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9篇
医药卫生   4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观察去除牙垫对降低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清醒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以探讨去除牙垫的可行性。方法将10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清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去除牙垫固定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置牙垫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口腔异味溃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结果观察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置管期间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6例,观察组无故意拔管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置管期间口腔异味及溃疡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醒患者采用去除牙垫固定方法能增加舒适度、降低口腔异味及溃疡发生、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因此,去除牙垫在经口气管插管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镇静镇痛药物使用剂量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100例使用镇痛和镇静药物的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干预组(51例).对照组按使用气管插管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采用SPSS15.0统计进行计量资料,干预组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减低气管插管患者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减少插管患者对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提高重症监护患者的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肝孤核受体(LXR)激动剂(T-0901317)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主动脉结构和血管活性的影响,探讨LXR激动剂对抑制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形成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12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AS模型对照组(AS组)与LXR激动剂干预组(AS+LXR组),将有相同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74.
摘要 目的 利用双通道放电等离子体反应装置,研究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对液相体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规律和机制。 方法 观察等离子体放电参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的剂量效应。从化学(羟基自由基)、物理(水体温度、紫外光)和菌体微观形态(透射电镜)等角度综合分析等离子体场中各活性物质的杀灭作用。 结果 常压空气等离子体液相杀菌效果与放电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当电极距液面间距为1 mm,放电处理10 min时,杀灭率达99.91%。透射电镜技术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形态和超微结构,发现杀菌后菌体变得相对模糊,出现明显变形、破裂甚至穿孔现象,细胞质流向周围介质。杀菌过程中羟基自由基起主要作用,而紫外光杀菌效应及热力杀菌效应仅起协同作用。 结论 该装置能实现对液相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在等离子体场的强烈作用下细菌细胞发生破损是造成细菌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5.
外周深静脉置管(PICC)技术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便于静脉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的药物,在我院已得到广泛实践。本文从用物、操作步骤、术后观察、置管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详细分析说明,为推广该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76.
张铮  蹇君艳  王喆 《中草药》2016,47(21):3890-3895
目的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陕西秦岭地区6个天然居群的三叶木通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10对引物组合对111份三叶木通种质进行AFLP扩增,并评估遗传多样性。结果 AFLP扩增结果共产生221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2条,占59.7%。6个三叶木通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505,基因多态性指数为0.185。在Nei’s遗传距离0.13处,6个天然居群被聚为4个类群。结论陕西秦岭地区三叶木通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居群内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程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7.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肿瘤坏死因子α是介导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效应因子,许多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在OL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肿瘤坏死因子α与口腔扁平苔藓癌变的关系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8.
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收治4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并实施临床路径,与2008年4-10月收治的45例进行比较,分析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之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有效降低了患者住院天数、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危重病患者因外科大手术、严重复合创伤、严重感染等应激因素导致体内谷氨酰胺(Glutamine,Cln)消耗急剧增加[1].研究表明危重病患者血Gln水平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健康人空腹血浓度(500~700 μmol/L)[2-3].而危重病患者由于各种应激因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甚至衰竭,早期无法通过胃肠道途径补充Gln.本研究旨在评估危重病患者早期肠外补充Gln对体内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70,HSP70)、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D-乳酸水平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Gln对危重病患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接力皮瓣”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严重烧伤瘢痕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皮瓣“接力”的原理,在皮瓣供区附近进行接力扩张,用第二个扩张皮瓣产生的组织量来覆盖第一个扩张皮瓣遗留的缺损,将此技术应用于肩胛背扩张皮瓣修复大面积颏颈粘连。主皮瓣为携带旋肩胛动脉与颈浅动脉双重血供的轴型皮瓣,经软组织扩张后形成大面积皮瓣,以携带颈浅动脉穿支的肩部皮肤为蒂,旋转至前胸部与颈前区,修复颏颈/颏胸粘连的大面积瘢痕。接力皮瓣的扩张器埋置在主皮瓣下方的腰背部,以携带穿支的螺旋桨皮瓣方式或随意皮瓣方式,向上方转位修复肩胛部供区缺损。结果 共1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9例,女3例,年龄5~45岁(平均24.7岁),均为烧伤后大面积颈胸部瘢痕挛缩。肩胛区扩张器300~800 mL,腰背部扩张器80~300 mL。肩胛区扩张皮瓣面积430~840 cm2,腰背部接力扩张皮瓣附近可探及1~4支肋间后动脉穿支(平均2.3支),通常设计以此为蒂的螺旋桨皮瓣旋转修复肩胛部供区。术后随访9~40个月,所有患者颏颈粘连均未复发,颈部皮肤外形及质地良好,背部供区直接闭合,遗留线状瘢痕。结论 接力扩张技术能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