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患者女,36岁.因腕部切割伤后疼痛、出血30min急诊入院.临床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左腕部可见一长约5 cm的横形锐器伤口,深达腕管;桡、尺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及腕管内浅屈肌腱均断裂,尺动脉、尺神经断裂,正中神经不全断裂;创面出血明显.呈喷射状,轻度污染;左手各指感觉减退,血运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带指动脉神经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及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8月-2010年12月。对87例104指指端及指腹缺损采用带指动脉神经蒂的“v—Y”推进皮瓣进行修复,并与其他微型皮瓣进行对比。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颜色红润,质地及感觉良好,患指屈仲功能正常,基本恢复了指体原有的外形。结论采用带指动脉神经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或指腹缺损,具有操作简单、手术风险小、成功率高等优点,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多块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8月,采用多块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17~69岁,平均38岁。掌侧缺损4例,背侧缺损1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1.0 cm×0.5 cm~5.5 cm×2.5 cm。伤后至入院时间为30 min~8 h,平均3 h。皮瓣切取范围1.2 cm×1.0 cm~6.5 cm×3.0 cm。供区拉拢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坏死,1例皮瓣轻度感染,均经换药后成活;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末次随访时皮瓣两点辨别觉为7~11 mm;手指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获优9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利用掌背动脉、掌心动脉及掌侧指总动脉交通支相吻合的解剖特点,选择其各自走行上的掌背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特形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不规则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足踝部创面缺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形状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21例患者进行修复。结果21例皮瓣中19例顺利成活,修复后的足踝部外形及功能良好;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愈合;1例皮瓣肿胀、静脉瘀滞持续2个月后消退。结论特形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接合指背神经的邻指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4例128指外伤后指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骨或(和)肌腱外露的指体采用邻指皮瓣进行修复.并将皮瓣内的指背神经与受区神经以端-端或端-侧接合的方法修复重建其感觉功能。结果104例128块皮瓣中,除1块皮瓣坏死外,其余127块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的外形及功能良好。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81例,良12例,中10例,差1例,优良率88.60%。皮瓣的两点辨别觉为4-7mm,供区恢复良好,无功能影响。结论采用接合指背神经的邻指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不但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修复后的外形及功能良好,而且可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精细感觉。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6岁.因腕部切割伤后疼痛、出血30min急诊入院.临床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左腕部可见一长约5 cm的横形锐器伤口,深达腕管;桡、尺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及腕管内浅屈肌腱均断裂,尺动脉、尺神经断裂,正中神经不全断裂;创面出血明显.呈喷射状,轻度污染;左手各指感觉减退,血运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以来,我院采用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17例足踝部创面进行修复.结果 17例皮瓣中,15例顺利成活;1例发生肿胀、静脉瘀滞,持续2个月后消退,成活;1例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修复后的足踝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 采用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可靠的、疗效满意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8岁.右手示、中、环、小指不慎被压面机碾压伤,急诊送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1周后因右示、中、小指发黑转来我院.临床检查:右手肿胀明显,手背皮肤及示、中、小指发黑.诊断:右手背皮肤及示、中、小指坏死.入院后给予预防感染、消肿及局部换药.待坏死组织界限清楚后,行右手坏死组织切除、游离双侧第二足趾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改良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方法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1例旋转撕脱性离断的拇指.采用移位环指掌侧总动脉神经束的方法重建拇指的血循环及感觉,并与以往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11例再植指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第2d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后解除。随访6~18个月,再植拇指的外形良好,恢复了对指及抓捏功能;依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7例,良2例,中2例,优良率82%;拇指的两点辨别觉为5~9mm。供侧指腹感觉恢复满意,无功能影响。结论采用改良后的再植方法,不仅最大限度重建了旋转撕脱性离断拇指的血循环及感觉功能.而且供区损失相对减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6岁.因腕部切割伤后疼痛、出血30min急诊入院.临床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左腕部可见一长约5 cm的横形锐器伤口,深达腕管;桡、尺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及腕管内浅屈肌腱均断裂,尺动脉、尺神经断裂,正中神经不全断裂;创面出血明显.呈喷射状,轻度污染;左手各指感觉减退,血运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