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7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医药卫生   5780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21.
12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香菇多糖抑制三阴乳腺癌(TNBC)的作用机制并采用细胞和动物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与TNBC相关基因靶点,利用TCMID、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和GeneCards数据库查询香菇多糖相关基因靶点。使用Sangerbox软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0软件将共同靶点进行可视化处理,筛选核心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利用Metascape软件进行转录因子及相关调控基因特异富集。体外培养小鼠TNBC细胞4T1和人TNBC细胞MDA-MB-231,磺酰罗丹明B染色法观察香菇多糖(31.25、62.5、125、250、500、1 000μg·mL-1)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健康雌性BABLC小鼠sc接种1×106个4T1-Luc细胞构建TNBC模型,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香菇多糖(100、200 mg·kg-1)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 mRNA表达。结果 数据库及软件分析得到香菇多糖治疗TNBC关键靶点52个,靶点主要涉及PI3K-Akt、AGE-RAGE、HIF-1、MAPK信号通路和肿瘤蛋白多糖相关通路,PPI分析得到VEGFA、STAT3、MAPK1、IL2、TNF、RELA、AKT1、MAPK3、BCL2L1HSP90AA1 10个hub基因。与对照组比较,香菇多糖对4T1和MDA-MB-231细胞存活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0.01),且作用呈浓度相关性;在给药14、21d后,与模型组比较,香菇多糖能够剂量相关性地抑制小鼠TNBC肿瘤的生长,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0.01),21 d抑制率达到(91.9±4.7)%;与对照组比较,香菇多糖给药后能够剂量相关性抑制STAT3和VEGFA的mRNA表达,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 香菇多糖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抑制TNBC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3.
124.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氨苄西林耐药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布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K-B法检测氨苄西林耐药性,头孢硝噻酚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TEM型和ROB-1型基因采用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法。结果检出62株氨苄西林耐药流感嗜血杆菌,其中60株β-内酰胺酶阳性。60株β-内酰胺酶阳性株中58株检出TEM-1型基因,占96.7%,1株检出ROB-1型基因,占1.7%,1株未检出基因型。结论产TEM-1型β-内酰胺酶是流感嗜血杆菌主要耐药机制,但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株的出现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分析消化道早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2017年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343例,共385个标本,观察其发生部位、性别分布特征及组织形态学表现,分析ESD标本与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符合率;统计活检标本早癌的检出率及诊断率。结果早癌的诊断率及检出率呈逐年提高趋势;ESD早癌患者男性的检出比例显著高于女性;早癌活检与ESD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3.84%,过诊率为8.08%,低诊率为8.08%。结论早癌病理诊断,尤其是活检诊断要注意结构异型性和细胞异型性并重;充分了解消化道早癌的基本临床内镜特点,结合内镜表现初步判断肿瘤分化和浸润深度,参考内镜表现及有经验内镜医师的内镜诊断,有助于提高早癌的病理诊断符合率,活检病理诊断和ESD病理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6.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近年来被命名的由肌纤维母细胞构成的间叶性肿瘤,发病率低,发生在头颈部更罕见,已报道的喉 IMT亦少有,喉 IMT最多发于声带,其次是声门下区,发生于声门上区者最少。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藿钩退热配方颗粒与煎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和药理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4月外感发热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组。A组患儿接受藿钩退热配方颗粒治疗,B组患儿接受藿钩退热煎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钩退热配方颗粒与煎剂在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中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中值得藿钩退热配方颗粒可直接冲服,无需煎煮,具有携带、使用、保存方便的优势,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成人IgA肾病(IgAN)伴血脂异常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差异,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在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住院并行肾穿剌病理检查的850例成人IgAN病例,分别比较伴不同血脂异常类型的IgAN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①与血脂正常组比较,血脂异常各组年龄偏大,且三酰甘油(TG)升高组、总胆固醇(TC)升高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组与血脂正常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各组血白蛋白(Alb)降低、血肌酐(Scr)及血尿素(UREA)升高,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U-TP24 h)升高,且TG升高组、TC升高组、LDL-C升高组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与血脂正常组比较,血脂异常组血压偏高,且TG升高组(H_c=23.5964,P0.01)、TC升高组(H_c=27.7997,P0.01)、LDL-C升高组(H_c=19.50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与血脂正常组比较,血脂异常组病理分级较重,且TG升高组(H_c=19.5893,P0.01)、TC升高组(H_c=23.4713,P0.01)、LDL-C升高组(H_c=5.4276,P=0.0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异常(包括TG升高、TC升高、HDL-C降低、LDL-C升高)是IgAN进展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不同类型对于IgAN影响虽略有差异;但对于血脂异常患者,均应积极进行调脂治疗,以延缓IgAN进展。  相似文献   
129.
130.
目的 探讨持续性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伤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35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均采用VSD治疗。结果 治疗7~10 d,32例治愈,2例二期清创后两次VSD治愈,1例二期清创后两次VSD仍无效。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伤口愈合不良,VSD持续引流充分,伤口创面水肿消退明显,创面新生肉芽生成良好,全身反应轻,无负氮平衡出现,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