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肩周炎表现为肩部疼痛、关节功能障碍、肌肉萎缩。使相当部分患者彻夜难眠,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目前治疗本病方法较多,但主要是针灸、按摩、神经阻滞、小针刀疗法及药物等方法治疗。虽然针灸按摩对改善肩关节功能和促进肌肉萎缩的恢复效果良好,但起效慢、疗程长。神经阻滞等方法止痛效果好,但对严重关节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的恢复起效较迟缓。  相似文献   
32.
临床医学专业是我校医学教育开设的最重要的专业之一,临床医学专业的解剖学教学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3门课程,其中局部解剖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是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局部解剖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际应用性,但其内容繁多而且枯燥,难以记忆。实验教学是局部解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局部解剖学教学成败的关键。传统的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存在着诸多弊端,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目标的要求。为适应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功能开  相似文献   
33.
颈源性胸背痛临床上常被忽略,需排除心肺源性胸背痛才可诊断。此症的治疗包括中医康复疗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但经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可考虑微创介入治疗或开放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4.
跟痛症(calcanodynia)俗称足跟痛,是以足跟刺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慢性疾患,多发生于中年以后,以50岁-60岁者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是中老年人足跟部骨与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和退行性病变。临床治疗跟痛症常采用局部封闭治疗、药物治疗或物理因子治疗,自2001年—2010年,我院采用小针刀剥离加封闭疗法治疗跟痛症65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评估在CT定位下奇神经节脉冲模式射频热凝术治疗肛门会阴部疼痛的疗效.方法 肛门会阴部疼痛的患者26例,在CT引导下行奇神经节穿刺,采用射频疼痛治疗系统行脉冲模式射频热凝治疗,射频温度定位42℃,持续120 s,连续3次.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VAS评分.结果 与射频热凝术前VAS评分(5.92±1.38)相比,患者于治疗后1 h VAS评分(2.86±1.75)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日VAS评分(3.58.±1.63)和第3日VAS评分(3.21±1.28)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奇神经节脉冲射频热凝术治疗肛门会阴部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6.
于永玲  张昕  王德强 《江苏医药》2021,47(3):278-282
目的 探讨微小RNA-1(miR-1)和miR-34a对蒽环类药物表柔比星(EPI)引起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心脏毒性的识别作用.方法 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使用EPI联合环磷酰胺化疗4个周期,之后续贯多西他赛化疗4个周期,随访12个月.分别于EPI化疗前(T0)、化疗第2周期(T1)和第4周期后(T2)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miR-1、miR-34a的表达.于T0、T1、化疗开始后6个月(T3)、12个月(T4)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心脏毒性.绘制ROC曲线,评估miR-1、miR-34a、cTnⅠ和NT-proBNP对乳腺癌患者EPI用药后心脏毒性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T0比较,患者T1和T2时的miR-1、miR-34a和NT-proBNP水平均升高(P<0.05),而cTnⅠ水平相仿(P>0.05).T4时,5例患者LVEF低于T0(P<0.05),达到心脏毒性标准;T2时心脏毒性组miR-1的表达高于非心脏毒性组(P<0.05).T2时,miR-1和miR-34a水平预测患者EPI用药后发生心脏毒性的AUC分别为0.840[95%CI(0.673~1.000)]和0.576[95%CI(0.383~0.753)].结论 MiR-1 可以考虑作为 EPI 引起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期心脏毒性识别的生物标志物,较miR-34a水平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等离子射频消融骨髓核成形术(PCN)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比较术前及术后即刻 、3、7、15d、1、3、6个月的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DI)、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田中靖久(NRSll)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各时点NDI评分 、VAS评分降低,NRSll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Nab评定优良率为93.3%(28/30).结论 PCN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良好,且术后6个月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8.
目的进一步挖掘卫气循行规律,丰富营卫理论体系,补充卫气循行具体细节点,弥补目前关于卫气循行的认识不足。方法系统总结《黄帝内经》中关于卫气循行的原文,参阅后世文献并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概括出卫气循行的具体规律。结果循行部位:皮肤、分肉、四肢之间,经脉之外。循行时间:一日一夜五十周,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具体循行顺序:昼行于阳经,却又行于阴分,夜行于阴脏。结论卫气循行有特定规律,比营气复杂很多,与天地昼夜变化相应,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性,与人体目之开合、睡眠节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9.
以氟化钇(YF3)为基质材料,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YF3:Yb3+/Er3+/Tm3+上转换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差热分析仪(DTA)和荧光光谱分析对材料的物相结构、烧结温度和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稀土离子没有改变YF3晶体结构,在980 nm近红外波长激发下,出现了多个波段的发光现象,Yb3+、Er3+、Tm3+不同的掺杂量分别对应于材料不同的发光规律。本文还探讨了上转换发光机制,确定了该体系荧光粉的最佳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DNA拓扑异构酶2α(TOP2A)等8种分子在伴脉管侵犯胃癌患者中的蛋白表达。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检测其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TOP2A、微管蛋白β3、胸苷酸合酶(TS)、非转移蛋白23(NM23)、P糖蛋白、增殖标记Ki-67、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酶1(ERCC1)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蛋白表达,比较有和无脉管侵犯者之间上述分子标志物表达的差异。结果: 81例(33.5%)患者有脉管侵犯,其中女性、肿瘤最大径≥5 cm、伴神经侵犯及TNM分期Ⅲ-Ⅳ期患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P<0.05)。有脉管侵犯者的TOP2A高表达率(89.3%)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72.9%,P<0.05),而微管蛋白β3、TS、NM23、P糖蛋白、Ki-67、ERCC1及HER2的高表达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有和无脉管侵犯者之间TOP2A高表达率的差异主要出现于女性(100% vs 72.2%,P=0.045)和组织学分级Ⅲ级的患者中(89.3% vs 67.6%,P=0.040)。 结论: 有脉管侵犯胃癌患者的TOP2A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提示TOP2A在脉管侵犯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