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5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219篇
医药卫生   492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HBV—DNA水平和小儿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通过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HBV感染血清标志物和HBV—DNA的检测。结果 三种组合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女性在HBeAg阴性模式中的比例与瑚kAg阳性模式中的比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HBV感染血清标志物HBV—DNA水平和性别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女性在HBV—DNA高水平HBeAg阴性组合中的比例较小,与女性在肝癌病例中所占比例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120例(142眼)老年性白内障行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与同期116例(136眼)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结果小切口组术后1周、2周、1个月裸眼视力≥0.5的眼数分别为106眼(74.64%),117眼(82.38%),130眼(91.5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切口术前平均角膜散光为(0.88±0.41)D,术后1周为(1.55±0.58)D,术后2周为(1.33±0.45)D,术后1个月为(1.08±0.46)D,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后平均角膜散光高于小切口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散光小的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及防盲工作中运用.  相似文献   
103.
马玉华  梁河涛  谢为 《四川医学》2006,27(3):249-250
目的 检测Graves’病患者TRAb活性,探讨TRAb在Graves’病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放免法测定40例正常对照组和114例Graves’病组的血清TRAb、TGAb、TMAb含量。结果 Graves’病的初诊组和复发组TRAb活性很高,阳性率也高,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与治疗组也有显著性差异;Gmves’病的血清TRAb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也高于TGAb、TMAb的阳性率。结论 TRAb是Graves’病主要的致病因子,检测TRAb对Graves’病的诊断、疗效和复发预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4.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1998年10月-2004年12月治疗慢性心衰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毓明涛  许亚平  韩杰  王晶  尹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804-1805
目的:比较序贯疗法和常规静脉滴注法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成本。方法:将7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37例和静脉滴注法组37例,制定疗效观察指标,观察疗效及进行治疗成本分析。结果:序贯疗法组与静脉滴注组在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成本上,序贯疗法组明显低于常规静脉滴注组。结论:序贯疗法在治疗轻中度支气管肺炎中可替代传统的静脉滴注法。  相似文献   
106.
The ultrasonographic appearances of osteosarcomas and the roles of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surgical staging of osteosarcomas were investigated.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45 cases of osteosarcomas by ultrasonography and radiography. Bony changes, periosteal reaction and soft tissue mass were evaluated for each le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ltrasonography revealed a solid mass around bone in 42 patients, bone destruction in 24 patients and periosteal reaction in 16 patients. Plain radiographs showed bony changes in 44 patients and no bony change in remaining one patient, shadowing of soft tissue swelling in 30 patients, and pulmonary metastases in 3 patients. Surgical biopsy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onfirmed osteosarcoma in all 45 patients. Soft tissue mass was confirmed in 42 patients surgically.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soft tissue masses by ultrasonography and radiography was 100 % (42/42) and 71.4 % (30/42),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rate of ultrasonography and radiography in displaying bony changes was 53.3 % (24/45) and 97.8 % (44/45),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in the detection of soft tissue mass of osteosarcoma, ultrasonography is superior to radiography, and in displaying bony changes of osteosarcomas, radiography is superior to ultrasonography. So it may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plain radiography combined with ultrasonography can completely display the bony and soft tissue lesion of osteosarcomas.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方法的有效性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硬膜外血肿经钻孔引流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伤后2~4d行钻孔置管引流术,术后辅以尿激酶治疗.另12例(B组)单纯行钻孔引流术.两组均于术后第4天复查头颅CT.结果两组比较,A组血肿引流更为彻底,无脑水肿发生,患者肌力在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A组13天,B组18天),住院费低.结论早期钻孔引流辅尿激酶治疗硬膜外血肿是一种简单、快捷、有效、损伤小的手术方法,早期手术可减轻症状和脑水肿,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评估腹腔镜与开腹结肠切除术对八旬老年结肠直肠癌患的早期疗效。方法:根据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肿瘤位置以及入院并发症等条件,选取相匹配的分别接受腹腔镜结肠切除术(腹腔镜组)与开腹结肠切除术(开腹组)的结肠直肠癌患各61例,同时对其入院和出院时的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腹腔镜组年龄82.3±3.5岁,开腹组年龄83.1±3.3岁,其术式转换率为6.1%。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多49min(P=0.001),两组手术总死亡率为2.4%。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术后发病率分别为21.5%和31.1%(P=0.30),其中腹腔镜组术后结肠功能恢复较快(P=0.01),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9.8dvs12.9d;P=0.001),术后独立存活期较长(P=0.02)。结论:对八旬老年结肠直肠癌患施行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安全有效,且患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独立存活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09.
Jiang  J.  -K.  Yang  S.-H.  Lin  J.  -K.  廖新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6):15-16
目的:结肠“J”形贮袋常用于直肠手术重建后克服贮粪功能障碍,对括约肌功能则不产生任何影响。该研究前瞻性比较分析了患在直肠低位前切除后经腹施行侧面末端吻合术或结肠“J”形贮袋肛管吻合术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接受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中低位直肠癌患56例,随机分为侧面末端吻合术组和结肠“J”形贮袋肛管吻合术组。分别记录手术情况,并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分别进行直肠肛门测压和直肠肛门功能评估。结果:每组均有24例患完成该试验。两组在入口统计和术前功能评估方面没有显性差异,在手术吻合高度(5cm)、失血量、保护性结肠造口、手术时间、并发症和辅助治疗等外科疗效方面亦无显性差异。两组间肛内压无显性差异,术后及随访期内亦无明显变化。两组患均于术后早期出现短暂性大便失禁。在肠功能方面,术后最大容量及紧急排便容量均显下降,但结肠“J”形贮袋组恢复较快。两组术后排便频率均显增加,但侧面末端吻合术组的直肠容量恢复较快。结论:对中低位直肠癌患施行低位前切除后的经腹吻合术是一种较安全的手术方法,可最大限度减少括约肌的功能损伤,更好地保护其功能。  相似文献   
110.
一种电阻抗断层成像的图像后处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电阻抗断层成像的图像处理方法,改善图像显示效果.方法:先利用相邻三角形单元的电导率估计节点的电导率,然后根据三角形单元3个顶点的电导率进行二维线性插值获得单元内任意点的电导率.结果:原始的按三角形单元分块显示的电阻抗断层成像的图像,可转换为光滑的图像.结论:图像显示效果得到很大的改善;此方法适用于所有三角形剖分的电阻抗断层成像的图像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