功后,国内外对v-p-s又重新评价并在临床应用。本文报告我科1987~1989年间,用美国产pudenz装置或Holter装置施行v-p-s治疗20例成人阻塞性脑积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陕西省宝鸡市不同感染地区学生人群艾滋病疫情分布,为开展精准宣传干预提供策略依据。方法登陆艾滋病综合防治专报信息系统下载HIV/AIDS病例历史卡片,筛选出现住址为本市、职业为学生的病例卡片,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5年底共报告学生31例,同性传播为主要感染方式(77.42%),本地同性感染11例,占本地感染者的84.62%,外地同性感染13例,占外地感染者76.47%。15~24岁组发现24例,同性传播19例(占79.17%)。通过自愿咨询(VCT)发现的男男同性感染者占48.39%。结论同性传播是全市学生人群感染艾滋病的主要方式,本地和外地感染人数相当,应结合艾滋病知识进校园活动加强对该人群宣教干预,有效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专业指导,提升新生儿听力筛查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8月院内分娩的新生儿240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应用自动脑干诱发电位技术,在分娩后3 d内至产妇出院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则为高危儿出院前)进行听力筛查,高危儿在病情稳定后进行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42 d复筛,如复筛仍未通过则于3个月龄进行听力学诊断。试验组由2名经过听力筛查系统培训且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人员负责建立听力筛查并指导协助护士工作,同时对疑似听力障碍的新生儿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按照护士班次的职责行普遍听力筛查及护理过程。观察两组新生儿初筛、复筛情况。结果:试验组初筛、复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规范新生儿听力筛查过程,有利于提高新生儿听力初筛率、复筛率,降低失访率,有利于听力障碍儿童的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