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急性乙二醇(ethylene glycol,EG)中毒的病理学变化,为急性EG中毒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客观诊断依据。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急性EG中毒组,急性EG中毒组用12 ml/kg的EG行灌胃处理。取各组动物的心脏、肝脏和肾脏等组织标本,行HE染色。并用透视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各组动物的肾脏和肝脏。结果:急性EG中毒组的各组织样本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以肾脏损害最为严重,并可见淡蓝色草酸钙结晶。TEM下可见急性EG中毒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肝脏细胞的细胞质及管腔内有圆形、椭圆形高密度电子颗粒(草酸钙结晶)沉积。结论:各组织器官草酸钙结晶沉积和以肾脏损害为主的靶组织器官病理变化或可作为急性EG中毒的法医学鉴定的病理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贯穿式间断胰肠吻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0头实验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贯穿式间断胰肠吻合和胰腺空肠导管对黏膜吻合建立胰肠吻合模型。记录两组胰肠吻合时间,术后3d引流管淀粉酶含量,并于术后1周取出吻合口,行病理学检测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实验组中胰肠吻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14.0±3.6)minvs.(20.9±3.2)min,P0.05];尽管两组术后总胰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vs.40.0%,P0.05),但实验组仅1例A级胰瘘,而对照组B、C级胰瘘各2例;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吻合口炎症明显减轻、肠壁与胰腺组织贴合更为紧密,且SMA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9%vs.20%,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胰腺空肠导管对黏膜吻合,贯穿式间断胰肠吻合操作较为简单、吻合时间短、固定可靠、术后胰瘘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制肝门阻断钳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1月60例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术中采用自制肝门阻断钳阻断肝门血流(观察组),30例术中采用传统腔镜下阻断钳阻断肝门血流(对照组),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阻断肝门操作时间为(3.2±2.1) s,对照组为(22.4±2.5)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去阻断操作时间为(2.6±0.9) s,对照组为(31.0±5.8)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2±1.9) d,对照组为(9.5±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自制肝门阻断钳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操作简单,可优化手术流程,阻断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