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比较缺血后处理和缺血预适应对大鼠离体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缺血后处理和缺血预适应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停灌/再灌组(I/R);预适应组(IPC);后处理组(Post-con);预适应加后处理组(IPC+Post-con),行Langendorff心脏灌流。观测血流动力学,心肌梗死面积,CK、LDH、SOD、MDA,超微结构,细胞凋亡,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I/R比较,IPC、Post-con和IPC+Post-con均能显著减小梗死面积(分别为:46.34±2.80,24.20±2.31、24.40±2.39、25.58±3.15,P〈0.01),减少凋亡指数(分别为:1.84±0.44,1.02±0.41、1、10±0、37、0.96±0.27,P〈0.05),且3组之间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C和Post-con均能改善心脏缺血再灌注后的梗死面积,抗凋亡,但两者联合应用并不能产生更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2.
毛张凡  黄杰  胡浩  耿庆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8):96-97,99
报道2例长段气管肿瘤切除重建病例并复习文献,探讨人工血管外支架重建长段气管的效果,为长段气管切除提供新的手术方法。本研究2例患者均因肿瘤行长段气管切除并人工血管外支架重建,术后病理学诊断为腺样囊性癌,术后2个月随访恢复良好,提示人工血管外支架为长段气管肿瘤切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间断吻合和连续吻合法建立静脉桥狭窄动物模型的优劣.方法 SD大鼠20只,分成两组(间断吻合组和连续吻合组),取颈外静脉与颈总动脉行端端吻合.术后4周取下静脉桥,观察桥管通畅性,分析新生内膜与中膜的厚度、面积比.结果 连续组与间断组相比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但桥管通畅率低,两组内膜增生程度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连续吻合用时短,出血少,对术者要求更高,较易形成吻合口狭窄.两者造模效果一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五甲基槲皮素(PMQ)对行自体颈静脉移植的心肌重构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溶剂组和治疗组,建立大鼠颈部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后,每晨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溶剂和25 mg/kgPMQ灌胃,均于第15天开始皮下注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288μg/(kg·d)],于21 d后取材。测量心脏指数、左心指数,测量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化测量胶原Ⅰ、Ⅲ容积分数(CVF)比值CVFⅠ/Ⅲ;测量新生内膜和中膜的厚度比及面积比。结果 PMQ能显著抑制心肌的肥厚及纤维化,并能抑制移植静脉内膜的增生,而溶剂则无此作用。结论 PMQ对心肌重构及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均有改善作用,有潜力成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五甲基槲皮素(PMQ)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大鼠心肌肥厚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试验持续21 d.①空白组:每晨生理盐水灌胃;②PMQ组:每晨PMQ 50 mg/kg灌胃;③AngⅡ组:于第15天开始皮下注射AngⅡ 288μg/(kg·d);④PMQ+Ang Ⅱ组:PMQ和AngⅡ处理同前;⑤溶剂+AngⅡ组:每晨溶剂灌胃,AngⅡ处理同前.于第22天处死大鼠.测量心脏指数、左心指数,心肌超氧化物歧化物(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eal time)PCR检测脑钠素(BNP)mRNA的表达,TUNEL法测心肌凋亡,免疫组化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PMQ能明显抑制Ang Ⅱ所致的心肌肥厚[左心指数,(2.02±0.16)vs(2.34±0.10)mg/g]及BNP mRNA表达上调;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凋亡指数,(0.72±0.18)vs(1.28±0.27)%]及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平均吸光度(0.037 3±0.007 3)vs(0.054 0±0.006 8)]和Bax/Bcl-2的提高[(0.17±0.03)vs(0.25±0.04)].并降低SOD活力、增加MDA含量.结论 PMQ能对抗AngⅡ引起的心肌肥厚及细胞凋亡.此效应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稳定的可同时用于细胞培养和膜片钳实验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的分离方法 .方法 应用Langendorff灌流.生物酶消化法分离耐钙心肌细胞.分别用左右心室肌做细胞培养和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结果 左室心肌细胞数(3.7±0.6)× 10~6,杆状细胞得率(84.85±2.7)%.右室心肌细胞横纹清晰,折光率好,膜片钳实验时容易封接破膜,记录到典型的I_(Ca).L、I_(K1)、I_(to)、I_(Na)电流.结论 该方法 简单、节约、重复性好,改善了杆状细胞得率、细胞质量,左右心室肌细胞分别能很好地用于细胞培养和膜片钳实验.  相似文献   
17.
阿片受体参与大鼠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在缺血/再灌注心肌中应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吗啡和阻滞剂纳络酮,研究缺血后处理的保护机制和吗啡药物后处理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行Langendorff心脏灌流:①停灌/再灌组(I/R);②纳络酮组(NAL);③缺血后处理组(Post-con);④纳络酮加后处理组(NAL Post-con);⑤吗啡组(MOR);⑥吗啡加纳络酮组(MOR NAL)。观测左室内压变化速率(±dp/dtmax),心肌梗死面积,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含量(LDH),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心脏复灌初期采取缺血后处理或灌注吗啡可以改善心功能,减小梗死面积。纳络酮对停灌/再灌心肌没有影响,但可削弱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效果并完全取消吗啡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阿片受体的激活是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再灌之初给予吗啡能起到缺血后处理样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肺癌发病率在我国迅猛增长,高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低剂量、高分辨率螺旋CT、PET-CT及EBUS等技术的出现,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率得到极大提高。肺部肿瘤常以肺部结节的形式早期被影像学检查发现。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发现,其中不少是多发肺结节。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PN)指肺内结节直径≤3 cm的类圆形  相似文献   
19.
<正>Objective Pentamethylquercetin (PMQ) has a role in 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3,3 ’,4 ’,5,7 pentamethylquercetin,a derivative of PMQ,on intimal hyperplasia of the vein grafts in rats both in vivo and in vitro. Methods The prolife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 was induced with Ang Ⅱ (0.1 μmol/L,24 h) while PMQ was administrated at six different dosages (0.1,0.3,1,3,10 and 30 μmoL/L).  相似文献   
20.
五甲基槲皮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五甲基槲皮素(PMQ)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所诱导的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试验持续21 d。①空白组:每晨生理盐水灌胃;②PMQ组:每晨PMQ 50 mg.kg-1灌胃;③AngⅡ组:于d 15开始皮下注射AngⅡ288μg.kg-1.d-1;④PMQ+AngⅡ组:PMQ和AngⅡ处理同前;⑤溶剂+AngⅡ组:每晨溶剂灌胃,AngⅡ处理同前。d 22处死大鼠,测量心肌羟脯氨酸含量,SOD活力、MDA含量,RT-PCR检测collagenⅠ、collagenⅢ及NADPH oxidase亚单位Nox2和p47phox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测collagenⅠ、colla-genⅢ容积分数(CVF)及其比值CVFⅠ/CVFⅢ。结果AngⅡ能明显提高大鼠心肌羟脯氨酸含量,上调collagenⅠ、col-lagenⅢ及NADPHoxidase亚单位Nox2和p47phox的mRNA表达,增加collagenⅠ、Ⅲ容积分数及CVFⅠ/CVFⅢ比值,并降低心肌SOD活力、增加MDA含量。PMQ能明显抑制AngⅡ引起的上述改变。结论PMQ能对抗AngⅡ引起的心肌间质纤维化,此效应可能与其抗氧化及下调NADPH oxidase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