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用快速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解决不同医用气体的使用设备接入医用气源时的统一规格问题,实现时医用气体管网终端压力的调节以及医院部分科室医用气体不间断供应:方法:自行设计制作一种医用气体通用快速连接器,并说明其操作方法。保证用气设备气源接头规格的统一性和通用性。结果:通用快速连接器经临床试验,使用快捷方便,应用效果良好:结论:该通用快速连接器简单易制,临床应用效果好,实现了医用气体使用设备资源共享,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将侧位脑血管数字图像进行反向转动后配准减影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 (1)实验研究:在笔者用Visual Basic编写的旋转配准减影软件中对试验靶片直接进行减影处理和将靶片旋转角度后再进行减影处理.观察软件的自动旋转角度探测功能是否探测出直线旋转的角度以及减影功能是否正常.(2)患者图像回顾性研究:将15例在侧位脑血管成像过程中靶血管围绕冠状轴发生了转动的图像读入软件.对同一组蒙靶片分别进行传统的配准减影和先反转一定角度后再进行传统配准减影处理.(3)评价:由4名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医师一起对这两组图像进行对比读片.结果 (1)软件配备的自动旋转角度探测功能提示靶片应逆时针方向旋转1.3..软件减影结果正确.(2)在回顾性研究中,用传统减影方法获得较清晰图像3例,在经反转配准减影处理后,伪影明显减少,图像更加清晰;经传统配准减影后有明显伪影的图像10例,在经反转配准减影处理后,获得清晰图像,末梢的血管影像也得以显示;经传统配准减影后无法辨认的图像2例,经过反转配准减影后达到诊断要求.(3)评价结果:反转配准减影的噪声控制和血管细节显示能力都优于传统配准方法;图像没有变形失真;图像清晰度稍有下降.结论 反向转动配准减影技术能明显提高侧位脑血管数字减影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总管下段巨大或嵌顿性结石腹腔镜术中处理方法及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为36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采用导尿管注水加压冲刷配合分离钳、网篮成功取石6例;胆道镜直视下网篮及活检钳取石2例;常规取石钳配合网篮成功取石18例;钬激光配合网篮成功取石10例。手术时间平均(102±30.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8.3±24.2)ml,术中未见胆总管损伤,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26.3±3.6)h,术后残余结石1例,并接受二次经T管窦道取石。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未见胆管狭窄、胆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胆总管下段巨大或嵌顿性结石应根据术中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的取石方案,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力争取尽结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预防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干槽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CBM,VIP,CNK I和WANFANG数据库中采用中药预防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干槽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手检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11年4月31日。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 an5.1软件进行M eta分析。对不同干预措施采用亚组分析,采用漏斗图进行报告偏倚分析。结果:纳入17个研究共22个试验共计3 732个牙位。各研究间均具有同质性,故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 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及非中药组相比,中药组能显著降低干槽症的发生[RR=0.17,95%C I(0.12,0.24),P<0.00001]、减少术后出血[RR=0.28,95%C I(0.17,0.48),P<0.00001]、降低发生感染[RR=0.34,95%C I(0.14,0.81),P=0.01]、减轻术后疼痛[RR=0.16,95%C I(0.09,0.27),P<0.00001]、缓解术后肿胀[RR=0.68,95%C I(0.55,0.84),P=0.0004]、降低发生张口受限[RR=0.44,95%C I(0.26,0.74),P=0.002],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无不良反应的报道,故无法进行安全性评价。结论:采用中药预防的临床疗效是积极的,但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其论证强度,当前证据质量基于GRADE标准为"中级证据",建议临床推荐强度为"弱推荐"。故建议严格按照CONSORT标准设计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盲法试验对其有效性进一步验证,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心电监护仪的抽样质量检测,了解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状况,为研究制定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方法:利用医疗设备安全、性能测试仪器,依据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医疗设备通用安全质量检测作业指导",逐项测试心电监护仪的电气安全、性能指标。结果:外观检查,电气安全、性能检测均有不合格项,其中日期、时间显示不合格率高达50%,呼吸频率、异常心电图、血压、经皮血氧在选取的几个测试点不合格率最低1.25%,最高达41%。结论:在用设备质量状况令人堪忧,定期的质量检测相当重要,验收环节的质量检测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6.
外周血管介入术中路径图的制作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制作一种更简单的路径图的制作方法和应用方法,达到实时修正插管方向的目的.方法:通过10例典型的外周介入手术的应用,将常规得到的DSA造影图像作为蓝本,手工描绘或电脑自动检测出血管的走行和形态,利用坐标、线段、曲线、曲线边框或经过处理的造影血管图像等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再将它们作为插管参照物与实时透视影像进行重合或透明叠加后显示于同一个屏幕上,给选择性插管提供一个更加直观的路径指导.结果:这种方法用在导丝进入血管分支的时候,可以起到显著的引导效果.结论:这种路径图系统实现了指导介入插管的功能,是为了降低插管难度所进行的一种有价值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单根4 F多功能导管经右上肢静脉行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AVS)的可行性。 方法 对63例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且需分型、定侧患者,经右上肢静脉插入4 F MPA1导管行右侧AVS和第1次下腔静脉(IVC)采血,然后拔出导管;接着在体外将导管头塑形呈直径6~7 cm类圆形,行左侧AVS和第2次IVC采血。每例患者右侧有1个采血点(共63个),左侧有2个采血点(共126个)。在图像上标记对应采血序号,便于与检验值对比。采集完成后立即送检。结果 根据肾上腺静脉皮质醇和下腔皮质醇比值>2为标准,左侧123个采血点比值达标,达标率为98%(123/126)。63例左侧2组数据中至少有1组数据有效,成功率达到100%;63例右侧数据中有2例不达标,成功率为97%(61/63)。双侧AVS成功率为97%(61/63)。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根4 F多功能导管经右上肢静脉行双侧AVS是简便、安全有效的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18.
瘢痕疙瘩(keloid)是一种良性皮肤软组织肿瘤,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治疗后易于复发。我科自1993年开始采用手术切除加近距离放射治疗54例(61个部位),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4例中男25例,女29例,年龄3~4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4年,均有典型病史和皮损特征。皮损部位:胸前35例,肩背部8例,腹部6例,头颈部5例,上肢4例,下肢3例,皮损最长18cm,最宽6cm。12 治疗方法 所有瘢痕疙瘩患者先行外科手术切除,切除范围包括瘢痕全部皮损,在切口一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医用气体在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医用气体管网安全运行的前提和保障措施,以及在日常检查与维护过程中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完全腹腔镜技术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 PubMed 公开发表的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的研究文献。通过采用RevMan 5.0统计软件,合并及比较两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选择计算优势比(OR,95%的可信区间)和加权均数差(WMD,95%的可信区间)作为效应尺度来评估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6项研究文献被纳入本次Meta分析,其中实施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656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988例,共1644例患者。本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相比,实施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合并WMD分别为-17.79,95%CI -32.57~-3.02,P=0.02;-0.14,95%CI -0.23~-0.06,P=0.001;-0.32,95%CI -0.53~-0.12,P=0.002),而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两种术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WMD为11.19,95%CI -4.54~26.92,P=0.16;3.55,95%CI -0.18~7.28,P=0.06;合并OR为1.27,95%CI 0.86~1.88,P=0.22)。结论 TLDG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LADG具有相似的手术疗效。然而,在术中出血、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方面,TLDG 更具优势,但仍然需要开展大样本的临床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