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0年5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在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应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时鹏才  毕严斌  林红 《山东医药》2007,47(20):78-79
将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地氟醚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围文术期血浆核因子(NF)-κB活性,ELISA法检测围术期血浆TNF-α水平。结果两组NF-κB、TNF-α水平,体外循环(CPB)后较CPB前显著增加(P均〈0.05),CPB后各时点对照组NF-κB和TNF-α活性显著高于地氟醚组(P均〈0.05)。提示地氟醚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进而抑制TNF-α活性,减轻了CPB时的全身炎症反应,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血清中细胞凋亡蛋白可溶性Fas(sFas)与可溶性Fas配体(sFasL)的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是否参与帕金森病(PD)的发生,探索P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60例帕金森病患者(男性34例,女性26例)为研究组,30例健康体检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清sFas/sFasI水平,比较两组之间sFas/sFasI浓度的差异。结果PD组Hoehn-Yahr分级1-5级血清sFas/sFas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PD组UPDRS评分轻度、中度和重度血清sFas/sFas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PD患者血清sFas/sFasI水平呈正相关性(r=0.801;P=0.01)。结论血清sFas/sFasL的水平与PD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血清sFas/sFasL水平与PD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RRx-001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工合成P253~78肽段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模型,RRx-001腹腔注射给药。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通过检测大鼠体重和临床评分,评估病情进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脱髓鞘变化。检测血液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评估肠道屏障通透性。检测肠道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评估氧化应激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3+ T细胞、CD3+CD4+ T细胞、CD3+CD8+ T细胞、CD4+CD44H+ T细胞、CD4+CD62L+ T细胞和CD11b+F4/80+巨噬细胞。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RRx-001可以减少EAN大鼠体重丢失、降低临床评分(P<0.05);缓解坐骨神经脱髓鞘;提高SOD活力,降低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减轻肠道损伤而改善肠通透性(P<0.001);降低CD4+ T/CD8+ T淋巴细胞和CD11b+F4/80+ 巨噬细胞比例,提升CD3+ T淋巴细胞的比例(P<0.05)。结论 RRx-001可以改善EAN大鼠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细胞活化和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发挥对EAN大鼠的保护作用。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 50(6): 1-6]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以下简称:高渗晶胶液)对患者凝血功能和电解质、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入室后局麻下行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穿刺,以4ml/kg输注高渗晶胶液,30min内输注完毕,输注后60min行麻醉诱导。分别在输注高渗晶胶液前(T0)、输注高渗晶胶液完毕即刻(T1)、输注高渗晶胶液后30min(T2)、60min(T3)、气管插管即刻(T4)和气管插管后5min(T5)监测:(1)HR、MAP、CVP、SpO2等;(2)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初期凝血形成时间(ACTonset)、纤维蛋白形成速率(CR)和血小板功能(PF);(4)血清K 、Na 、Ca2 、Hct、Hb及血糖(Blu)。结果与T0时相比,CVPT3时明显升高(P<0.05)。APTT、PT于T1时开始增加(P<0.05),T2时达到高峰(P<0.05),T3时恢复正常。输注高渗晶胶液后K 浓度降低,Na 浓度升高,T1时改变最为明显(P<0.05),T3时基本恢复至基础值;Hct、Hb随着输注液体的增加逐渐降低,与T0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量输入高渗晶胶液(4ml/kg)对患者术中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和电解质、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6.
时鹏才  武军 《山东医药》2000,40(24):65-66
近年来,我院为10例血友病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0例均为血友病甲型男性患者,年龄9~35岁。施行腹股斜疝修补术3例,上肢感染灶清除术3例,血肿清除术5例。方法:术前所有患者输注新鲜血浆和(或)第因子制剂,使患者第因子水平升至50±10%,同时输注肾上腺素及止血芳酸。3例疝修补术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2例上肢感染灶清除术患者采用氯胺酮分离麻醉,2例血肿清除术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麻,3例血肿清除术患者氯胺酮分离麻醉。术中应用止血药物,依出血量补充相应量的新鲜全血。术后继续输注第因子制剂。10例患者都…  相似文献   
27.
七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NF-κB和TNF-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的影响,探讨其心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30例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对照组(C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围术期血NF-κB活性,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围术期血浆TNF-α浓度。结果:心肺转流(CPB)后两组NF-κB活性和TNF-α水平均较CPB前显著增加(P〈0.05)。CPB后各时点NF-κB和TNF-α水平,C组显著高于S组(P〈0.05)。结论:七氟醚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与活性,进而降低TNF—α浓度,减轻了CPB时的全身炎症反应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皂角刺提取物体外抑菌杀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建建  时鹏  黄涛  张凯  吴大畅 《医药导报》2013,32(3):300-302
目的探讨皂角刺提取物对实验室常见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杀菌作用。方法制备不同溶剂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法测其抑菌杀菌作用,二倍稀释法测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皂角刺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杀菌作用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杀菌作用。皂角刺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0 mg.mL-1;皂角刺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mg.mL-1。结论不同溶剂、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9.
李强  汪凯  时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309-1311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联合测评慢性酒精中毒(chronic alcoholism,CA)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可行性及敏感性。方法:应用MoCA和MMSE分别测评60例CA患者(CA组)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认知功能。结果:CA组和对照组MMSE和MoCA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在视空间、记忆力和反应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oCA和MMSE联合应用可能有利于早发现CA患者的MCI,MoCA在记忆和局部认知领域缺损敏感性测评优于MMSE,MoCA可为CA患者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和防治提供无创性筛选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何首乌有效成分对大鼠骨癌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将36只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正常空白对照(n=6),B组大鼠注射无菌生理盐水(n=6),C组大鼠左后腿胫骨注射乳腺癌细胞walker256建立骨癌痛模型(n=24)。建立骨癌痛模型的C组SD大鼠按灌胃药物随机分成C1、C2、C3、C4 4组,每组6只。建模成功后14 d、15 d、16 d连续对C1~C4组大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2 mL)、二苯乙烯苷(60 mg/mL,2 mL)、大黄素(60 mg/mL,2 mL)和儿茶素(60 mg/mL,2 mL)。每次灌胃前、灌胃后30 min、灌胃后1.0 h测量大鼠左脚掌的机械痛阈值。结果 癌痛模型喂养第5天起,与A、B两组比较,C组大鼠机械痛阈值降低(P<0.05),骨质明显破坏;A、B两组大鼠机械痛阈值无明显差异,骨质结构正常。C2组大鼠各时点的机械性痛阈值均较C1组、C3组、C4组明显增加(P<0.05)。与灌胃前比较,C2组大鼠模型灌胃30 min和灌胃后1 h后机械性痛阈值明显升高(P<0.05),但灌胃30 min和灌胃后1 h后的机械性痛阈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何首乌可有效降低大鼠的骨癌痛,其有效单体成分是二苯乙烯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